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端午节与屈原究竟有什么关系?探索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与屈原究竟有什么关系?探索端午节的起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34 更新时间:2023/12/5 3:11:18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端午节与屈原密不可分,端午节的诞生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真的是这样吗?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相传,屈原被流放后,听到秦军攻破楚国京城的消息,悲痛不已,在五月五日这一天,怀石自投汨罗江。百姓们得知消息立刻划船去救他,却连尸体也没有找到。百姓们哀痛万分,荡舟在江河之上,久久不愿离开,后来就慢慢地发展成了龙舟竞赛活动。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演变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事实真是如此吗?

明确地把屈原和端午节联系在一起的文献,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和吴均的《续齐谐记》都记载有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内容。我们再仔细寻找,从唐代欧阳询转抄的《风俗通》(东汉末年应劭所著)的佚文中也可以发现,东汉灵帝时端午民俗中似乎已经有了屈原的影子。

无论是东汉,还是南北朝,离屈原生活的时代都已经比较久远了,所以许多近代的史学家对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这一说法提出了质疑。

我们的传统节日大多数被附会上某些传说作为“起源”,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比如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等等。但仔细考察会发现,那些故事传说的产生往往是远远晚于那些节日的,大都是后人把它们捏合在一起的。端午节和屈原,其实也是如此,因为端午节的出现要比屈原生活的年代早很多。

端午的“划龙舟”活动,在屈原之前已经存在了。这一点,我们从屈原自己的诗作中也可以看出来,比如《涉江》里就有这样的句子:“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这里的“舲船”,狭长而轻小,其实就是当时用来竞渡的一种船。

“粽子”也是一种相当古老的食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吃粽子习俗的产生是早于屈原去世的时代的。而且最初的时候,吃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专利,西晋的周处在《风土记》中就说“(粽子)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可见古人夏至也吃粽子的。直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而把它和屈原挂上钩,更是南北朝时候的事儿了。

对于这些,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两篇论文中表述地最为详细。

闻一多先生列举了百余条古籍记载,得出结论: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近代的考古研究证实了闻一多先生的考证,大量出土文物证实: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个以“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专家推断是古代百越地区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也就是历史上的“古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显示,他们生活在水乡,有“断发文身”的习俗。龙是水中的神兽,他们以龙为图腾,为的是表明自己的身份是“龙子”,借以保护自身。

直到秦汉时期还有百越人存在,《汉书》记载:“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淮南子》也有记载:“越人以箴刺皮为龙文,所以为尊荣也。”古越人的“文身象龙”的习惯,其实就是对龙图腾的崇拜。端午节是他们用于祭龙祖的节日。

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龙舟竞渡,都和龙有关。把粽子投入江河,是对水中龙神的祭祀;而龙舟竞渡也和祭祀有关,古越人在每年的五月五日这一天,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在击鼓声中用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的游戏,既是对图腾神的描绘,也用以娱乐。

而端午节的“历史人物纪念说”,其实是后人的附会之辞,就像《越地传》又说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是起源于越王勾践操练水军。显然,因地域不同,所纪念人物的说法就不同,介子推、曹娥等说法无不如此。

那么,屈原的说法为什么会流传最广呢?当然是因为屈原的爱国精神了,他的这种“九死不悔”的爱国情操不仅深受历代民众的喜爱,就是在现代社会,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赞赏和学习的。在过传统节日的同时,又可以感受一下爱国主义教育,所以端午节和屈原的联系就越来越紧密了。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乌孜别克族节日 乌孜别克族的宰牲节怎样过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宰牲节一词是阿拉伯语尔德?艾祖哈的译意。又称古尔邦节,意为献牲,即宰牲献祭的意思。时间是教历的12月10日。?这个节日的来历是这样的。据说,有一天夜间伊布拉欣圣人梦见安拉,命令他亲自宰杀自己的爱子易斯玛仪勒作献祭,以此来考验他对安拉是否忠诚。第二天早晨,伊布拉欣决定将自己的儿子带到麦加城的郊区米那山

  • 山海经里有个秘密!纪晓岚曾经几次想销毁它!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山海经里有个秘密!纪晓岚曾经几次想销毁它!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山海经》绝对称得上是一本奇书,这本书中出现过的很多奇奇怪怪的国家、人群、怪兽,都为后来的各种小说创作,现代的游戏、动漫怪物设定,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可以说后世很多的神魔、玄幻类型的作品里面,都有《山海经》的影子。然而清

  • 赫哲族节日 赫哲族春节与乌日贡节略述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赫哲族春节:春节是赫哲族一年中最欢乐的节出除夕,大家各自忙碌,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到亲朋好友家拜年。赫哲族历史上没有本民族自己的节日,但他们很早就过旧历年(春节),对此节日也尤为重视。除夕晚上要“烧包袱”(纸糊口袋形的“搭子”,装着用金箔叠成元宝形的锞

  • 伽倻琴被分为哪些流派?演奏伽倻琴时需要什么方法?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伽倻琴,亦称朝鲜筝,是朝鲜民族的弹拨弦鸣乐器。朝鲜语称가야금。流行于朝鲜半岛和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伽倻琴,相传是伽倻国嘉悉王仿照筝制成。形制与筝差不多,也是一弦一柱,现使用的伽倻琴有二十一弦,音阶排列有七声及五声两种,所用右弹左按的技法基本和筝基本一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特点和丰富多彩的演奏

  • 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的由来是什么?又会有哪些气候变化呢?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小寒(LesserCold)一、小寒节气的时间:每年01月5~7日二、小寒节气由来,小寒节气气候变化,小寒节气介绍:每年1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285°时为小寒,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的意思

  • 巴罗提节是哪一天?为何要点燃"卡乌日"?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雄伟壮丽的帕米尔,诗情画意的塔什库尔干;这里,居住着以酷爱歌舞而闻名的塔吉克族。塔吉克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辽阔的高原山川陶冶了塔吉克人豁达豪放、淳朴诚实、讲究礼仪、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每年旧历四月十五日,塔吉克人民都要举力、一次别有风彩的“巴罗提”节6巴罗提节又称“点灯节”。这一天,每家每户都

  • 元宵节是灯笼节吗?元宵节和灯笼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等活动。然而,有些人可能会问,元宵节是灯笼节吗?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一、元宵节与灯笼的渊源元宵节和灯笼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古代,人们会在这一天点亮灯笼,以示庆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习俗逐渐演变成了赏灯的活动

  • 《丑奴儿》的作者是谁?这首词诗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有人说:年少莫读李清照,人生最苦是相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一首词,一幅画《丑奴儿》: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李清照一首求欢词,堪称千古绝唱。#李清照#词的大意是,

  • "写生珍禽图"画了哪些东西?"写生珍禽图"是属于什么流派的画作?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写生珍禽图”画了哪些东西?“写生珍禽图”是属于什么流派的画作?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说到写生珍禽图其实也还是挺著名的一副名画了,这副画作最厉害的其实不是写生的,而是把动物们都生动想象的画出来了,前前后后一共有接近二十余种动物了,所以厉害到了什么地步大家也是知道的吧,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写生珍

  • 汉族饮食 汉族八大菜系之闽菜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闽菜是福建菜的简称,起源于福建省闽候县。它以福州、泉州、厦门等地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起来。它是中国烹饪主要菜系之一,在中国烹饪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一席。烹调方法擅长于炒、溜、煎、煨,尤以“糟”最具特色。由于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盛产多种海鲜,如海鳗、蛏子、鱿鱼、黄鱼、海参等,因此,多以海鲜为原料烹制各式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