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文化探索:黔驴技穷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历史文化探索:黔驴技穷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741 更新时间:2024/1/20 3:17:45

黔驴技穷,读音为qiánlǘjìqióng。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再无其他办法了。出自《三戒·黔之驴》。那么典故黔驴技穷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黔驴技穷出自唐·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驴》,用来比喻有限的一点技能也已经用完了的贬义词,现在多用于讽刺一些虚有其表,外强中干,无德无才的人。

黔驴技穷,实际成语省略了两个字,本应为“入黔之驴技穷”。入黔之驴技穷:字意是说驴生的威猛,其实没有什么本事,外强中干,当遇见黔之虎,便被硬生咬死,反映了黔之虎的勇敢,也揭露了一个真理,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解释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1、黔驴技穷的故事

据说古时候贵州没有驴子。有个商人从外地运进来一匹驴子,但是贵州多山,驴子派不上用场,商人只好把驴子放到山下,听任它在那儿吃草蹓跶。

有一天,从山上下来一只老虎。贵州的老虎也从来没有见过驴子,突然看见这么个庞然大物,不禁大吃一惊,以为是什么神灵下凡。老虎慌忙躲进树从,偷偷察看驴子的动静。

一天过去了,老虎没有看出驴子有什么特别不凡的地方。第二天,老虎蹑手蹑脚地(蹑,niè)走出树林,想到驴子跟前摸摸底细。还没有走上几步,猛听见驴子一声大吼,吓得老虎转身就逃。奔了一阵,老虎发现后面没有动静,又小心翼翼地踱了回来。慢慢地,老虎习惯了驴子的叫声,又壮看胆子驴子靠近。它先用脚爪去挑逗,又用身子去碰撞。驴子恼羞成怒,尥(liào)起后蹄向老虎踢去。老虎偏偏身子就躲过去了,心里不禁一阵高兴:“原来这个家伙就这么点儿本事啊!”饿了一天一夜的老虎,大吼一声,猛扑过去,一口咬住了驴子的喉营,美餐了一顿,上山去了。

2、黔驴技穷的意思

这头大驴子所以会送命,是因为它虚有其表,没有真本事。贵州小老虎所以能得胜,是因为它在貌似强大的对手面前,既不胆怯,又不莽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3、成语出处

柳宗元(“唐八大家”之一)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一寒如此"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寒如此【拼音】:yīhánrúcǐ【解释】:一:竟然;寒:贫寒。竟然穷困到这样的地步。形容贫困潦倒到极点。【成语故事】:战国时,范睢当上了秦国宰相。他本是魏国人。那时魏国“中大夫”须贾怀疑他与秦国私通,宰相魏齐叫人把他痛打了一顿后扔到厕所里。范睢没有死,他带着伤痛逃到了秦国。秦昭王很赏识

  • 从善如流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从善如流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成语"一蟹不如一蟹"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蟹不如一蟹【拼音】:yīxièbùrúyīxiè【解释】:比喻一个不如一个,越来越差。【成语故事】:这句成语见于清·翟灏《通俗编》引宋·无名氏《圣宋掇遗》:“陶谷奉使吴越,忠懿王宴之。以其嗜蟹,自蝤蛑(一种海螃蟹)至蟛蚏(一种小螃蟹),凡罗列十余种。谷笑曰:‘真所谓一蟹不如一蟹也。’”宋

  • 成语"一诺千金"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诺千金【拼音】:yīnuòqiānjīn【解释】: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成语故事】:秦朝末年,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这个人个性耿直,而且非常讲信用,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许多人的称赞,大家都很尊敬他。他曾经在项羽的军中当

  • 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拼音】:shīzhīdōngyú,shōuzhīsāngyú【解释】: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

  • 成语"依样葫芦"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依样葫芦【拼音】:yīyànghúlu【解释】: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同“依样画葫芦”。【成语故事】:陶谷是个学问渊博的人,他发现宋太祖对于一些办文告和写文章的臣子,包括他这个翰林学士在内,都不太重视,他就向太祖请求调离翰林院。太祖听了,笑着说:“这种官很难做

  • 历史文化探索:百感交集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百感交集,拼音是bǎigǎnjiāojí,意思是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出自《世说新语·言语》。那么成语百感交集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来源于《世说新语.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

  • 如何理解成语"以卵击石"?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以邻为壑”?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以卵击石【拼音】:yǐluǎnjīshí【解释】: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成语故事】:有一年,墨子前往北方的齐国。途中遇见一个叫“曰”的人,对墨子说:“您不能往北走

  • 成语"运斤成风"的历史典故是什么?"运斤成风"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典故

    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成语“运斤成风”的历史典故是什么?“运斤成风”是什么意思?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运斤成风】是什么意思?运,挥动;斤,横刃的斧头(可以简单理解为像锄头的锐器)。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熟练,技艺高超,又说技巧熟练,大胆、快捷而有力。有时也用于形

  • 成语"以强凌弱"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以强凌弱"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以强凌弱”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以强凌弱”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以强凌弱】故事的主人公:盗跖,传说是春秋时期的率领盗匪数千人的大盗。传说原名展雄,姬姓,展氏,名跖,一作蹠,又名柳下跖、柳展雄,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