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从何而来?都有什么习俗呢?

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从何而来?都有什么习俗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506 更新时间:2024/1/7 8:03:35

冬至(WinterSolstice)

一、冬至节气的时间:

每年12月21~23日

二、冬至节气由来,冬至节气气候变化,冬至节气介绍: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相应的,南半球在冬至日时白昼全年最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一月十五日,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通纬·孝经援神契》:“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恪遵宪度抄本》说:“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至’者,极也。”可见我们的古人对此早有认识。

冬至又称为冬节,依照我国传统的历法,以五日为一候,三候十五日为一节或一气,在一年里又分为十二节与十二气,合称为二十四节气,这就是择日学上所用的节气,择日学上是依农历的节气来选定吉课,而所谓的农历则为阳历与阴历的结合,阳历指的就是二十四节气(把太阳运行的周期分为十二个阶段,再划分二十四个节气,一节一气为一个月),阴历乃为纯粹的月份(按照月亮所行的周期而定),日子都在国历的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两日。

冬至就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其中一个,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在冬至这一天,对于位于北半球的台湾,这时太阳刚好直射在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上,使得台湾处于冬季的季节,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地北回归线转移,台湾也由冬季接近春季,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所以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又慢慢的回升。

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根据周朝的记载,民间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动,又因为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一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就因历法的不同,使得民间一直传承著周历历法,认为冬至过后就是另一年的开始(才有吃圆仔后就多了一岁的说法)这也是冬至为在民间会那么受重视,但是这样的错误传承,使得民间的观念与目前择日学上,所用的夏历历法有了很大的出入,这样的错误观念应该矫正,把正确的历法传承才对。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元宵节人们都干什么?元宵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活动和习俗来庆祝这个团圆的节日。本文将介绍一些人们在元宵节期间常做的事情。一、赏花灯赏花灯是元宵节最传统的活动之一。在这个节日里,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花灯展览,展示出各种各样的彩灯,如龙灯、狮灯、舞狮等。人们可以欣赏到精美的艺

  • 宋朝时期,蹴鞠有多风靡?宋代蹴鞠所用的球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一般认为,蹴鞠发源于战国时期,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与演变,到了宋朝,蹴鞠已经成为娱乐活动的代名词,成为一项风靡全国的国民运动。蹴鞠活动在宋朝更为普及,当时从皇宫内院到平民家庭都以蹴鞠为乐。元代钱选所绘的《宋太祖蹴鞠图》,上面描述的就是宋太祖赵匡胤与赵光义、臣子赵普等人一起蹴鞠玩乐的场景。宋徽宗赵佶也是

  • 壮族文化 壮族古老的花山岩画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画面临江,崖壁明显内斜。画面长约172米,距江面最高约90余米,底部高出江面30米,距离山脚一级阶地3~10米不等。绘画颜料是赭红色的赤铁矿粉,用动物脂肪稀释调匀,用草把或鸟羽直接刷绘在天然崖壁上。画法采用单一色块平涂法,只表现所画对象的外部轮廓,没有细部描绘。风格古朴,笔调粗犷,场面十分壮观。现存

  • "嘿嘿"有什么意思?除了笑声古代竟有这么多不同的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嘿嘿”有什么意思?除了笑声古代竟有这么多不同的含义?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嘿嘿”一词是形容笑声的象声词。但“嘿嘿”在古代,还有很多种含义。《汉书》记载:“衡嘿嘿不自安,每有水旱,风雨不时,连乞骸骨让位……”匡衡遭遇大臣弹劾,感到忐忑不安,遇到发生水旱灾风不调雨不顺的时

  • 怎么赏析簪花仕女图?簪花仕女图厉害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怎么赏析簪花仕女图?簪花仕女图厉害在哪里?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簪花仕女图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给力的,为何这么说其实原因很简单的,无非还是这副画作是的的确确很厉害的,其核心还是非常明确的反应了当时的唐朝仕女的生活了,非常的真实,所以名气很大,最近很多人都在临摹这副,很给力,

  • 中国八大菜系为什么没有北京的京菜?背后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京菜为什么进不了八大菜系,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众所周知,中国传统饮食有八大菜系,分别是: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各有各的风味特色,各有各的烹饪技艺,共同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餐饮文化。在这八大菜系里,没有北京菜,即京菜。京菜又叫京帮

  • 黄梅戏有哪些艺术特点?唱念方法使用哪个地区的方言?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黄梅戏语言以安庆地方语言为基础,属北方方言语系的江淮官话。其特点为——唱词结构在整本戏多为七字句和十字句式。七字句大多是二、二、三结构,十字句大多是三、三、四结构。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有时可根据需要以七字、十字句为框架,字数可压缩或增扩,曲调则常使用垛句。花腔小戏

  • 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的由来是什么?又会有哪些气候变化呢?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小暑(LesserHeat)一、小暑节气的时间:每年07月6~8日二、小暑节气由来,小暑节气气候变化,小暑节气介绍: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

  • 俄罗斯族文化 俄罗斯族有何民族工艺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俄罗斯族是一个心灵手巧的民族,其民间工艺十分丰富和发达,富有艺术性和民族风格,对新疆和黑龙江等地的民间工艺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俄罗斯族男性主要从事靴鞋加工、裁剪缝纫和木工雕刻等行业,他们设计制作的男女皮鞋、皮带等品种多样,色彩鲜艳,加工精美,深受人们的欢迎。俄罗斯族女性主要从事编织与刺绣,她们能用各

  • 汉族乐器 汉族古琴对古代音乐有何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古时,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