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有名无实"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成语"有名无实"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607 更新时间:2023/12/31 10:37:23

【成语】:有名无实

【拼音】:yǒumíngwúshí

【解释】:有空名,实际并不是那样。

【成语故事】:

一天,晋国的大夫叔去拜访老朋友韩宣。韩宣子是当时晋国的六卿之一,职位很高。但他见了叔向,不住地唉声叹气,说自己很穷。不料叔向听他这样说,便站起身拱手向他祝贺。韩宣子不解地问道:“我是有卿的名,而没有卿的实际,无法跟大夫们比。我正为此犯愁。你为什么要祝贺我呢?”叔向正色道:“我就是因为你贫穷才来道贺的呀!穷,不一定是坏事;你只要回忆一下弈武子三代的遭遇,就可以知道了!“叔向知道韩宣子很清奕武子三代的不同遭遇,所以特地提起了这件事。最后他又说:“我看你像弈武子一样贫困,就想到您已经有了他那样的德行,所以才示祝贺。不然,我只会担心,哪会再向您表示祝贺呢?”韩宣子听了叔向的话,顿时愁云消散,向叔向行礼说:“多谢您对我的指教,要不我连自己将走向灭亡也不知道呢。”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历史文化探索:指桑骂槐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指桑骂槐,意思是指着桑树数落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那个人。成语出自《红楼梦》。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指桑骂槐的历史典故春秋时期,齐相管仲为了降服鲁国和宋国,就是运用此计。他先攻下弱小的遂国,鲁国畏惧,立即谢罪求和,宋见齐鲁联盟,也只得认输求和。管仲“敲山震虎”,

  • 成语"捉襟见肘"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捉襟见肘"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捉襟见肘”的历史典故是什么?“捉襟见肘”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春秋时,鲁国有一个叫曾参的人。他是孔子的一位得意弟子,以孝著称。曾参生活很贫困,他住在卫国的时候,没做一件新衣,有时一连三天灶中无火。他穿的衣服,整一下衣襟,就会露出胳

  • 成语"天下无双"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天下无双”?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天下无双【拼音】:tiānxiàwúshuāng【解释】:天下找不出第二个。形容出类拔萃,独一无二。【成语故事】: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后,怕哥哥魏王追究,避居赵国。他听说毛公和薛公很有才能,便去邀

  • 成语"养虎为患"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养虎为患【拼音】:yǎnghǔwéihuàn【解释】:比喻纵容敌人,留下后患,自己反手其害。【成语故事】:远古的时候,地广人稀。那时的人们除了种地之外,靠山近水的大都以渔、猎为生。每当北风吹来,大雪飘飘之际,人们便进山打猎。这次进山他们收获不小,竟用陷阱连着捕获了一雄一雌两只猛虎。大家将两

  • 历史文化探索:乘兴而来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乘兴而来,拼音是chéngxìngérlái,乘:趁,因;兴:兴致,兴趣。意思是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出自《晋书.王徽之传》。那么成语乘兴而来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乘兴而来”这则成语的乘兴失趁一时的高兴。趁着兴趣浓厚的时候到来。比喻

  • 成语"笑比河清"出自于哪里?"笑比河清"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笑比河清”出自于哪里?成语“笑比河清”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笑比河清】故事的主人公: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笑比河清】是什么意思?形容态度严肃,难见

  • 成语"博而不精"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博而不精”?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博而不精【拼音】:bóérbùjīng【解释】: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成语故事】:“博而不精”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常识广博而不精深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马融传》,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

  • 成语"克绍箕裘"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克绍箕裘”?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克绍箕裘【拼音】:kèshàojīqiú【解释】:克:能够;绍:继承;箕:畚箕;裘:皮袄。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成语故事】:箕,是一种器皿,多半用竹、柳,或者是藤之类柔软的植物织成,而裘是一种皮

  • 成语"马革裹尸"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马革裹尸”?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马革裹尸【拼音】:mǎgéguǒshī【解释】: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成语故事】:马援是东汉名将。他年轻时当官。有一次,他放走了一个囚犯。他自己逃到甘肃一个僻远的乡村

  • 成语"投笔从戎"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投笔从戎”?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投笔从戎【拼音】:tóubǐcóngróng【解释】: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成语故事】: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