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究竟有没有文字,一直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笔者研究古文字多年,终于有了一点眉目,现将不成熟的看法,公布于众,望能得到专家和读者的批评指正。[一]:为什么说我发现了夏朝文字夏朝的文字和上古文字摆在那里已经四、五千年了,说我发现似乎有些不合情理,可实际情况是没有人承认它是夏朝文字,更没有人承认它是上古文字。在我之前,很多人都认为它们是‘伪书’、‘后人伪托’、是‘假货’。最初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也是这种观点。唯一不同的是,我花了一些时间,用了一番功夫,我一定要弄清‘伪书’伪在哪里,到底是哪个‘后人伪托’的。结果我发现,实际情况并不象人们所说的那样。这些论调都是一些不实之词,无凭无据,无从查对。既然我否定不了这些‘伪书’,我就要从另一方面,来研究它的真实性,我用了十年的时间,终于弄清读懂了这些文字,它们就是我苦苦寻找的夏朝文字和上古文字。[二]:我发现了哪些夏朝文字公元九百九十二年,翰林学侍王著受宋太宗赵匡义之命编著刻印[淳化阁帖]十卷,其中在卷五内,有[仓颉书]二十八字,[夏禹书]十二字。另外在湖南衡山岣嵝峰有[岣嵝碑文]七十七字,总共一百一十七字。其中[仓颉书],历史上曾有记载,南宋郑樵[通志。金石略]说;‘仓颉石室记],有二十八字在仓颉北海墓中,士人呼为藏书室。周时自无人识,后李斯识其八,叔孙通识其十三,孔子至齐尝访焉’。至于衡山[岣嵝碑文],最早见诸三国魏人张揖选编的[广博]一书。内有‘岣嵝峰上有岣嵝碑’之句。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一文中,也记载了‘禹碑皆蝌蚪字’的内容。
文字在黄帝时期就有了,仓颉造字。仓颉,原姓侯冈,名颉,俗称仓颉先师,又史皇氏。《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据《河图玉版》、《禅通记》记载,仓颉曾经自立为帝,号仓帝,是上古时期的一部落首领。仓颉在位期间曾经于洛之水拜受洛书。仓颉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据史书记载,仓颉有双瞳四个眼睛,天生睿德,观察星宿的运动趋势、鸟兽的足迹,依照其形象首创文字,革除当时结绳记事之陋,开创文明之基,因而被尊奉为“文祖仓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