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何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

为何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050 更新时间:2024/4/2 16:54:18

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思想的载体。其要特色现在园林厅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思想科学信息,其物质和精内涵都甚为深远。其中有反映儒、释、道等各家哲学理念的;有宣扬人伦杂感、陶冶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的艺术情趣进行熏染升华,使人观物生情,产生意境美感。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关于夏朝的一切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约为前2000年约前1600年),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废除了传统的部落“禅让”制,杀死益而称王,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夏朝共传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区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据说启死

  • 老说夏商周,但夏朝是否真存在呢?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念过一点中国古代史的都知道,被古人一直当成中国上古时代正史,司马迁史记写夏朝最大依据的古文尚书,早在清康熙间就被阎若璩证明是后人造假的,既然最早纪载黄帝尧舜禹商朝夏朝的古文尚书是造假的,当然上面写的黄帝尧舜禹商朝夏朝就会开始有人怀疑也是造假的,正好清末西方现代考古学传入中国,给民末清初的学者提供了。

  • 古代良渚文化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5250~4150年,在1936年被发现,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遗址分布于太湖地区。在余杭市良渚、安溪、瓶窑三个镇地域内,分布着以莫角山遗址为核心的50余处良渚文化遗址,有村落、墓

  • 关于良渚文明的资料 ,要详细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化,因1936年原西湖博物馆施昕更先生首先发现于余杭市良渚镇而命名。距今约5300-4000年。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在余杭市良渚、安溪、瓶窑三个镇地域内,分布着以莫角山遗址为核心的50余处良渚文化遗址,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内涵丰

  • 关于良渚文明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在中国众多璀璨的远古文化中,环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是一颗非常耀眼的明珠。它以发达的稻作农业、大量而精美的玉器、精制的制陶技术、成句子的陶器符号文字资料,以e79fa5e98193e4b893e5b19e及由墓葬和大型土建工程所反映出的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等现象,使研究者们或者认为它正站在文明的门槛上,已看

  •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怎样全面理解“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必然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适应。第二。经济基础的...政治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政治领域的精神现象,是由一定阶级、国家、民族或社会群体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思

  • 从文化的角度谈谈如何处理中国周边关系政治?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经济而言:我国是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经济发展能带来国家人民收入的提高政治:我国政治安定政府致力于效率与公平的建设人民生活提高文化:我国文化渊远流长相对稳定性强民族向心力大有利于国家建设特别是“和”的思想

  •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马克思提出马克思“经济基础/上层建筑”(base/superstructure)社会模型。基础指社会的生产方式,上层建筑在经济基础之上形成,并组成那社会的意识形态,或如它的法律体系、政治体系和宗教。对马克思来说,经济基础决定着超结构,因为统治阶级控制着社会的生产关系,社会的超结构便取决于什么对统治阶

  • 礼乐有什么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夏,商,周,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2.出现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利商朝:1.内外服制度,但商王对外服的权利是有限的(不利于社会统治,社会动荡)2.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周朝:1.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维护周王统治2.礼乐制度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