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司空见惯"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成语"司空见惯"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311 更新时间:2024/1/20 6:41:43

解释成语“司空见惯”?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司空见惯

【拼音】:sīkōngjiànguàn

【解释】: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见,不足为奇。

【成语故事】:

唐代诗人锡,因为性格放荡不羁,在京中受人排挤,被贬做苏州刺史。当地有一个曾任过司空官职的人名叫绅,因仰慕刘禹锡的诗名,邀请他饮酒,并请了几个歌女在席上作陪。席间,刘禹锡一时诗兴大发,作诗一首:高髻云鬓新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司空见惯这句成语,就是从刘禹锡这首诗中得来的。诗中所用的司空两个字,是唐代一种官职的名称,相当于清代的尚书。从刘禹锡的诗来看,整句成语的意思,就是指李司空对这样的事情已经见惯,不觉得奇怪了。

这是一句很常用的成语,但有很多人仍会把它用错,因为寻常的事情,如果是发生得很自然,便不可以引用这句成语。如早晨的时候,太阳从东方出来,到黄昏的时候,太阳便在西方没落,这样便不能说司空见惯。有些事情发生得很偶然,但又是常常可能发生或见到的,这时用这个成语就比较恰当。比方大都市街道上的车辆,平常都是很安全地来往着,但很多时候又会发生意外,不是辗伤了人,便是撞了车,这样的事情我们看多了,则用司空见惯四个字就恰当了。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历史文化探索:开诚布公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开诚布公,汉语成语,拼音是kāichéngbùgōng,意思是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打开自己的心扉,真诚待人,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三国时,蜀汉的丞相诸葛亮极得皇帝刘备的信任。刘备临终前,曾将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结他,请他帮助刘禅治理天下

  • 如何理解成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拼音】:zhǐxǔzhōuguānfànghuǒ,bùxǔbǎixìngdiǎn【解释】: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

  • 如何理解成语"与虎谋皮"?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与虎谋皮”?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与虎谋皮【拼音】:yǔhǔmóupí【解释】:谋:商量。跟老虎商量要剥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成语故事】:古时候,东周地方有一个人,特别爱穿皮衣,爱吃珍异的

  • 历史文化探索:迷途知返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迷途知返,汉语成语,拼音是mítúzhīfǎn,意思是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出自《三国志·魏志·袁术传》。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东汉末年,朝政贪官沆瀣一气腐败不堪,董卓乘乱占据京师独揽政权。袁术为了避乱从京师逃到南阳郡。正好碰到长沙太守孙坚将南阳郡

  • 成语"画龙点睛"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画龙点睛”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画龙点睛【拼音】:huàlóngdiǎnjīng【解释】: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成语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个画家叫张僧繇,

  • 成语"日不暇给"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日不暇给"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日不暇给”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日不暇给”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拼音】:rìbùxiájǐ【解释】:暇:空闲;给:足够。指事情繁多,时间不够,来不及做完。【成语故事】:“日不暇给”这则成语的“暇”是空闲的意思。这则成语表示事务繁重,时间

  • 成语"燕雀处堂"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燕雀处堂”?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燕雀处堂【拼音】:yànquèchǔtáng【解释】:处:居住;堂:堂屋。燕雀住在堂上。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成语故事】:秦兵大举攻伐赵国,赵国处在危机之

  • 历史文化探索:无所适从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无所适从,汉语成语,拼音是wúsuǒshìcóng,意思是指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或不知怎么办才好。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北朝时期,齐国的魏兰根,相貌奇伟,卓有见识,学富五车。魏兰根的母亲去世后,要葬

  • 如何理解成语"望门投止"?有什么相关历史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望门投止”?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望门投止【拼音】:wàngméntóuzhǐ【解释】:投止:投宿。在窘迫中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比喻情况急迫,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成语故事】:这句成语见于《后汉书·张俭传》:俭得亡命,困迫

  • 成语"牛衣对泣"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牛衣对泣”?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牛衣对泣【拼音】:niúyīduìqì【解释】: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成语故事】:西汉时的王章,字仲照;家里非常贫穷,年轻时在长安大学中求学,和妻子住在一起,过着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