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龙山文化与夏文化的关联?

龙山文化与夏文化的关联?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668 更新时间:2023/12/11 0:20:09

龙山化是夏文化形成的直接源头,而以伊洛河平原、洛阳地区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河南龙山文化的重要分布地区,就这点而言,河洛地区可以说是夏文化、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及其形成、发展的核心地区,也可以说是以后汉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近日在河洛文化学术研讨会上这样说。这一观点得到了百名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同,并达成共识:河洛文化生成在中原地区,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初步发展时期,起着主源、主导和核心作用,文字、礼器、青铜冶铸、都城以及河图洛书,都是河洛文化对中华文明的重大贡献。夏商都城均在河洛20世纪初河南安阳殷墟大量甲骨的出土,证明了殷墟属于商代晚期都城,也证实了史书中有关商代历史的记载基本可信。此后,考古工作者在郑州市发现了商代早期都城遗址二里岗,在洛阳偃师发现了又一座保存较好的商代早期都城遗址----偃师商城,两座都城遗址的相继发现与研究,从考古学上解决了早期商代朝的存在问题,从而使安阳殷墟的商代晚期文明在河洛地区找到源头。半个世纪前,考古学家又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村找到了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遗址,它早于安阳殷墟、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又晚于河南龙山文化。经过几十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学术界一般认为以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二里头遗址是一座夏王朝的都城遗址,即“夏墟”。偃师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确定了夏代后期的都城遗址,使河洛地区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中的历史地位更为突出。龙山文化是“母体”刘庆柱说,河洛地区的夏商王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早期王国,在同时期当今中国范围之内,各地没有比夏商对以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影响更大、更为重要的王国。寻找直接产生夏商王国文明的考古学文化,是实施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的关键,而田野考古揭示,河洛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就是夏文化的母体文化。近年来学术界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中,由于辽西红山文化、江浙等地良渚文化的考古新发现,一种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地区、“多元”学说比较流行,而河洛地区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形成的关键性作用却被忽视。对此,刘庆柱认为,近年来不断发现的考古新资料说明,夏文化产生于河洛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也就是说夏文化基本上是河洛地区“土生土长”的考古学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都对中原地区、河洛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发展产生过程度不同的作用,但河洛地区古代文明的形成与早期发展的源头,只能是河洛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因此,从探索中国古代文明形成源头来说,夏文化直接渊源于河洛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从对夏王朝以后的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而言,河洛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夏文化是孕育华夏文明、中华民族文化、汉文化的核心文化延续性。中原文化如果从河南裴岗文化算起,已绵延8000年之久。它从一开始就踏着强健的步伐走来,中间虽经历了时盛时衰的曲折过程,但始终没有中断。从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再到河南龙山文化以至三代的夏、商、周文化,以及秦汉及其以后,各朝代文化始终延续发展。即使鲜卑族拓拔氏建立的北魏王朝、蒙古族的大元帝国在中原建立政权,不仅没有使中原文化中断,反而使他们自身受到汉化。在优胜劣汰的自然原则支配下,使他们不得不改变自己,自觉接受中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只有中原文化始终自成体系,来不曾被异化、被中断。这一点,在中国所有地域文化中恐怕是最为突出的。再以龙山文化为例,与中原龙山文化时代大体相同的考古学文化有:海岱地区的龙山文化、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江汉地区的石家河文化等。这三个地区的古文化,从发掘资料的实际情况看,它的水平与中原的龙山文化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这三个地区的古文化最后有的彻底中断,有的走向低谷。如海岱地区的龙山文化,它的继承者是岳石文化,其文化水平明显地衰退;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是我国东南地区最灿烂的一支文化,但是它的归宿不知所终,成为学术界不能理解的谜团。石家河文化最后融入中原龙山文化之内。在中原龙山文化的基础上,出现了舜联邦王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以上这些情况就有力地说明中原文化它呈现出来的极强的生命延续性特点。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1. ( )证实了夏王朝的存在。考古发现表明:夏文化主要分布在豫中西部地区和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应该是二里头文化的发现吧。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岗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豫西、豫中,北至晋中,西至陕县、丹江上游的商州地区,南至湖北北部,东至开封、兰考一带地区。二里头文化,既包含了二里头遗址的文

