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忽雷外形是怎样的?有怎样的发展历程?

忽雷外形是怎样的?有怎样的发展历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716 更新时间:2023/12/8 7:45:42

忽雷:我国古代弹弦乐器。忽雷在古代又称“胡琴”、“二弦”,马上弹奏,《文献通考》把它列入琵琶类,叫作“忽雷琵琶”。最初流传在西南地区,称为“龙首琵琶”,在唐代极为盛行,后世鲜有记载。

发展历程

公元4世纪早在公元4世纪时,印度西部的阿旃陀壁画中,已有了琴身呈棒状、梨形的琵琶。汉魏以来,西域乐人通过“丝绸之路”奔集中原献艺定居,带来了经由龟兹而传入的西域曲项琵琶。

公元8世纪公元8世纪时,在我国的南诏(古代云南大理一带),曾流传着和忽雷相像的乐器——龙首琵琶。这种棒状梨形的龙首琵琶,于贞元年间经四川成都传入长安。《旧唐书·南蛮传》载有:“唐贞元间(公元785年—804年)南诏乐器有龙首琵琶一,如龟兹制,而项长二尺六寸余,腹广六寸,二龙相向为首,有轸柱各三,弦随其数。”

公元780年晚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和北宋钱易《南部新书》所载,公元780年(建中元年),唐德宗李适登基皇位,当朝宰相(一说为镇海节度使)韩滉出使四川,于骆谷偶得一坚实、贵重之奇木,请名匠制成二琴,名为大、小忽雷,奉献皇帝李适。《南部新书》记此史实较详:“韩晋公(即韩滉)在朝,奉使入蜀。至骆谷(在今陕西省咸阳地区周至县西南)山椒,巨树耸茂可爱,乌鸟之声皆异。下马,以探弓射其颠,枝柯坠于下,响震山谷,有金石之韵。使还,戒县尹募樵夫伐之,取其干,载以归。召良匠斫之,亦不知其名。坚致如紫石,复金色线交结其间。匠曰:‘为胡琴槽,他木不可并。’遂为二琴,名大者曰“大忽雷”,小者曰“小忽雷”。因便殿德皇言乐,(滉)遂献大忽雷入禁中所有,小忽雷在亲仁坊里。”我国唐代制造的大忽雷和小忽雷杰作,现仍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大忽雷传为唐以后所仿制,小忽雷则为唐代珍品。

公元841年到唐文宗李昂(827~840)时,小忽雷仍藏内府之中。公元841年,武宗李炎即位后,追怨文宗嫉恨士良,凡乐工、内待受宠者,都要受到诛贬之罪,弄得乐府空荡,小忽雷也不知流落何方。

直到清康熙三十年(1691)时,著名诗人孔尚任(1648~1718)才在北京得到小忽雷,并在小忽雷的一对牙轸上,刻着他的题诗。据清代文人桂馥(字未谷)的《晚学集》记述,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孔尚任去世后,其子携琴入都,遗于道左,为王斗南得之。王氏在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之前,又将小忽雷赠与孔泗源。后又由嘉兴的伊汤安处转至桂林的亲缘继昌所藏。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继昌将小忽雷赠与山东诸城名士刘燕庭,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刘氏嫁女,小忽雷又作为嫁妆,归华阳的卓海帆所有。宣统二年(1910年),安徽贵池学者刘世珩(1863年—1926年),由北京的卓家购得此琴后,将其斋名为“小忽雷阁”,邀请近代文学家林纾(1852年—1924年)作《枕雷图记》,他自己也作有《小忽雷传奇跋》。刘世珩去世后,族人刘子鹤自称与其有债务,将小忽雷拐骗到手,转售英商。后又为浙江湖州南浔名收藏家刘晦之所有。

