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打草惊蛇"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打草惊蛇"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002 更新时间:2024/1/19 5:45:48

解释成语“打草惊蛇”?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打草惊蛇

【拼音】:dǎcǎojīngshé

【解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成语故事】: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有一天,有人递了一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王鲁一看,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他自己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着抖:这...这不是在说我吗?

王鲁愈看愈害怕,都忘状纸要怎么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的吓了一跳了!

后来,大家就根据王鲁所写的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引伸为打草惊蛇这句成语。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南山可移"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南山可移”?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南山可移【拼音】:nánshānkěyí【解释】:南山:终南山。比喻已经定案,不可更改。【成语故事】:“南山可移”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铁案已定,终无改变。这个成语来源于《旧唐书.李元铉传》,元铉大

  • 成语"坐山观虎斗"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坐山观虎斗”?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坐山观虎斗【拼音】:zuòshānguānhǔdòu【解释】: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双方都受到损伤,再从中捞取好处。【成语故事】:有一年韩国与魏国打仗,很长时间,不分胜负。

  • 如何解释成语"入吾彀中"?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入吾彀中”?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入吾彀中【拼音】:rùwǔgòuzhōng【解释】:彀:张满弓弩;彀中:指箭能射及的范围,比喻牢笼,圈套。进入了我的弓箭射程之内。比喻就范。【成语故事】:彀,音构,原来是张弓的意思,这里借用为牢笼

  • 成语"沆瀣一气"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沆瀣一气”?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沆瀣一气【拼音】:hàngxièyīqì【解释】: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成语故事】:沆瀣,是夜间的水气,有人说是露气,也有人说是夏天半夜里上升的地气。例如《楚辞·

  • 负米养亲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负米养亲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成语"拾人牙慧"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拾人牙慧”?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拾人牙慧【拼音】:shírényáhuì【解释】:拾:捡取;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成语故事】: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浩)云:‘康伯未得我牙

  • 历史文化探索:业精于勤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业精于勤,汉语成语,拼音是yèjīngyúqín,意思是指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奋。出自唐·韩愈《进学解》。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唐朝时期,赫赫有名的文学家韩愈是一位刚正不阿的官吏。因为直言敢谏得罪了皇帝和大臣,被贬职到边远的地方去做县令。多年后遇赦回京担任国子监博士,他对学生们

  • 成语"江左夷吾"是什么意思?"江左夷吾"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江左夷吾”是什么意思?成语“江左夷吾”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江左夷吾】故事的主人公: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

  • 成语"两败俱伤"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两败俱伤”?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两败俱伤【拼音】:liǎngbàijùshāng【解释】:俱:都。斗争双方都受到损伤,谁也没得到好处。【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鲁国的一座山上忽然出现了两只老虎,吓得当地百姓几乎不敢出门,更不要说上

  • 成语"司空见惯"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司空见惯”?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司空见惯【拼音】:sīkōngjiànguàn【解释】: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成语故事】:唐代诗人刘禹锡,因为性格放荡不羁,在京中受人排挤,被贬做苏州刺史。当地有一个曾任过司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