  • 夏文化的遗址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偃师二里头遗址、郑州商城遗址较为重要。夏朝是中国第一个朝代。相传大禹因治理黄河有功,被推为部落首领,遂建立夏朝。传到桀时,因其残暴,为商汤所灭,共传十四代、十七王,历时400多年。对夏文化的认识,一直是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所研究的重大课题,多年来一直是一个未解的悬案。这个显赫14代17王,近5个世纪之

  • 夏文化的夏文化的概念和定义问题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夏文化的探讨,它的概念问题是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夏文化是一个考古学文化的概念,还是一个人类学文化的概念,这是需要参加夏文化研讨的学者首先明确的。多数研究者恐怕会认为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因为考古学上的夏文化当然应当是考古学文化的概念。但是,事情并非这样简单。在一些夏文化研究者的论文中,他们所说的夏

  • 中国文化起源的代表性遗址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代表有河姆渡遗址(浙江余姚)是1973年发现的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个重要的村落遗址,距今已有7000余年历史。经两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共出土各类生产工具、生活工具、建筑构件等文物7000余件。人们在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最早的木结构水井、最早的编织技术、最早的船浆……河姆渡遗址所展示的灿烂的

  • 存在我国夏朝后期都城遗址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的都城有过多地,考古发掘的主要是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的夏朝都城,目前发掘过的有偃师二里头遗址夏墟。年代分布约为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00年(一说前1730年~前1720年)。1959年开始发掘,遗存可划分为四个时期。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石

  • 哪一遗址反应了夏王朝的文明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到底存不存在?这是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一直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但事实却是,中学历史教材里明确详记着这样的事实,公元前2070年,禅让制的最后一位得益者、治水英雄大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其子启杀伯益(禅让制候选出来的大禹继承人)而子承父业开启王位世袭制度的滥觞。夏存400余年,公元1600

  • 夏朝的宫殿遗址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的宫殿和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探索夏代文化的重要遗址。1960年考古学家在二里头遗址上层发现了一处规模宏大的宫殿基址,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时间最早的宫殿建筑基址。这座基址丰富了我们对商代历史的认识,同时为研究我国历史早期国家的出现及特点,提供了最宝贵的资料。宫殿基址位于二里头遗址中部,高出自然

  • 夏朝文物有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争议按照考古学的标准,夏朝的真实存在性不能确认,或者说,在有力的文物出土之前(如证明商朝存在的甲骨文),学术上不承认夏朝的存在,夏朝的存在仅现于1、河南省发现的二里头遗址被推测为是夏王朝的都城,它是良渚文化消失约三百年后的遗址,历史学家人工复原了夏朝宫殿,在人工堆积的土台上建筑宫殿的方法与良渚文化十

  • 夏商西周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公元前2070年禹建夏政治上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商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周有历史著名的分封制了解西周就差不多了,其他的两个考的很少。弄清楚奴隶制的特点,基本上就能理解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政治上:奴隶主贵族对权力进行垄断,实行等级制(礼乐制度)经济上:奴隶制贵族掌握了对农工

  • 夏王朝的遗址商朝的遗址西周的遗址和河南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夏王朝遗址商朝的遗址,西周的遗址应该是跟在河南的边界吧,应该是没有涉及到太多。商朝遗址殷墟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周遗址洛邑即为今天的河南洛阳。神本文明,人本文明,地系文明。运行文明的主体不同,运行主体分别是天系生命,人系生命,地系生命。天、地、人、是三种生不同类型的生命形态,这之上还有准道级类的四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