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投鞭断流"出自于哪里?"投鞭断流"是什么意思?

成语"投鞭断流"出自于哪里?"投鞭断流"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695 更新时间:2024/1/18 3:59:22

成语“投鞭断流”出自于哪里?“投鞭断流”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1、投鞭断流出处

《晋书苻坚载记》:‘坚曰: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2、投鞭断流释义

将全军的鞭子投入长江,足以把江水堵断。形容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3、投鞭断流的典故

公元357年,北方前秦(氐族)苻坚自称大秦天,占据了相当于现在淮河以北及四川等地,并不断南扩展,与东晋王朝对峙。

公元382年,苻坚召集了武大臣,说:“我称王以来,已二十多年,只有南方的晋未被征服。一想到这件事,连饭都咽不下。我估计了一下我的军队,有九十七万人。我打算亲率大军灭晋,大家意见如何?”

左仆射权翼劝阻说:“目前,晋虽不强大,但他们君臣和睦,上下一心,加上有谢安等人,所以眼下就想灭晋,是办不到的。”苻坚听了,沉默了很久,后来只得说:“请诸位再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太子左卫率(负责护卫太子的官)石越站了出来,他补充了权翼的意见,说:“晋还占据着长江天险,这对他们很有利,而对我们是很不利的啊!”

这时,苻坚志骄意满,根本听不进反对意见。他不以为然地说:“长江有什么了不起,凭我这百万大军,只要每个士兵把马鞭子拋到江中,就足以堵断江水。”

许多大臣反对出兵,连太子苻宏也对苻坚说.“现在伐晋,师出无名。如果兴师动众而得不到胜利的话,非但威风扫地,而且会使财力受到无法挽回的损失。”苻坚不仅不采纳大家的正确意见,相反还觉得大家的意见不可理解。

后来,归服前秦的鲜卑贵族慕容垂居心险恶地怂恿苻坚发兵。他对苻坚说:“陛下完全可以自己作出决定,何必去征求众人的意见呢!”苻坚听了高兴地说:“和我共定天下大事的,只有你了。”便下令送了他五百匹帛。

苻坚一意孤行,于公元383年,亲自率领九十万大军向东晋进攻,结果在测水大战中被晋军打得大败,狼狈逃回洛阳。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置之度外"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置之度外【拼音】:zhìzhīdùwài【解释】: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成语故事】:西汉末年,刘秀起兵打败了王莽的新朝,又镇压和收编了河北、山东一带的农民起义军,在洛阳建立东汉王朝,自己做了皇帝(即光武帝)。在东汉建立之初,国内尚未统一,许多地方势力占据

  • 如何理解成语"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拼音】:tàigōngdiàoyú,yuànzhěshànggōu【解释】: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成语故事】:商朝末年,姜子牙年近八十,

  • 历史文化探索:各自为政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各自为政,汉语成语,拼音是gèzìwéizhèng,意思是各自按自己的主张办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出自《诗经·小雅·节南山》。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春秋时期,郑国与宋国有一次两军对阵,才刚开始交战时宋军主帅华元乘坐的战车便晃悠悠地脱离了自已的阵营,径直向

  • 成语"一笔勾销"是什么意思?"一笔勾销"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笔勾销”是什么意思?“一笔勾销”有什么典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笔勾销】故事的主人公: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一笔勾销】是什么意思?

  • 成语"举措失当"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举措失当”?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举措失当【拼音】:jǔcuòshīdàng【解释】:举措:举动,措置。指行动措施不得当。【成语故事】:秦始皇在位的第26个年头灭了6国,统一了中原,他把全国划为36个郡,并且统一了度量衡。从那以后

  • 成语"拾人牙慧"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拾人牙慧"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拾人牙慧”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拾人牙慧”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拼音】:shírényáhuì【解释】:拾:捡取;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成语故事】: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

  • 成语"负重致远"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负重致远”?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负重致远【拼音】:fùzhòngzhìyuǎn【解释】:负:背着;致:送到。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成语故事】:负重致远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能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处的目的地。比喻能

  • 成语"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惊弓之鸟”?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惊弓之鸟【拼音】:jīnggōngzhīniǎo【解释】: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成语故事】:相传,战国时有个叫更赢的射箭能手。一天,他和魏王正在一起

  • 成语"狼子野心"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狼子野心”?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狼子野心【拼音】:lángzǐyěxīn【解释】:狼子:狼崽子。狼崽子虽幼,却有凶恶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成语故事】:春秋时,门子文和门子良两兄弟在楚国做官,子文是令尹,子良则

  • 成语"气壮山河"出自于哪个典故?"气壮山河"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气壮山河”出自于哪个典故?“气壮山河”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魏国有一个叫范睢的人,他想说服魏王重用他,可惜却没有适当的机会。有一次,范睢随须贾到齐国去,齐王非常欣赏他的才华,便送了许多金钱和礼物给他,这让须贾十分嫉妒,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