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钟室之祸"有什么历史典故吗?"钟室之祸"含义详解

成语"钟室之祸"有什么历史典故吗?"钟室之祸"含义详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4695 更新时间:2024/1/24 9:06:33

成语“钟室之祸”有什么历史典故吗?“钟室之祸”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钟室之祸,指的是楚汉相争韩信屡建奇功,刘邦称帝后封信为淮阴侯。因遭吕后忌,被斩于长乐宫悬钟之室。后比喻功臣遭忌被杀,出自《汉书·韩信传》。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汉十年,陈豨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意哉!”遂夷信三族。

韩信(公元前231—前196年),秦末汉初人。他的辉煌顶峰期,是25岁任汉大将军,至29岁指挥垓下之战。在这五年中,他不仅为汉王刘邦,制订统一天下的总体战略规划,而且率领汉军,度陈仓,出函谷,泅黄河,越井陉,决潍水,战垓下,连征八国,最后战胜霸王项羽,灭亡西楚,完成江山一统大业。

韩信家境贫寒,有一般百姓知恩图报的善心,有普通士人“为知己者死”的忠诚;他从小立志,建功立业,做官封侯,却没有霸诸侯、做天子的擎天大志。他借助君主之势,实现理想;对君主,他知恩图报,忠贞不二,即使功成名就,也不改初心。

汉十一年,陈豨反叛,汉王亲征,邀他同往,这应该是消除疑惧,弥补隔阂的极好机会,更重要的是,如果去了何来“钟室之祸”?但是,他竟然借口身体不好回绝了。

汉王亲征期间,皇后吕雉说,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召见丞相萧何,商量对策。吕雉知道,汉王嫉畏韩信,一直担心,防不胜防,只因他功劳太大,不忍心没有罪证,就把他除掉。

她也知道,萧何是韩信的知己,不妨先探探他的口气。以前萧何,为官清正,民气甚旺,却也犯了汉王大忌。为此,他谨慎自污,不敢稍有大意。这次,他为了自保,不敢为老友辩解,就不惜顺着吕雉的意,以便给自己洗刷疑点。

他遵吕雉旨意,亲登韩府,佯说,汉王来信,陈豨伏法,群臣列侯,都入宫庆贺。韩信说,有病,不去。萧何劝说,有病,也要强行打起精神,进宫祝贺。萧何可是他的伯乐,他的话,能不听吗?

谁知一入宫,吕雉就命武士将他擒拿,说有人告他谋反。没有办理法律手续,也没有履行法律程序,便将他推入长乐钟室,粗暴地斩杀。直到这时,他才从梦中清醒,说悔悟当初,不听蒯通之言。

韩信,他用他的军事才能,创造一段辉煌壮丽的历史,留下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却又用他的政治懵懂,创造一出凄惨壮烈的悲剧,留下了催人深思的人生话题,让后人感叹世事的艰辛,生命的悲壮,以及历史的沉重。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人给家足"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人给家足"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人给家足”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人给家足”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拼音】:rénjǐjiāzú【解释】:给:富裕,充足。家家户户丰衣足食。【成语故事】:&ldqu

  • 成语"画虎类犬"出自于哪个典故?"画虎类犬"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画虎类犬”出自于哪个典故?“画虎类犬”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马援将军曾写信给他的侄子,希望他能多注意听听别人的过失,并学学别人的长处。他在信中说:“龙伯高是一个

  • 成语"夜郎自大"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夜郎自大【拼音】:yèlángzìdà【解释】:夜郎: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成语故事】: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

  • 成语"生灵涂炭"出自于哪里?"生灵涂炭"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生灵涂炭”出自于哪里?成语“生灵涂炭”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生灵涂炭】故事的主人公:王永【生灵涂炭】是什么意思?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生灵涂炭】出自哪

  • 成语"因势利导"该怎样理解呢?又有哪些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因势利导【拼音】:yīnshìlìdǎo【解释】:因:顺着;势:趋势;利导:引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成语故事】:战国时期的孙膑是有名的军事家,他曾经与庞涓一起学过兵法。后来庞涓在魏国当了将军,很受信任,但是他深知自己的才干不如孙膑,就假意邀请孙膑来到魏国,设毒计挖掉了孙膑的两

  • 如何解释成语"塞翁失马"?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塞翁失马”?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塞翁失马【拼音】:sàiwēngshīmǎ【解释】: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靠近北部边城,

  • 成语"一钱不值"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钱不值【拼音】:yīqiánbùzhí【解释】:一个铜钱都不值。比喻毫无价值。【成语故事】:灌夫,字仲孺,西汉时代人。他性情刚直,讲究信义,说出的话一定做到。他常侮慢地位比他高的官员,而对地位比他低的,越是贫贱,他越敬重。因此,当时很多有才能而无地位的人都喜欢接近他。灌夫喜欢喝酒,并且常

  • 关于捉襟见肘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捉襟见肘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成语"倒屣相迎"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倒屣相迎”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倒屣相迎”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东汉时的大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家里时常宾客盈门。有一天,家人报告说来了一个叫王粲的客人。蔡邕一听此名,慌忙跑出去迎接,急

  • 成语下车泣罪"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下车泣罪”?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下车泣罪【拼音】:xiàchēqìzuì【解释】:罪:指罪犯。下车向遇见的罪犯流泪。旧时称君主对人民表示关切。【成语故事】:传说舜见禹治水有功,又深受百姓爱就便把部落联盟领袖的位置让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