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伽倻琴有什么特殊结构?它大体可以分为哪三种?

伽倻琴有什么特殊结构?它大体可以分为哪三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951 更新时间:2024/1/17 13:50:20

伽倻琴,亦称朝鲜筝,是朝鲜民族的弹拨弦鸣乐器。朝鲜语称가야금。流行于朝鲜半岛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伽倻琴,相传是伽倻国嘉悉仿照筝制成。形制与筝差不多,也是一弦一柱,现使用的伽倻琴有二十一弦,音阶排列有七声及五声两种,所用右弹左按的技法基本和筝基本一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特点和丰富多彩的演奏技巧。既可以独奏、重奏、合奏,还可以弹唱。伽倻琴的种类大体可分为“正乐伽倻琴”、“散调伽倻琴”、现代用的“21弦伽倻琴”等三种。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结构

古代的伽倻琴,琴体是用独木刳成槽,琴尾呈羊角状,不加底板,因而音量较小又缺乏表现力;现在朝鲜族人民使用的伽倻琴,是经过很多世纪的流传改进并吸收其他民族乐器的优点而制成的。由于有底板而形成共鸣箱,显著增强了音量和丰富了音色。

伽倻琴由琴框、面板、底板、琴柱和琴弦构成。琴身长约152厘米、宽17~21厘米。

琴框是长方形的边框,右为琴首,左为琴尾,上西蒙以呈拱形的薄水面板,采用长白山生长的纹细质松、易于动的鱼鳞松或梧桐木制作,琴底有底板和琴脚,底板用栗木、琴框和琴柱使用红木或花梨木等质地较硬的木料制作琴首一端有凸起的岳山支弦,有13条琴弦。琴柱安置在面板中部,排列呈雁行。每张一柱,可移动以调节育高。

新中国成立后,伽倻琴得到不断改革,已制成五声音阶18弦伽倻琴及七声音阶21弦伽倻琴。后者加大了共鸣箱,采用尼龙弦和尼龙钢丝弦,音响洪亮,音色优美动听。

伽倻琴,为朝鲜族传统弦乐器之首,是民族色彩很浓的弹拔乐器。它的形状近似于汉族民乐器古筝。据《三国史记》记载,伽倻琴“法中国乐部筝面为之“,“伽倻国嘉实王,见唐之乐器而造之“。伽琴在演奏时,一端着地,一端放于腿上,右手弹,左手弄,表演姿态稳雅别致。伽倻琴由共鸣箱、琴弦、琴码三部分组成。共鸣箱长150厘米,宽25厘米、中间厚5厘米。质料分别用梧桐树板和桦木板制作。琴线用蚕丝制作。共13根弦,琴弦的两头各固定在琴头和琴尾,在琴头有弦枕。13根琴弦用码子支柱,琴头可以左右移动,调节音阶。伽倻琴富有表演力,是善于表达民族柔和情感的民间乐器。因此,伽倻琴弹唱是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

种类

伽倻琴的种类大体可分为“正乐伽倻琴”(古制伽倻琴)、“散调伽倻琴”、现代用的“21弦伽倻琴”等三种。

古制琴

琴槽是用独木刳桐制做,不设底板,尾端有羊耳头状的装置,有十二弦(用粗细不等的丝弦),弦柱十二(人字型的雁柱)。此种伽倻琴到二十世纪初已很少见。

散调琴

它是属于近代的伽倻琴,在形制上有较大的改进,如将尾端羊角木去掉,并将琴体加上栗水底板,有染尾,有十三弦(丝弦)。主要用于散调音乐。

21弦琴

是现代用的改良伽倻琴。在形制上把尾端的染尾去掉。有21弦。弦有尼龙弦和金属钢丝缠尼龙弦两种;定弦有七声音阶定音法和五声音阶定音法两种。

雅乐琴

12弦(战国)、13弦(唐)

俗乐琴

14弦(元)

16弦(清末)

