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汉族文化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怎样的

汉族文化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598 更新时间:2024/1/18 1:44:07

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奴隶社会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享受化教育,孔子认为这样太不公平,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孔子创办私学,学生有贵族子弟,也有平民,据说他的学生有3000人,其中最优秀的有72人。孔子讲学的地方,有庭院、有卧室、有讲堂、有郊外,有时在旅途中的马车上就讲起学问来。他学生们一起生活,勤勤恳恳地教育学生,得到学生的尊敬。

孔子的教育思想非丰富。他教育学生,只有通过艰苦的学习才能学到知识。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意思是连我这个老师也不是刚出生就有学问的人。他要求学生学习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是说不要不懂装懂。他提倡“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意思是反复温习以前学的知识,才能获得新知识。他还用“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个比喻,教育学生要虚心别人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主,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孔子的这些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记载在《论语》一书中,这些可贵的教育方法,对今天的教学还有一定的意义。

孔子重视学问,但是看不起生产劳动,他反对学生耕田种菜,认为这些事是没有出息的,这是很不对的。

孔子死后一百多年,孟子继承了他的思想和学说。孟子也像孔子一样,从事教育、广收学生,周游各个国家。后世把他们合称“孔孟”。孔子和孟子的儒家思想,后来在封建社会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维护封建制度和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并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孔子因此也成为封建时代的大圣人,受到人们的崇拜。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二月二龙抬头为啥要剪头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大凡是华人,都知道“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廿四节气之一的惊蛰。经过冬眠的龙,到了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所以古人称农历二月初二为春龙节,又叫龙头节或青龙节。这一天人们便到江河水畔祭龙神。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信仰的图腾,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千百年来,人们把龙视为带神

  • 汉族文化 汉族礼乐文明有何重要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礼乐的表达需要有一定的形式,玉帛荐献、进退揖让;黄钟大吕、干戚羽旄是礼乐之美,但是欣赏盛美的仪式并不只是为了满足耳目之欢,更重要的是要体会礼乐文明引领人向善的本义。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礼记·乐记》说:“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

  • 山东梆子剧《玉虎坠》的主要剧情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想知道山东梆子剧《玉虎坠》的主要剧情是什么吗?该剧以东汉初年农民起义为背景,讲述了冯王两家恩恩怨怨、悲欢离合、生死离别的故事,剧情曲折,矛盾复杂,情感丰富,展示了山东梆子的剧目特色。马武占据太行山,下山访贤,路遇卖卜人王滕,同至酒肆饮酒,与冯昭之子冯彦口角相争。马武不敌,爱慕冯彦武艺,拟请其上山聚义

  • 白露节气时,该如何养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白露时该如何养生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农历的八月初一是白露节气。民间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之说,这时天气渐凉,昼夜温差变大,空气变燥,人容易出现口干咽干、燥咳、大便秘结、皮肤干裂等症状,也是

  • "龙"是这么创造出来的?古人造龙的根据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龙”是这么创造出来的?古人造龙的根据是什么?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龙应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动物。龙并非真实存在,而是通过古人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一个神灵,那他们到底是根据什么创造出的龙呢?其实各个朝代对于龙的描述都不完全一样,西汉时期的龙更像是蛇,而且分为有翼和无

  • 汉族节日 汉族传统节日冬至有何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

  • 满洲里的俄罗斯族"木刻楞"究竟什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初到满洲里,漫卡在边城的街头,最令人感兴趣的,莫过于具有浓郁俄罗斯建筑风格的木刻楞房。它极富雕塑感,被人们称之为“彩色雕塑”。它是人们视觉能观赏到的一个立体形象,也是人们内心能衡量的艺术形象。它给人们以精致和恬静的感受,产生一种磁力,获得异国情调的美感。每当路过木刻楞房时,您会不得不去欣赏,或者要站

  • 圣女果为什么叫圣女果?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圣女果名字由来,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关于圣女果很多人很好奇这个名字的叫法,究竟是为什么圣女果叫圣女果而不是其他的XXX果?那么,圣女果名字由来有哪些说法?一起来了解一下圣女果的传奇故事吧。圣女果为什么叫圣女果在很久以前,有一座靠近大山的小村庄。里面住着一对善良的夫妇,他

  • 中国寓言故事之杨布打狗,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杨布打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从前,在一个不太出名的小山村,住着一户姓杨的人家,靠在村旁种一片山地过日子。这户人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杨朱,小儿子叫杨布,两兄弟一边在家帮父母耕地、担水,一边勤读诗书。这兄弟两人都写得一手好字,交了一批诗文朋友。有一天

  • 七夕节为什么又称乞巧节呢?古代女子在七夕时为什么要拜织女?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七夕节。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农历7月7日,也就是一年一度的七夕节,这是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情人节,是东方文化的一种展现。七夕节还有一个名称叫乞巧节,那么,你知道何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为何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乞巧,中国岁时风俗,是七姐诞(七月七)的一项习俗。农历七月初一到七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