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的由来是什么?又有哪些气候变化呢?

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的由来是什么?又有哪些气候变化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935 更新时间:2024/1/16 14:18:13

立春(Springbegins)

一、立春的时间:

每年2月3~5日。

二、立春节气由来,立春节气气候变化,立春节气介绍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四季长短不一,因此,“四立”虽能反映黄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立”的具体气候意义却不显著,不能适用全国各地。黄河中下游土壤解冻日期从立春开始;立春第一候应为“东风解冻”,两者基本一致,但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失之过早。中国气候学上,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它与黄河中下游立春含义不符。2月下旬,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华南。但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实际。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我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在“立春”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历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当时,祭祀的句芒亦称芒神,是主管农事的春神。据文献记载,周朝迎接“立春”的仪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那么,为什么要到东郊去迎春呢?这是因为迎春活动祭拜的句芒神,居住在东方。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比如代的《梦粱录》中就记载,“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这就证明,迎春活动已经从郊野进入宫廷,成为官吏之间的互拜。

到了清代,迎春仪式更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录》则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

三、立春节气习俗:

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这个节令与众多节令一样有众多民俗,有迎春行春的庆贺祭典与活动,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吃春饼、春盘、咬萝卜之习俗等。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历朝历代的迎春仪式隆重而浩大。此时的立春已经超过了农历24节气只标示节令与气候的功能,而是已经被当成一个节日了,因此在历史上便演化出了许多围绕立春而举办的活动及民俗,如“春娃”、“春鞭”、“春卷”、“打春”、“春酒”、“春牛”等等。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何起源?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19世纪,资本主义高速发展,资本家为追逐利润,普遍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工人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工作环境十分恶劣。以美国为例,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沉重的阶级压迫激起了无产者的巨大愤怒。为了争取基

  • 敦煌壁画中的《伏羲女娲图》艺术高超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敦煌壁画中的《伏羲女娲图》艺术高超在哪里?主要体现在佛教开始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吸收了不少中国文化的内容上,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伏羲、女娲的形象出现在莫高窟第285窟的窟顶。这个洞窟有明确的文字题记,记录了凿建时间为西魏大统四年、五年(公元538、539年)。此窟的

  • 中国寓言故事之鲍君神,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鲍君神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有一个人到野地里去打柴,在经过一片沼泽地的时候,意外地得到了一只麋鹿。他非常高兴,但没有立即把麋鹿带回家去,而是找了棵树,将麋鹿拴在那里,打算忙完了活计再去牵麋鹿。碰巧,有10多辆经商的车子从这片沼泽地经过。车上的人看见树

  • 家人卦"利女贞"讲述的是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家人卦“利女贞”讲述的是什么道理?意思就是家人卦。适宜女子正固,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快来看看吧。家人卦的前一卦是明夷卦,明夷卦说的是去外面做事受到了伤害,正所谓家是避风的港湾,在外受了伤,就回家休养,以求安定。所以《序卦》说:“伤于外者必反于家,故受之以家人。”这里卦辞为什

  • 景颇族历史文化有哪些?景颇族文化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婚俗景颇族的传统婚恋别具特色。青年男女交往大方自由,他们将自由恋爱称为“千脱总”,意为串姑娘。通常采用唱山歌的方式,由相识相爱到结百年之好。旧时婚姻由父母包办买卖,采用抢婚的方式。另外还通行单方姑舅表婚,即姑家男子必须娶舅家女子,但舅家男子不能娶姑家女子,形成了“姑爷种”和“丈人种”的婚姻关系。风俗

  • 吃闭门羹来源于唐朝妓女接客的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众所周知,“闭门羹”意为拒客,但“闭门”何以与“羹”联系起来呢?这还得从唐朝妓女接客的历史典故故事说起。“闭门羹”一语最早见于唐代冯贽《云仙杂记》所引《常新录》的一段话:“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原来,唐代宣州城出了一位叫史凤的名妓,她不仅人长的标致风流,拥有沉鱼落

  • 中国寓言故事之高山流水,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高山流水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于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于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陽龟山)北面游览时,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滞留在岩石之下,心里寂寞忧伤,便拿出随身带的古琴弹了起来。刚开始,他弹奏了反映连绵大雨的琴曲;接

  • 明夷卦六五"箕子之明夷"如何解读?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明夷卦六五“箕子之明夷”如何解读?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明夷卦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意思就是:明夷卦六五。像箕子那样处于昏暗之中,适宜正固。《象》说:像箕子那样正固,是光明不可熄灭的原因。六五以阴爻居尊位

  • 董其昌称他"十洲为近代高手第一。"明代绘画大师仇英的艺术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仇英是明代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苦学成功,是人物、山水画的一位能手,文徵明赞其为“异才”,连董其昌也称赞他“十洲为近代高手第一。”仇英年轻时以善画结识了许多当代名家,为文徵明、唐寅所器重,又拜周臣门下学画,并曾在著名鉴藏家项元汴、周六观家中见识了大量古代名作,临摹创作了大量精品

  • 易经中的明夷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易经中的明夷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明夷卦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意思就是:明夷卦上六。没有光明,一片晦暗。起初升到天上,后来陷入地下。《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