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揭秘打堡垒:俄罗斯族最有趣的体育活动

揭秘打堡垒:俄罗斯族最有趣的体育活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78 更新时间:2023/12/20 16:07:12

打堡垒流行于伊犁俄罗斯族维吾尔族民间的体育娱乐活动。是一种随时都可以进行的击木运动。比赛时事先要在地面圆圈里立好几根木桩,称为“堡垒”参加对抗的人分两队,人员多少不限;但双方人数要等,双方参赛的选手分用手中木棒击打“堡垒”中的木桩,以击的次数,击出的木桩多为胜。1851年,由俄罗斯人和塔塔尔人传入。

该运动场地22米,宽6米,土地平整。场地正中划一中线连两条边,中线两边隔1.5米各划一条平行线作起步线。场地两底线中心点上各划2-3米见方的区域作摆木区,摆木区里有摆成图案的5根木柱。摆木区平行于中线的一条边线叫初次进攻线。比赛分两队进行,每队人数相等,单数、双数都可,一般以5人为一队。每两个击木棒编一个号,每个队员配备两根同号棒。

比赛开始,一方队员依次从另一方摆木区初击线后面本方摆木区内的小木柱掷击。击木者要从15米远的击木区,投出击木棒,把摆木区内的小木柱打出去。

击木一方运动员,每人打一棒,一人未完成,第二人接打。掷击时,只要将任一个小木柱击出摆木区外,即可移至中线外继续掷击,直至将其小木柱击出摆木区外。

当运动员把第一种图案的木柱全部打出去,可以开始打第二种图案,还是每人一棒。再另摆一个图形后,再从初击线处开始掷击。如未全部打出去,换由对方击木,依次循环。小木柱在摆木区中可以摆出十多种图案,难度越来越大,以最先打完商定的各种图案的队为胜。如果先击的一队首先掷击完小木柱,后一队在最后一轮中也接着击完,则判所剩掷击棒多者获胜。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乌孜别克族习俗 乌孜别克族有何生活礼仪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生活礼仪(1)乌孜别克族注重礼节,尊重长者,说话行路均让长者先。骑马外出时若二人同行,则长者在前,幼者在后,男在前女在后。男的相遇,手放胸前鞠躬后握手;妇女相见,手放胸前鞠躬后可拥抱。(2)用餐时,长者居上座,幼者居下,家庭人口多的人家,还分席用餐,一般情况下孩子和妇女要另设一席。过去许多食物都手抓

  • 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的由来是什么?又有哪些气候变化呢?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立春(Springbegins)一、立春的时间:每年2月3~5日。二、立春节气由来,立春节气气候变化,立春节气介绍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

  •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何起源?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19世纪,资本主义高速发展,资本家为追逐利润,普遍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工人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工作环境十分恶劣。以美国为例,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沉重的阶级压迫激起了无产者的巨大愤怒。为了争取基

  • 敦煌壁画中的《伏羲女娲图》艺术高超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敦煌壁画中的《伏羲女娲图》艺术高超在哪里?主要体现在佛教开始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吸收了不少中国文化的内容上,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伏羲、女娲的形象出现在莫高窟第285窟的窟顶。这个洞窟有明确的文字题记,记录了凿建时间为西魏大统四年、五年(公元538、539年)。此窟的

  • 中国寓言故事之鲍君神,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鲍君神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有一个人到野地里去打柴,在经过一片沼泽地的时候,意外地得到了一只麋鹿。他非常高兴,但没有立即把麋鹿带回家去,而是找了棵树,将麋鹿拴在那里,打算忙完了活计再去牵麋鹿。碰巧,有10多辆经商的车子从这片沼泽地经过。车上的人看见树

  • 家人卦"利女贞"讲述的是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家人卦“利女贞”讲述的是什么道理?意思就是家人卦。适宜女子正固,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快来看看吧。家人卦的前一卦是明夷卦,明夷卦说的是去外面做事受到了伤害,正所谓家是避风的港湾,在外受了伤,就回家休养,以求安定。所以《序卦》说:“伤于外者必反于家,故受之以家人。”这里卦辞为什

  • 景颇族历史文化有哪些?景颇族文化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婚俗景颇族的传统婚恋别具特色。青年男女交往大方自由,他们将自由恋爱称为“千脱总”,意为串姑娘。通常采用唱山歌的方式,由相识相爱到结百年之好。旧时婚姻由父母包办买卖,采用抢婚的方式。另外还通行单方姑舅表婚,即姑家男子必须娶舅家女子,但舅家男子不能娶姑家女子,形成了“姑爷种”和“丈人种”的婚姻关系。风俗

  • 吃闭门羹来源于唐朝妓女接客的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众所周知,“闭门羹”意为拒客,但“闭门”何以与“羹”联系起来呢?这还得从唐朝妓女接客的历史典故故事说起。“闭门羹”一语最早见于唐代冯贽《云仙杂记》所引《常新录》的一段话:“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原来,唐代宣州城出了一位叫史凤的名妓,她不仅人长的标致风流,拥有沉鱼落

  • 中国寓言故事之高山流水,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高山流水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于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于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陽龟山)北面游览时,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滞留在岩石之下,心里寂寞忧伤,便拿出随身带的古琴弹了起来。刚开始,他弹奏了反映连绵大雨的琴曲;接

  • 明夷卦六五"箕子之明夷"如何解读?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明夷卦六五“箕子之明夷”如何解读?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明夷卦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意思就是:明夷卦六五。像箕子那样处于昏暗之中,适宜正固。《象》说:像箕子那样正固,是光明不可熄灭的原因。六五以阴爻居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