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夏朝有哪些风俗习惯?

夏朝有哪些风俗习惯?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341 更新时间:2024/1/21 4:50:17

谢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可能考古或者历史学家更厉害。

但是很多明白人不愿意说一些事,所以我勉强说一点看法:我猜想夏盛行人祭。

我说夏,而不是夏朝,是因为按照现有的证据,即便有一个“夏”,那也就是一个原始部落,而不是一个大一统的朝,实际上商也不是。

《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说: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

这个“夏后开()”,就是夏的开国之君启了,“《九辩》与《九歌》”据说是音乐之始,他怎么得的这个《九辩》与《九歌》?“上三嫔于天”。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很多大家包括袁珂老先生说,“嫔”就是“宾”,意思是启三次到天上做客,带下来《九辩》与《九歌》。实际上,不是的。

按照郭璞注:“嫔,妇也,言献美女于天帝。”,“嫔”,《礼记昏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御,各率其属,而以时御叙于王所。”,那与颛顼合葬的“九嫔”,就是这里说的“九嫔”了。

当然,这个“嫔”还有一个说法,是“死了的妻”,《礼曲礼》:“生曰妻,死曰嫔。”,《注》:“嫔,妇人美称。妻死,其夫以美号名之,故称嫔。”

不管种,“嫔”是指美女无疑了,区别只是到底是活的还是死的。那么是活的还是死的,就要看“上三嫔于天”的“上”字是什么意思了,也就是这个“上”是怎么个“上”法。

商代有一种人祭的方法,甲骨里叫做“燎”,就是用火将人烧死,献祭给上天,这就是“上”了。这种“燎”,又叫做“燔”,《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祭天也。”,《尔雅释天》:“祭天曰燔柴。”,为什么要用柴烧呢?邢说:“祭天之礼,积柴以实牲体、玉帛而燔之,使烟气之臭上达於天,因名祭天曰燔柴也。”,用柴火焚烧牲,使上达于天,这就是“上”了。那么,对于天来说,既然要祭献美女,是应该献死的还是活的呢?通常理解是,那个天大概是喜欢活的,而那“三嫔”,通常也不会那么巧,竟同时死了,好让人来拿尸体献祭。

那么,启,这位夏的开国之君,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为了自己娱乐,还是要逼剩下的那“六嫔”赶紧制作出音乐,用来歌咏盛世,还是仅限于助“神”为乐,现在已经无法判断了。

商代的人祭,杀人如麻,有考古依据的达数万之多。方式花样百出,最匪夷所思的,是将其他部落首领十五六岁女儿的人头蒸而祭后食之(网上自查),到底是为了食之“以形补形”以求美貌,还是要威服其民,也已经难以判断了。但是就象很多网友说的:商朝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商朝的人祭,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河南有哪些特色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河南拥有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孕育了很多的文化名人,提起河南我们会想到嵩山少林文化、豫剧文化、洛阳牡丹文化,各个地方的特色美食,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特色。新郑黄帝文化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都会在新郑市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代表聚集中原大地,共同拜

  • 先秦史书是怎样描述夏朝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谢谢悟空大师!有关描述史书″这方面,不管是先秦还是后秦,也不管夏朝还是商代。对于写书写历史必有证可考,不能乱写的。至于阐细明确,我们要查查历史读本吧!

  • 什么是大汶口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1959年在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考古界将其命名为大汶口文化。这种文化遗址主要分布于黄河下游的山东和江苏北部。据测定,大汶口文化的年代为公元前4300前2500年,经历了近2000年的发展历程。

  • 有哪些关于南阳的诗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在说关于南阳的古诗词之前,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南阳:南阳,古称宛,河南省辖地级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为楚汉文化的发源地。夏朝初,禹把今南阳境内邓州作为都城。商朝、周朝时,现南阳境内有申、邓、谢等诸侯国。春秋时楚设宛邑,楚国属地,全国冶铁中心,屈原扣马谏王地,秦楚丹阳之战发生地,

  • 有没有描写春夏秋冬的极品诗句?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想找描写春夏秋冬的极品诗句,如果不怕麻烦,翻开唐诗宋词,里边写描写春夏秋冬的诗词灿若日月,多如星辰;如嫌麻烦就直接打开百度搜一搜,各式各样的极品句立马呈现,抄上几条,配上插图,就能拿来发表。这样做好是好,但对于那些个吃惯了满汉全席的美食家来说,再给他端上几盘山珍海味,我想他不一定有胃口,这倒不如来点

  • 最美的描写夏景的诗词歌赋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最美的描写夏景的诗词歌赋多如繁星,但我最欣赏的是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辛弃疾,南宋中叶伟大文学家、词人,他和陆游的诗词,代表了南宋爱国主义文学的最高水平。辛词在宋词乃至整个词

  • 各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总结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一、先秦时期政治:从夏朝时我国开始出现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王位世袭制和宗法制决定了中央政权的平稳交接,而分封制则是这一时期地方政治的制度,地方分权比较大。经济:1、农业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但是由于青铜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木制农

  • 夏朝知识框架(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大哥啊,不知道是谁给您出的这个题,如果要回答的话,你可以直接把“初中历史课本”直接给他就行,全写在上面拉!!大概5-6册吧!哈哈

  • 夏朝的政治经济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经济制度:1、土地制度:为井田制;2、赋税制度:夏代的公社农民在耕种自己的五十亩“份地”外,还要耕种五亩“共有地”.政治制度:奴隶制、分封制(说明)夏朝的法制指导思想可概况为奉“天”罪罚.奉“天”罪罚的法制观表现为;一方面统治者的统治依据来自于天命.另一方面打着天的旗号实现统治.夏代的国家制度夏奴隶

  • 夏朝的历史文献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夏代最为我国最早的朝代,关于它的文献记载很少,主要分布于尚书和诗经的一些篇章中。关于它的考古资料则更少,二里头被普遍认为是夏文化遗址,不过尚待详细考证。《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原名叫作《书》,因它是记载上古之事的,而“尚”在古代和“上”是同义通用字,故名之为《尚书》;又因它是儒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