20世纪50年代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文物部门才从刘氏老人处,收购到这件流传民间千余年的古代乐器小忽雷,调拨给故宫博物院收藏。这件稀世珍品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三十六计故事介绍: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原典】疑以叩实①,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②。【注释】①疑以叩实:叩,问,查究。意为发现了疑点就应当考实查究清楚。②复者,阴之媒也:复者,反复去做,即反复去叩实而后动。阴,此指某些隐藏着的、暂时尚不明显或未暴露的事物、情况

  • 碧约牛腿琴是如何制作的?有哪些传统曲目呢?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碧约小伙子常独自弹奏牛腿琴自娱或边弹边唱,也常为姑娘演唱的山歌伴奏,是哈尼族男女青年爱情生活中离不开的乐器。根据风俗习惯,只在收获季节才能弹奏。传统乐曲传统乐曲有:《情调》、《琴调》、《杂调》和《恋爱调》等。博物馆存放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支改革牛腿琴,全长57厘

  •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此句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温庭筠的故事。前天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出自温庭筠的《南歌子詞》二首,其一:一尺深红朦麴尘,旧物天生如此新。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其二云: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

  • "立冬"时节有什么传统?各地方分别吃哪些东西?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立冬”时节有什么传统?各地方分别吃哪些东西?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立冬是二十字节气当中属于冬天的节气。每年到了立冬的时候,人们对于饮食相对也会有一些变化了,会更加重视一些能够补气的饮食,那么在我国的传统饮食当中,哪些是属于立冬时的传统饮食呢?各个地区又有什么不同呢?今天小编就带着

  • 白族的龙文化有什么不一样?神奇的白族龙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白族的龙文化有什么不一样?神奇的白族龙文化!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们都知道,龙是咱们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都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在神话故事当中,龙是一种能够呼风唤雨的神兽,而且非常的巨大,拥有着蛇的身子、鹰的利爪、鱼的鳞片、鹿角等等,而且还充满着玄幻的色彩,让人看到了就会深深的对它迷恋。那么今天

  • 张姓男孩怎么取名?好听秀气的男孩名字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张姓男孩怎么取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最近很多张姓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出生了,这个时候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孩子起个好名字了,那么,这个张姓男孩的名字到底要怎么起呢?其实简洁一点就好了,下面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张姓男孩名字,大家可以试试,文章末尾还有专家起名,100好名送给

  • "目瑙纵歌"是什么意思?"目瑙纵歌"有个美丽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目瑙纵歌”是什么意思?“目瑙纵歌”有个美丽的传说!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我国的少数民族景颇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舞蹈对于景颇族而言非常的重要,有着很多作用,有着民族特有的舞蹈特色。其中目瑙纵歌的规模最大,意义最深。关于目瑙纵歌的起源有着一个很美丽的传说,那么接下来小编就

  • "佛珠生菇"是个什么样的故事?"佛珠生菇"想要表达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还不知道:“佛珠生菇”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佛珠生菇其实是一则传播了很广的佛教小故事,听说的人也挺多的,但是也有听说过,但是并不知道这个到底是什么意思的人,也不知道寓意是什么,其实还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和讲述讲述这个佛珠生菇到底是什么道理吧,感兴

  • 三十六计故事介绍: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顺手就牵了羊。比喻不费劲,乘机便得到的。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原典】微隙在所必乘①;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②。【注释】①微隙在所必乘:微隙,微小的空隙,指敌方的某些漏洞、疏忽。②少阴,少阳:少阴,此指敌方小的疏漏,少阳,指我方小的得利。此句意为我方要善于捕捉时机,伺隙捣虚,变敌方小的

  • 宋朝时期的熏香器长什么样?各种形状都有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宋朝时,熏香文化已从皇家贵族、文人士大夫以及佛家、道家扩展到普通百姓,遍及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在居室厅堂熏香祛污,宴会庆典上焚香助兴,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香囊、香袋用以佩挂。一些文人雅士还亲手制香,苏洵即有诗云:“捣麝筛檀入范模,润分薇露合鸡苏。”黄庭坚也常自制熏香,还曾以他人所赠“汀南帐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