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隋唐之后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东移的原因有哪些?

隋唐之后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东移的原因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572 更新时间:2024/2/24 19:10:26

隋唐以后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东移的原因分析

秦汉以来,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一直是在长安、洛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区。隋唐以后,政治中心、经济中心逐步东移,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人口增长过快,关中资源无法满足人口需求。

国都肯定是大都市,大都市必然是人口大城。查阅有关资料,以长安为例,公元前100年,西汉天汉元年,长安城里人口大约25万。到了公元613年,隋大业9年,长安城内人口大约49万。到了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长安城内人口达94万,接近100万。与天汉元年相比,增加了三倍。

国都人口增加了3倍,国都周围地区的人口应该同比例增加。人口成倍成倍地增加,但关中地区的土地没有成倍增加,粮食产量没有成倍增加,其它的消费资源也没有成倍增加,资源供应不足必然带来国都外迁。

朝定都开封,元明清定都北京,而不是定都长安,很明显东部更有利于获取资源。特别是京杭大运河凿通,江南的米粮通过运河很容易运到开封和洛阳,但是运到长安,需要经过落差较大的晋陕峡谷,难度太大。所以隋唐都积极营建东都洛阳,当长安粮食不够吃时,就到洛阳去吃。武则天直接把武周的首都定在洛阳,容易获取资源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2、黄河中上游过度开发,后劲不足。

自西周兴起到隋唐,黄河中上游孕育了灿烂明。国家政治经济中心也集中在黄河中上游,经过长期开发,特别因为战乱导致的重复开发,至隋唐时,黄河中上流的资源已经透支严重。

因为人口增多,黄河中上游的森林资源、植被资源开发严重,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冲积淤积,又给下游带来灾难。因为过度开发,中上流后劲不足,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客观上也导致政治经济中心东迁。

3、战乱频仍,人口东迁带来经济中心东迁,反过来促进政治中心东迁。

从汉末黄巾起义开始,北方进入长期的战争动乱期。先是三国,后来是西晋的八之乱,再后来是五胡乱华南北朝。由于长安、洛阳是国都,战争不管从哪里发起,最后都会烧关中。即使到了唐朝,安史之乱爆发,战火也是由北向南、由东向西烧。

在各种战乱下,富饶的关中平原,经常血流成河、赤地千里。老百姓受不了战乱的袭扰,自觉地从西向东或向南迁徙。农耕文明,有人才能发展经济,人口东迁,必然带来东部经济逐步发展。而东部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促使政治中心向东迁移。

4、北方游牧民族崛起,国防前线东移。

五代以后,北方游牧民族陆续崛起!先是辽、然后是金、再然后是蒙古,北方游牧民族的崛起,必然带来国防前线东移、北移。

特别是元明清,直接定都国门,天子守国门。都城的东迁,必然带来经济、政治、军事中心东迁。

5、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政治经济中心东移。

隋炀帝为了享受开通了大运河,却阴差阳错地开通了一条水上通衢。既便利了南粮北调,也便利了军粮北运。实在是“苦在当代、利在千秋”。

隋唐时,大运河通过通济渠,直接水上运输到洛阳。洛阳在隋唐时就是长安的备用粮仓。

北宋直接定都在通济渠上的汴州,也是考虑到运粮的方便。

元朝因为定都北京,大运河经通济渠到板渚再折向东北,相当于三角形走了两条边,所以元朝将大运河改道,取直直达北京。就是为了方便经略国门。

国都东迁,政治、经济中心东移也成必然,大运河在这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另外,自东晋衣冠南渡,南方经济飞速追赶北方,到了南宋,完全超越北方。大运河的开通,使南方的米粮能快速北运。有了这个保证,元明清才能死心塌地的定都北京,而不用迁都江南了……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夏朝有没有文人?他的代表作又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现在没有任何出土的实物证明夏朝存在过,夏朝只存在于文学记载以及民间传说中所以世界历史学并不认可中国存在过“夏”这个朝代中国最早的文明有实物证明的是商朝。而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很多.1、大禹2、夏启3、后羿4、少康5、夏桀