现代琴

21弦、23弦、25弦(当代)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宋朝李嵩留下的一幅"鬼"画,《骷髅幻戏图》想要表达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宋朝李嵩留下的一幅“鬼”画,《骷髅幻戏图》想要表达什么?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宋朝最有名的一幅画应该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5米长的画卷,画尽了宋朝的风俗人情、市井生活,称得上“精雕细琢”。其实宋朝还有一幅千古奇画,被称为“鬼画”,但这幅画上虽然有“鬼”却并不可怕,只是至今无

  • 北魏时期,敦煌壁画的整体风格发生了什么变化?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北魏时期,敦煌壁画的整体风格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较早之十六国和北魏各窟壁画(如275、254、257等窟)感情强烈外露、动态明显夸张的人物造型,以劲细线条勾勒并注重晕染的表现方法,以及用赭红色加散花图案装饰衬底的形

  • 壮族乐器 壮族人是怎样用"天琴"表演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用天琴伴奏歌唱(山歌或叙事歌)的表演形式,又称“唱天”。伴奏时换把较少,常以右手食指弹拨双弦,左手只按一弦,从而产生合音效果。由一人独唱、一人伴奏或一人自弹自唱的称作“独天”,两人以上弹琴对唱的称作“对天”,伴歌中,歌声和琴声的节奏、节拍、速度等均不相同,千变万化,但又结合融洽。过去的民间艺人还在脚

  • 中国寓言故事之不曾杀陈佗,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不曾杀陈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有一个人想拜见县官求个差事。为了投其所好,他事先找到县官手下的人,打听县官的爱好。他向县官的随从问道:"不知县令大人平时都有什么爱好?"县官手下的人告诉他说:"县令无事的时候喜欢读书。我经常看到他手捧《公羊传》读得津津

  • "虫二"二字是什么意思?西湖的"虫二"和泰山的"虫二"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虫二”二字是什么意思?西湖的“虫二”和泰山的“虫二”有什么区别?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虫二其实大家也知道很多人都听说过吧,什么虫二和风月无边经常性的会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面,那么这个虫儿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话说在西湖出现过,在泰山也出现过,这两个地方的虫二又分别是什

  • 元宵节晚上做什么?元宵节有哪些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在这一天晚上,人们会有许多不同的活动和习俗。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元宵节晚上人们的常规活动。一、赏花灯赏花灯是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在这一天晚上,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花灯展览,展示出各种各样的彩灯,如龙灯、狮灯、舞狮等。人们可以欣赏到精美的艺术品

  • 布朗族茶文化 布朗族与普洱茶有何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布朗族祖先崇拜与普洱茶布朗族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和祖先崇拜。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布朗族信徒,进入佛寺持戒、听经、坐禅时都要敬茶饮茶。澜沧布朗族崇拜他们的种茶祖先叭岩冷,是叭岩冷率领布朗族种植茶叶的。在澜沧县布朗族地方史《奔闷》典籍中记载,叭岩冷是布朗族千余年前,率领部落在芒景一带定居的首领,临终前他嘱

  • 乌孜别克族传统的叼羊比赛是怎样进行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叼羊是乌孜别克族青年男子普遍参加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传说叼羊活动起源于中世纪。当时,突厥各部落主要从事游牧业,而狼是牲畜的死敌,因此,牧民们对狼特别仇视,他们一旦猎获了狼,便将狼驮于马背上奔跑,大家一拥而上,争相抢夺,以此开心娱乐。后来发展成一种专门的娱乐形式,并由叼狼改变为叼山羊或叼山羊羔的群众性

  • 古时"猪"象征着什么?猪的形象最早出现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猪,古时也称豚、豕,又称彘、豨,别称刚鬣,又名“印忠”“汤盎”“黑面郎”和“黑爷”。历史上有不少关于“猪”的诗作,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南宋孙奕所著《履斋示儿编》云:“猪曰长喙参军、乌金。”“参军”是古时官名,猪因喙长,故戏称。“乌金”之名始于唐代,因养猪能致富而得

  • 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从何而来?都有什么习俗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大暑(GreaterHeat)一、大暑节气的时间:每年07月22~24日二、大暑节气由来,大暑节气气候变化,大暑节气介绍:“大暑”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