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吉思汗眼中的"神仙",一语救了数十万人!

成吉思汗眼中的"神仙",一语救了数十万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725 更新时间:2024/1/18 3:57:03

成吉思汗眼中的“神仙”,一语救了数十万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倘若说起丘处机,世人都会想到《射雕英雄传》中豪迈奔放、武艺高强的道士形象。而小说毕竟是虚构的,也是带有作者的主观思想的,因此人物形象不真实,那么在历史之上的丘处机又是如的呢?

丘处机,字通密,道号长春子,山东栖霞人,金末元初全真道道士。丘处机出生于1148年,他也是个可怜之人,自幼便父母双亡,因此早年尝尽了人间的心酸苦楚。但是幸运的是,在偶然的机会之中,丘处机成为了重阳的徒弟,并开始走上了修道之路。

丘处机在修道方面有着很好的天赋,因此最终成为了全真教的领袖。在后面的日子中,丘处机用自己的能力闯荡天下,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和名望,甚至得到了当时南、金朝和蒙古帝国统治者和广大百姓的共同敬重。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中,丘处机将全真教发展到了历史的的高峰。

而对于丘处机而言,在他的人生之中,还做过一件令人印象颇深的事情。事情发生在兴定四年正月之时,丘处机应成吉思汗的邀请,率领赵道坚、宋道安、尹志平、等十八个弟子从莱州出发,行3500公里,前往西域,来到了大蒙古国统治的燕京,并入驻玉虚观,得到当地官员的热情接待。而此时的丘处机,已经74岁高龄了。

对此,在《元史·释老志》之中,有这样的记载:“太祖时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元太祖待之甚厚,尊其为神仙。请准东归时,元太祖赐以虎符、玺书,命其掌管天下道教,诏免道院和道人一切赋税差役……”

这就是著名的“一言止杀”的故事,丘处机利用自己的智慧,制止了成吉思汗屠城的举动,救下了几十万人的性命。正是因为这件事情,丘处机的名号开始响彻中外大地,并为他带来了很好的名声,也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自此,全真教盛极一时,丘处机的声誉亦登峰造极。寺庙改道观、宗教上信奉佛教更道教者不计其数。

对于成吉思汗与丘处机之间的关系,从成吉思汗给丘处机的一封诏书便可窥一斑。诏书中还提到“朕常念神仙,神仙毋忘朕也。”,显示成吉思汗对丘处机的礼遇极高。

当然,丘处机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经历,主要还是因为自己之前拥有一个好的名声,而成吉思汗对他是尊敬的,对他的言语也是信服的。但是不论如何,从这个故事之中都可以看出丘处机的品行。而这,便是最令人尊敬的地方。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汉族文化 汉族茶文化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茶道是以修行悟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茶道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套技艺;所谓茶礼,是指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所谓茶境,是指茶事活动的场所、环境、所谓修道,是指通过茶事活动来怡情修性、悟道体道。道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

  • 读《陈情表》你以为李密只是为了尽孝吗?里面涌动的是君臣之间的博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读《陈情表》你以为李密只是为了尽孝吗?里面涌动的是君臣之间的博弈!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读高中的时候,正是十几岁的年纪,读到李密的《陈情表》深受感动,加之文章语言朴实、朗朗上口,只消朗读几次便将全文背诵下来了,但当时也只是被李密赤诚的孝心所动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之对《陈

  • 成语"凿壁偷光"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凿壁偷光【拼音】:záobìtōuguāng【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成语故事】: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

  • 成语"曾参杀人"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曾参杀人【拼音】:zēngshēnshārén【解释】:比喻流言可畏。【成语故事】:春秋的时候,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做曾参,曾参是个非常用功念书、孝顺父母的人!有一天,有人跑去对曾参的妈妈说:“伯母!曾参杀人了!”曾妈妈马上说:“不可能的!我们家曾参是个乖孩子,他不会杀人的!”,过了一会儿,又

  • 成语"债台高筑"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债台高筑【拼音】:zhàitáigāozhù【解释】:形容欠债很多。【成语故事】:战国时,摇摇欲坠的周赧王还野心勃勃,但实际却软弱无力。他想联合楚、燕等国攻打秦国,但没有足够的军费,于是向国内的有钱人借钱,答应等打胜仗后加利偿还。结果没等到与秦军交战,周赧王就吓得撤兵回国,而借来的军费却花

  • 成语"枕戈待旦"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枕戈待旦【拼音】:zhěngēdàidàn【解释】: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旦:早晨。意思是立志杀敌,枕着武器睡觉等天亮。形容时刻准备作战,。【成语故事】:西晋的时候有两位有名的将军,一个叫祖逖,一个叫刘琨。他们年轻的时候,常常在一起,互相勉励,决心为国家效力。夜里他们睡在一个床上,同盖一条被

  • 成语"作威作福"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作威作福【拼音】:zuòwēizuòfú【解释】:原意是只有君王才能独揽权威,行赏行罚。后泛指凭借职位,滥用权力。【成语故事】:东汉刘懿皇帝死后,中常侍(宦官名)孙程趁机联络了18个宦官,迎立济阴王刘保做了皇帝,这就是汉顺帝。汉顺帝18岁时,举行京中会考,南郑人李固在会考中名列第一,被汉顺

  • 成语"坐观成败"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坐观成败【拼音】:zuòguānchéngbài【解释】:冷眼旁观人家的成功或失败。【成语故事】:汉武帝晚年,身体很不好,人也开始昏庸起来。他宠信奸臣江充。江充利用汉武帝怀疑有人要谋害他的心理,说武帝得病,是那些恨他的官吏和百姓在地下埋了木头人暗加诅咒的结果。于是,武帝便派江充去调查这件事

  • 成语"坐怀不乱"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坐怀不乱【拼音】:zuòhuáibùluàn【解释】: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成语故事】:战国时,邯郸的大思想家荀况在他的不朽著作《荀子.大略》中,讲述了一个生动感人的《坐怀不乱》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柳下惠,他是春秋时鲁

  • 成语"专横跋扈"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专横跋扈【拼音】:zhuānhèngbáhù【解释】:跋扈:霸道,不讲理。专断蛮横,任意妄为,蛮不讲理。【成语故事】:东汉大将军梁商的儿子梁冀,肩膀上耸,眼角倒竖,说起话来口齿不清。他从小放荡不羁,喜好喝酒、打猎、斗鸡。靠了他父亲和当皇后的妹妹的权势,官越做越大。梁商死后,汉顺帝任命梁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