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文化探索:不名一钱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历史文化探索:不名一钱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23 更新时间:2023/12/25 18:25:25

不名一钱,拼音是bùmíngyīqián,意思是形容极其贫穷。出自《史记·佞幸列传》。那么典故不名一钱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1、不名一钱的意思:

一个钱也没有,形容非贫穷。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佞幸列传》,长公主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一簪不得著身。于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不名一钱”这则成语的“名”是占有,不名一钱表示一个钱也没有,比喻极度贫穷。

2、历史典故

帝当政的时候,有个名叫邓通的善于划船,被选到宫里当御船的水手。一天夜里,文帝做了一个梦,梦中他想升天,却怎么也上不去。就在这时候,有个头戴黄帽的人在背后推他,终于使他上了天。他回过头来看推他的人,发现那人的衣带在背后打了个结。

第二天,文帝来到建在宫西苍池中的渐台,见到有个御船水手头戴黄帽,衣带在背后打了个结,正是他梦中遇见的人。召来一询问,那人名叫邓通。文帝想,他既然能把自己推上天,必定是个奇才,便非常宠爱他。邓通也老实谨慎,不随便和外人交往。文帝多次赏赐他的钱财,总数上亿之多,还授予他上大夫的官职。其实,邓通并没有什么才能。他自己处事谨慎,也不能推荐贤士,只是谄媚文帝而已。有一次,文帝命一个善于算命的人去给邓通相面,那人相面反对文帝说:“邓通这个人将来要贫饿而死。”汉文帝忧虑地说:“能让邓通富起来的只有我,我怎么会叫他受穷呢?”

于是,文帝下令把蜀郡严道的一座铜山赐给邓通,允许他自已铸钱。从此邓通发了大财,他铸造的铜钱布满天下,人人都知道有“邓氏钱”。有一天,文帝背上生了个疮,脓血流个不停。邓通觉得孝顺皇帝的机会到了,便天天进宫去,用嘴巴替文帝吮吸脓血。不过,文帝心中还是不高兴。一天他问邓通:“天下谁最爱我?”邓通恭顺地回答:“应该说没有谁比太子更爱陛下的了。”

一次太子刘来看望文帝病情,文帝要他吮脓血。太子见疮口脓血模糊,腥臭难闻,禁不住一阵恶心,但又不敢违抗,只得硬着头皮吮吸,可是脸色很难看。后来他听说,邓通常为文帝吮吸脓血,感到惭愧,也因此而忌恨邓通。

文帝死后,刘启即位,史称汉景帝。景帝免去邓通的官职,让他回家闲居。不久,有人告发邓通偷盗境外的铸钱。景帝派人调查,结果确有此事,便把邓通家的钱财全部没收,邓通顿时变成了穷光蛋,还欠下好几亿钱的债。还是景帝的姐姐长公主记住文帝不让他饿死的遗言,赐给他一些钱财。但是,官吏马上把这些钱财用来抵债,连一根簪子都不让他留下。长公主知道后,就让手下人借给他些衣食和钱。这样,邓通不能占有一个钱,只能寄食在别人家里直到死去。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如何理解成语"为富不仁"?有什么相关历史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为富不仁”?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为富不仁【拼音】:wéifùbùrén【解释】:为:做,引伸为谋求。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成语故事】:战国时,腾国很弱小。当时各国诸侯都为开疆拓土而不断发动

  • 如何理解成语"枕戈待旦"?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枕戈待旦”?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枕戈待旦【拼音】:zhěngēdàidàn【解释】: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旦:早晨。意思是立志杀敌,枕着武器睡觉等天亮。形容时刻准备作战。【成语故事】:西晋的时候有两位有名的将军,一个叫祖逖

  • 成语"言过其实"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言过其实”?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言过其实【拼音】:yánguòqíshí【解释】:实:实际。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成语故事】:三国时,孙权使诈杀害了关羽;刘备悲愤不已,出兵伐吴,

  • 成语"十目一行"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十目一行”?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十目一行【拼音】:shímùyīháng【解释】:指校对文稿时不能只求速度,多看见遍就不易遗漏错别字了。与“一目十行”相对应。【成语故事】:“一目十行”是一条成语,形容看书的速度很快,据说梁代的简

  • 成语"食指大动"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食指大动”?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食指大动【拼音】:shízhǐdàdòng【解释】: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成语故事】:有一天早晨,公子宋和公子家一起去朝见郑灵公。突然,公子宋的食指跃跃跳动起

  • 成语"脚踏实地"出自于哪里?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脚踏实地”的历史典故是什么?“脚踏实地”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曾编撰了我国最大的一部古代编年史--《资治通鉴》。他治学严谨、刻苦,为编撰《资治通鉴》,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一直工作到深夜。他对书稿精益求精,六百多卷的

  • 成语"鹏程万里"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鹏程万里”?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鹏程万里【拼音】:péngchéngwànlǐ【解释】: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成语故事】:传说我国古代有一种鹏鸟,是一种名叫鲲的大鱼变成的。它的背长达几千里。每年六月,它都要飞往南

  • 如何解释成语"青出于蓝"?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青出于蓝”?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青出于蓝【拼音】:qīngchūyúlán【解释】: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成语故事】:南北朝时,李谧拜孔璠为

  • 如何理解成语"一木难支"?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木难支”?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木难支【拼音】:yīmùnánzhī【解释】: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成语故事】:南北朝(刘)宋顺帝的时候,萧道成把持政权,杀害忠

  • 成语"乌合之众"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乌合之众”?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乌合之众【拼音】:wūhézhīzhòng【解释】: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成语故事】:西汉末年,王莽(邯郸市大名县人)被打败后,刘玄称帝。扶风茂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