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家徒四壁"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家徒四壁"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194 更新时间:2024/1/16 14:18:23

如何解释成语“家徒四壁”?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家徒四壁

【拼音】:jiātúsìbì

【解释】: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成语故事】:

西汉文人马相如出游求官不如意,回到成都。一次他到临邛(地名)富豪卓孙家赴宴。酒过三巡,他应激弹起琴来。琴声打动了卓越王孙新寡的女儿卓文君,她连夜就跟司马相如回成都。到了相如家,发现家居徒四壁立(家中贫穷,只有四周的墙壁),于是卓文君就劝司马相如一起到临邛去。他们卖掉马车,在临邛开了家酒店。文君卖酒,相如干杂活。卓王孙认为女儿伤风败俗,既不给他们经济上的援助,也不来见他们。

家居徒四壁立现在写为家徒四壁。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如何解释成语"孺子可教"?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孺子可教”?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孺子可教【拼音】:rúzǐkějiào【解释】:孺子:小孩子。指年轻人可培养。【成语故事】:“孺子可教”这则成语的孺子是小孩子;教是教诲。这小孩子是可以教诲的,后形容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这个成

  • 成语"不敢越雷池一步"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不敢越雷池一步”?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不敢越雷池一步【拼音】:bùgǎnyuèléichíyībù【解释】: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成语故事】:“不敢越雷池一步

  • 成语"​分香卖履"是什么意思?"​分香卖履"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分香卖履”是什么意思?“分香卖履”出自于哪里?这个成语意思是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成语出处汉·曹操《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临死不忘妻妾示例指临死不忘妻妾。亦形容霸业已空,风

  • 成语"改过自新"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改过自新”?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改过自新【拼音】:gǎiguòzìxīn【解释】:自新:自觉改正,重新做人。改正错误,重新做起。【成语故事】:汉朝初期,有个著名的医学家名叫淳于意。淳于意从小就喜爱医药,但因没有名医指导,医术不高

  • 历史文化探索:两袖清风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两袖清风,汉语成语,拼音是liǎngxiùqīngfēng,意为两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现多数比喻为官清廉、不贪赃枉法严于律己的人。出自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

  • 成语"逼上梁山"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逼上梁山”?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逼上梁山【拼音】:bīshàngliángshān【解释】: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成语故事】:《水浒传》中有一个梁山英雄,名叫林冲,原来是80万禁军教头。有一天,林冲带着妻

  • 成语"以管窥天"该怎样理解呢?又有哪些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以管窥天【拼音】:yǐguǎnkuītiān【解释】: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国的名医扁鹊,原名秦越人。因为他救活了许多濒于死亡的人,所以当时人们把他称作传说中黄帝时代的神医扁鹊,而不去提他真实的姓名了。传说扁鹊年

  • 关于胶漆相投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给予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胶漆相投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成语"暗箭伤人"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暗箭伤人”?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暗箭伤人【拼音】:ànjiànshāngrén【解释】: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人。【成语故事】:公孙子都是天下第一美男子,很受郑庄公的宠爱。孟子曾赞扬他说:“不知道公孙子都长得好看

  • 成语"天夺之魄"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天夺之魄”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天夺之魄”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公元前594年,狄人(赤狄)丞相丰舒执政后杀了他的国君潞子婴儿的夫人,又伤了潞子的眼睛。潞子的夫人是晋景公的姐姐。因此,晋国在同年夏季出兵攻打赤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