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典故出自于哪里?是什么意思?

"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典故出自于哪里?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318 更新时间:2024/1/18 15:46:19

“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典故出自于哪里?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糟糠之妻,汉语成语,拼音是zāokāngzhīqī,借指共过患难的妻子。出自《后汉书·伏侯蔡冯赵牟韦列传》。

解释

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

出处

《后汉书·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患难发妻。

典故

东汉初年大司空宋弘,为人正直,做官清廉,对皇上直言敢谏。曾先后为汉室推荐和选拔贤能之士三十多人,有的官至相位。光武帝刘秀对他甚为信任和器重,封他为宣平侯。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新寡后,刘秀有意将她嫁给宋弘,但不知她是否同意。一天,光武帝与湖阳公主共论朝臣。湖阳公主说:“宋公(指宋弘)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刘秀听后很高兴,召见宋弘,让公主在屏风后观听。刘秀对宋弘说:“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意思是:俗话说,高贵了就忘掉了交情,富有了想另娶妻子,这是人之情吗?宋弘一听,知道这句话里有意思,他答道:“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意思是:我听说,对贫穷卑贱的知心朋友不可忘,共患难的妻子不可抛弃。光武帝听后,回过头里边的湖阳公主说:“事不谐矣(此事不成了)。”

典故

东汉初年,刘秀起用西汉时期的侍中宋弘,并升他为“太中大夫”。刘秀的姐姐守寡并看上了宋弘,刘秀想把姐姐嫁给宋弘,问宋弘对“贵易交,富易妻”的看法,宋弘回答道:“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刘秀只好放弃。

汉代曾发生过假子舆(实为郎)赶刘秀的故事。当时,刘秀力量薄弱,被王郎一路追杀,由北向南日夜奔逃。战斗中,刘秀手下有个叫宋弘的大将不幸负伤。当逃到饶阳境内时,宋弘实在走不动了,而后面追兵又紧,怎么办呢?刘秀没办法,只好将宋弘托咐给郑庄一户姓郑的人家养伤。

姓郑的这户人家很同情宋弘,而且非常善良,待宋弘亲如家人,端茶送水,好吃好喝,很是周到。特别是郑家女儿,长得虽不很漂亮,但为人正派,聪明大方,待宋弘像亲兄弟,煎汤熬药,问寒问暖,关情备至。宋弘非常感动。日子一长,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宋弘伤好后,两人便结为夫妻。

后来宋弘跟随刘秀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终于帮刘秀得了天下。

刘秀当了皇帝后,万事如意,只有一件事使他放心不下:刘秀有个姐姐,早年丧夫,整日闷闷不乐。刘秀多次派人给她提亲,说一个又一个,姐姐就是不满意。后来,刘秀得知:姐姐看上了宋弘。他想,我是皇帝,这点事还不好办?再说,宋弘的妻子郑氏年龄大且不说,那模样和姐姐一比就差多了,便派人向宋弘提亲。谁知宋弘听后却说:“糟糠之妻不下堂。“来人将宋弘的话向刘秀禀报后,刘秀深为宋弘的为人所感动,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对他更加看重。从此,“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故事便流传开来。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不得要领"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不得要领"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不得要领”是什么意思?“不得要领”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不得要领这则成语的要,即腰,指衣腰;领指衣领。古人上衣下裳,提上衣时拿着衣领,提下裳时拿着贴腰部份。要领是比喻人的意旨,这里引申为态度。现在一般来表示说话、写文章抓

  • 关于退避三舍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给予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退避三舍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成语"终南捷径"是什么意思?"终南捷径"历史典故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成语“终南捷径”是什么意思?“终南捷径”历史典故是什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终南捷径】故事的主人公:司马承祯、卢藏【终南捷径】是什么意思?指求名利的最近便是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终南捷径】出自哪里?元·卢挚《蟾宫曲·咸阳怀古》:“见

  • 成语"人言可畏"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人言可畏”的历史典故是什么?“人言可畏”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人言可畏”这则成语的言是语言,指流言蜚语;畏是怕。流言蜚语是很可怕的。这个成语来源于《诗.郑风.将仲子》,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古时候,

  • 成语"百折不挠"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百折不挠”?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百折不挠【拼音】:bǎizhébùnáo【解释】: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成语故事】:东汉官员桥玄品行端庄,嫉恶如仇。有次,一伙强盗绑住他十岁的儿子,

  • 如何理解成语"映月读书"?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映月读书”?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映月读书【拼音】:yìngyuèdúshū【解释】: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成语故事】:南北朝时,南朝齐有个名叫江泌的少年,非常爱学习。可是家里很穷,不仅没钱供他读书

  • 成语"此地无银三百两"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此地无银三百两”?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此地无银三百两【拼音】:cǐdìwúyínsānbǎiliǎng【解释】: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成语故事】:从前有个人,得到了一笔银子。可是他把银子带在身上怕丢失,藏在家里又怕被

  • 成语"过门不入"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过门不入”?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过门不入【拼音】:guòménbùrù【解释】:过:路过;入:进入。路过家门却不进去。形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成语故事】:远古的时候,洪水泛滥。尧帝命鲧治水。鲧用土石来堵掩凶猛的洪水,结果失败了

  • 历史文化探索:风烛残年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风烛残年,读音是fēngzhúcánnián。风烛:风中飘摇的灯烛。残年:余剩的年岁。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出自《题卫夫人笔陈图后》。那么成语风烛残年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刘因,是元朝初年的人。他非常聪敏,写了一手好文章,并且肯下工夫读书,

  • 历史文化探索:妇人之仁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妇人之仁,拼音:fùrénzhīrén。释义: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那么成语妇人之仁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这句成语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项羽)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