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是什么?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953 更新时间:2024/1/25 5:46:48

怎样全面理解“经济、政治、化之间的关系”?1.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必然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适应。第二。经济基础的...

什么是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政治领域的精神现象,是由一定阶级、国家、民族或社会群体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政治文化的这一定义,包含如下要点:

(1)政治文化的主体是政治共同体的成员。政治共同体的成员既可以是政治行为群体,如民族、阶级、政党、社会团体;也可以是政治行为个体,如政治领袖、个体的公民等。

(2)政治文化形成的基础,是以社会生产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基础和以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上层建筑。

(3)政治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特别是群体政治文化的形成更是如此。因此,一个国家、民族的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通都具有长期的历史过程,其政治心理经过长期的积淀而形成特定的心理定势,其政治思想经过长期的发展而形成政治思想传统,其政治价值观经过长期的发育养成,形成特定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同时,长期形成的政治文化会对社会成员的政治倾和行为方式产生持久的影响。

(4)政治文化是由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政治思想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它在一定的政治思想与政治价值观的指导下,通过人们的政治态度、情感等政治心理,影响人的行为方式而对政治制度、政党与政府政策、政治领袖等政治现象作出评价和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正在建设发展中的文化,我们可以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中国共产党关于政治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中来总结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本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反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地反映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因此也就必然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本质体现。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时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品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功能实现的精神和动力源泉,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2)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将“以人为本”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确定为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出发点,这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与执政理念上的重大发展。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3)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生命所在,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民主与法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生活的主体是公民。因此,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

(4)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人类文明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

文化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只有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依据中国当代的实践去创新和发展,才具有中国特色。在当代世界的文化交流与冲突中,也只有保持和发扬传统,中华文化才能立于世界文明之林。同时,积极吸收西方文明成果特别是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先进的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但在学习和借鉴过程中,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政治经济制度、政治价值观念等,则是需要批判和摒弃的。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从文化的角度谈谈如何处理中国周边关系政治?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经济而言:我国是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经济发展能带来国家人民收入的提高政治:我国政治安定政府致力于效率与公平的建设人民生活提高文化:我国文化渊远流长相对稳定性强民族向心力大有利于国家建设特别是“和”的思想

  •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马克思提出马克思“经济基础/上层建筑”(base/superstructure)社会模型。基础指社会的生产方式,上层建筑在经济基础之上形成,并组成那社会的意识形态,或如它的法律体系、政治体系和宗教。对马克思来说,经济基础决定着超结构,因为统治阶级控制着社会的生产关系,社会的超结构便取决于什么对统治阶

  • 礼乐有什么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夏,商,周,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2.出现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利商朝:1.内外服制度,但商王对外服的权利是有限的(不利于社会统治,社会动荡)2.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周朝:1.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维护周王统治2.礼乐制度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 夏朝经济状况和生活方式是什么样子?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史记.夏本纪》注引《集解》等书说,夏代“从禹至桀十七君,十四世”,共471年。《汉书.律历志》引《帝系》说,夏代历432年。大约从公元前22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共450年左右。夏朝的主要活动地区在河南西部颖水上游和伊河、洛河下游及山西晋南地区。这一地区夏代的文化遗址

  • 夏朝发明了哪些东西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夏王朝建立了军队,立法以及后来各种制度和经济文化上的发展,尤其是在农业生产、铸铜技术、天文历法等方面的进步都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由于夏朝没有文字直接流传下来,所以,长期以来对其了解还主要依赖古代文献的记载,包括夏朝的国王、官吏、军队以及刑狱情况。现代以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县二里头村遗址中大型宫殿、墓葬

  •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一、政治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历代政权的政治制度,可以分为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和选官用官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历史的3大主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人才选拔不断公正规范化。1、中央集权脉络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郡县制)西汉(推恩令、刺史制)唐(节度使)宋(收精兵、文官制

  • 奴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夏商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宗法制,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发展从目的看,是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从具体做法看,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是天子大宗,其他不能继承

  • 历史夏朝分封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没有分封制,分封制开始于西周。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是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异姓功臣贵族、同姓王室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远氏族部落首领)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 谁能给我列举,夏朝到清的时代背景。经济,政治,文化。只是为了辅导人。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建议您在网上直接搜索如“从古至今关于中国的所有历史资料。”等,这,那是一两本书可以搞得定的,要知道在清朝光是四库全市就足足用了一个房间来堆放,更何况是所有中国历史的知识了,照此算下来至少得准备一个类似于小型汽车车库的空间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