  • 二里头文化已经说是夏朝后期的了,为什么很多人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第二种,说不准二里头只是夏朝的一个小小的郡县。我觉得有时候历史和一个地方的民间文化还有种种比如地名都很有大的关联,我们县叫夏县,又是禹的故里,远在炎黄时代就有蚩尤。而夏朝是从禹的儿子夏启开始的,而我们县有发现了古代城墙。说不准真正的夏朝在我们县。

  • 上古钟鼎文化时期大家了解吗?这段时期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钟鼎文化时代,也可称为“甲骨文时代”。中国远古的甲骨文时代(或称钟鼎文化时代),是一个由数字认识知识体系发展过程贯穿于始终的远古人类文化发展过程。它是由垒石结绳、河图洛书、天圆地方、周天历度、九数(太极、阴阳、三焦、四象、五行、六气、七阶、八卦、九宫)之学五个发展阶段构成。而甲骨文,则是产生于这个时

  • 如果殷商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对现在会有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科科~先直接从一个小故事开始讲吧~看下图:上面是一块人头遗骸,经现代科学鉴定,其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显示是一名少女,同时也利用氧同位素测出这名少女的家乡大概是在河南省和大海之间。这个人头出土地层属殷商四期,甲骨文显示此时期的殷商军队在安徽六安有过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并抓了很多俘虏。除此之外,还发现另一个

  • 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最快?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历史上高于世界同期发展的朝代:夏朝。但夏朝的辉煌成就在记载上有一些缺陷!所以最先进最有成就感的朝代在综合发展上应首推宋朝。宋朝(960年一1279年)是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分北宋和南宋,共经历十八帝历经三百一十九年国运。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民间的富

  • 清朝在中国文化领域中的贡献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1、文学思想,清代涌现出不少传世深刻的小说;古典小说清朝时期,长篇小说可谓是大放异彩。有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以其深刻的思想刻画和伟大的文学艺术价值,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又如中国古代成就最高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深刻的讽刺和揭露了八股取士考试制度对古代士子的摧残。还有著名的古代怪异

  • 两汉文学的主要成就有哪些?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汉朝在历史上分为东汉西汉。东西之分是国都所在来命名的。在文化方面主要文学成就包括:汉赋、散文、诗歌。汉代文学有着浓厚的复古之风,但也不乏创新。代表作家:司马迁,班固,贾谊,司马相如…代表作:史记,汉书,孔雀东南飞……文学成就:汉赋,散文,诗歌……两汉散文以历史散文和政治散文最为突出。司马迁的《史记》

  • 夏朝商朝与西周分别有什么成就?,夏朝的地位是什么?( . )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地位: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中国第一个朝代,代表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的进步,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开始;成就:1.夏朝:创立语言;最早的历法《夏小正》2.商朝:开始青铜时代,各种青铜器具(农具,兵器,祭器);创立文字(甲骨文);创立“庠序”,即最初的学校;烧制出原始瓷器3.西周:最早的史

  • !!急用!!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时期,都有什么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一、天文最早日食记录发生在夏朝。春秋时期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商朝甲骨文记录日、月食二、历法夏历(农历)来源于夏朝商朝时历法逐步完备,一年有12个月,大月定为30天,小月为29天,闰月增加一个月。战国测出24节气三、医学扁鹊发明四诊法四、音乐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

  • 商朝文化方面取得了什么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商朝在最后的二百七十多年间,定都于殷,即今河南安阳,故此商朝又名殷朝。我们称这二百七十多年为商朝的后期,我们所以确知商朝已有文字记录,乃因为公元一八九九年以来殷都遗址即所谓殷墟的发展和发掘。商朝的文化是一个灿烂的文明,商朝拥有世界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日食的纪录;商代文字已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