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华文化的三大主源分别是哪三种文化

中华文化的三大主源分别是哪三种文化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657 更新时间:2024/1/24 9:40:08

一为黄河流域为主的中原文化,即农耕文化。历经夏、商、周三朝,至孔夫子形成一整套系统的思想、文化、理论体系,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层;二为长江以南的苗越文化,为农耕山林复合型文化。在秦、汉以前,此地为苗、百越、骆越等少数民族为主,以后渐受中原文化影响,南宋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甚至成为与中原文明并列的文化中心;三为草原文化,以北方草原为主,西北乃至西域、青藏高原均属于这一文明体系,这是在中华文明数千年历史上与中原文化迥然不同,并列发展,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文明主源之一。

中国人习惯说中国的历史是“上下五千年”,五千年历史的起始源头在哪里?飞鸟

中华上下五千年,因为中国有近五千年的历史,说“上下五千年”通常就是指整个中国历史;在中国以外更广阔的范围说“上下五千年”通常就是指全世界的人类文明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的有意义的故事。其中有许多是有文字记载的。至于五千年以前远古时期的情况,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也流传了一些神话和传说。这个起源应该从黄帝时计算。

我国古代文学的源头是什么

中国文学的产生可以一直上溯到文学产生以前的远古时期。原始的神话传说和歌谣,在人们口头代代流传,经过漫长的时间,才用文字记下一鳞半爪。由于时间久远难以相传导致变异,后世见诸文字记载的原始文学很难说是其原貌。这些远古歌谣和神话,我们称之为传说时期的文学。远古时期的歌谣和神话传说,在古籍中时有记载。据说是神农时代出现的《蜡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本,归其泽!”,这大约是一首农事祭歌。至于传说为舜时期的《击壤歌》、《康衢谣》、《卿云歌》、《尧戒》、《赓歌》、《南风歌》等,从其思想内容和语词来看,显然都是后人的伪托。倒是有些简单质朴的韵语,可能是原始歌谣的遗留。如《吴越春秋》卷九所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古肉字)”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语言古朴,但已经具有韵律,显然是一首十分古老的歌谣。《吕氏春秋音初篇》所载禹时涂山氏之女所歌的“候人兮猗”,虽只有一句,却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比较可信的夏代诗歌的遗文。属于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反映了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后来的文字记录大多是片断零散的,有些已经被后人改造,中国神话的原始形态没有很好地保存下来。文字产生以后,中国文学才脱离了传说时期。文字的出现,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汉字的起源,历来有若干推断,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随着甲骨卜辞及殷商青铜器的不断出土,探讨上古文学有了可信的资料,为文学发展成为书面文学提供了条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出现了一些较长的钟鼎铭文,这表明具有文学因素的文本出现了。从此,文学的各种形式在语言文字的不断成熟过程中分途发展。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这在我国古籍中有明确的记载。《吕氏春秋古乐》云:“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葛天氏”应是传说时期的一个部落酋长。这八阕可能是现在所知的最古的一套乐曲,有歌有舞,歌辞已经无可稽考,舞容极其简单。《尚书益稷》记载帝舜时的乐曲《大韶》云:“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季札对其内容和意义的评论,认为此曲“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如天之无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据《论语八佾》记载,孔子也曾称赞说:“《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孔颖达疏去:“乐之为乐,有歌有舞,歌以咏其辞,而声以播之,舞则动其容,而以曲随之。”这段话具体论述了《大韶》诗、乐、舞三者一体的盛大场面。《礼记乐记》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是中国诗歌发生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诗歌和音乐、舞蹈相互结合的形式,在文字已经成熟并广泛用于文献记录以后,还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如《诗经》中的作品都是乐歌,而其中的颂诗,是祭祀时用的歌舞曲。约在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分化独立出来,专向文学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夏朝是国家而不是部落联盟?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设置了官吏、军队和监狱,制定了刑法,建立起一整套国家机构,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因此,夏朝是国家而不是部落联盟。你可使用101教育ppt中的题型示范功能进行查询。

  • 中国文化的起源是什么?或者说中国文化的源泉?是传说中的易经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或人类化,有人就有了历史,也开始了文化。要了解人类的文明史和文化史,则必需从中寻找,是中国现有的一本最古老的典籍,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典籍.众所周知,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即中国.印度.埃及.和巴比伦,巴比伦早己不存在了,印庋和埃及没有给后人留下有文字的东西,只有中国的《易经》是最古老

  • 中国历史的源头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根据《史记》记载,炎帝开始出现国家形态,从那时起,到现在,大约有5000年左右。现代测定,地球的年龄是46亿年而中国历史据记载是从元谋人开始,据今已有170万年了顺序是:元谋人,北京猿人,山顶洞人,半坡与河姆渡人,大汶口,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的传说,接着是黄帝和炎帝,尧舜禹,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

  • 夏商周时期的文体主要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象形文(甲骨文属于象形文字的一种,其他不可考)。商朝:甲骨文、金文。周朝:大篆、籀文(东周春秋战国另当别论,各国有各国的文字)。以上文字使用时期可以向上兼存。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

  • 夏朝是不是虚构的为什么没出土文字哪儿来的夏文化和5000年文化文明?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确实没有任何出土文物,而且就算没有夏朝,从商朝算中国也有5000年文明原因是这样的,在商朝出土的文物中有记载商朝世袭君王的名单,商朝的建立者汤只在这个名单中间偏后的位置,根据研究推断应该是这样的:早在和夏朝建立一个时代或许更早的时候,商国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整个中原黄河流域最强大的部落是华夏部落

  • 如何看待“汉服热”的现象?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少数人喜欢穿汉服,是人的自由。没什么可争议的。现在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什么衣服都能穿,何况汉服还是中国的可以穿。共参考。谢邀了。谢谢。最好看的当属明朝服饰,最难看的定然是清朝了。先看明朝:第一篇皇帝冠服第二篇皇后篇1、翟衣(礼服)参考定陵实物和永乐制度2、大衫(燕居冠服、常服)参考永乐制度和皇后半

  • 汉服对于国人的意义是什么,是一种文化,还是仅仅只是一件衣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汉服,即“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不仅仅只是一件衣服。通俗易懂地说,汉服是中国古代人从头到脚,全身的穿戴和装饰。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汉服包括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的整体衣冠系统,浓缩了华夏文化的纺织、蜡染、夹缬、锦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

  • 夏朝的衣服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的服饰主要是以黑为主夏,朝是占木德而成天下,尚青色,因此服饰用青色。在那个年代,人们的衣服肯定不会宽松的,因为生产力不够发达,没有那么多的布,另外,农耕民族也不需要紧身的衣服,紧身衣服穿着不舒服,所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衣服就越来越宽大了。老百姓的衣服变化不大,因为没钱买。而统治阶级有的是钱,衣

  • 夏朝时期遗留下来了什么著名文物?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村距离洛阳市约18公里,东西长约2.5公里。是夏代都城遗址。1959年这里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等,其中小件铜器如刀、爵、铃等,是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青铜器。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村位于伊、洛二水之间,距离洛阳市约18公里,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时代约距今3850-

  • 汉服与传统服饰有什么联系?封建时代儒家思想盛行,克己复礼,服饰也有等级吧?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谢邀请。所谓“汉服”不过是参考古代传统服饰的仿古装,仅仅只是服饰而已。中国古代的传统服饰是和宗法礼仪等级紧密相联的,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服饰文化。自从周公制定了宗法体制,就制定了相关的礼制,并由专门的人员来负责,而这专门的人员形成了一个职业“儒”。后来孔子宣传儒学,并规范确立了详细的礼乐制度,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