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象棋蕴藏着哪些思想文化?

中国象棋蕴藏着哪些思想文化?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372 更新时间:2023/12/24 3:45:13

无论怎样夸耀什么博大精深,机关算尽,妙到毫巅,但实际上,中国象棋所蕴含的真义就是中国古代皇权社会的残酷没落。

咱们可以通过象棋规则的几个特点就能看出来这种社会现象。

1.数量最多、最勇敢、付出最多,却地位最低的“卒”

咱们来看看象棋的摆盘:

在战阵中排在最前面

的就是小卒。

他们出身低微,都是普通老百姓,朝廷发给一支长矛就让他们上了战场,排在队伍的最前列。

他们很勇敢,在所有的战士中,只有他们是勇往直前,永不后退的。

他们是战场上第一批牺牲的战士,有时候是为了试探敌方的火力,有时是为了替高层承担过失,还有时候仅仅是为了给重要人物让开一条道路。但没有谁会为损失了一个小卒而耿耿于怀。

在自己国家的疆土上,他们前进的步伐已经注定,只能前,而到了敌方阵地,他们才可以左右行走。但他们再也回不来了,永远不能再看一眼故乡的土地,他们带着对家人深沉的怀念渐行渐远,要么牺牲,要么沉入深渊,成为双方谁都不再关心的废物,结束自己的宿命。

2.无能为者居尊位的“帅”

要来说说我们一众苦心维护的这位万岁君

其实我们下过象棋的人都明白,这厮毫无用处,整天耗在宫中不肯外出,不能治,武不能战,为了替他开疆拓土,多少英雄沙场殒命;为了保护他的安全,又有多少勇士壮烈牺牲。

大家知道,这样的君王其实没有比有更好。如果没有他,这仗还好打了。偏偏因为他的存在,往往使我们前方一片大好形势功亏一篑,三军将士还在浴血奋战,他却在城头先立了降棋。

大家就是在这个窝囊废的统治下束手束脚地步步艰行。

3.不走正道近君王的“士”和“相”

这就是古代皇权社会的一个鲜明的特点:越想接近君主,就越不能走正路。

所谓的“士”

,其实就是阉宦。他们整天混在宫中,与君主朝夕相处,从来不走正道,也毫无战斗力,却离君主最近,最受宠信。

而“相”也地位尊贵,为辅弼之臣,衣冠楚楚,道貌岸然,不走正道。他们立于朝堂之上,他们永远不会到前线去看一眼奋战着的勇士们,而是在几个固定的地方展现着自己的权威。

但他们是君王最亲近的人,而他们层层隔绝了其它人与君主接近的路途。

4.有能力者靠边站的“车”

要说在棋盘上最有能力,杀伤力最大,立功最多的是哪个子呢?

没有谁会怀疑,我们最强的战士是“车”,最刚直,永远正道直行的是“车”,但他的位置在哪里呢?

永远被排斥在最角落里。

“车”要想办成点事,想立点功劳简直太难了。想早点出去,得有人挪开才行,人家要不让,“车”要想凭自己的能力出去,要经过很多的波折。

世道就是这种世道,想凭着自己的真本事干点正事,想为国家做点贡献都这么难。

5.没人扶持就办不成事的“炮”

除了“车”之外,战斗力最强的就应该是这位“炮”了,攻击范围很广,攻城拔寨,冲锋陷阵的勇士。

炮也不走斜路,他生性耿直不屈,性情火爆,所以他也离君主很远。

看一下棋盘,是不是凡走正道的都肯定离君主很远?

但“炮”要干成事情来也没那么容易。能力再强,你也得有人扶持。想立功,但没有支撑你的架子,那就啥事也干不成。

所以,别看“炮”表面上粗鲁,也不受君主亲近,但他很有自知之明,懂得利用别人,踩着他人的肩膀,成就自己的功业。

6.处处受牵制和绊阻的“马”

他是个基层干部,他的步伐比较灵活,“马行一步一尖冲”,要做成事情,他正行一步,再斜行而走。

由于处处考虑,事事谨慎,他要办成点事,要缓慢得多。号称千里之驹,实则百转千回;看似威风八面,却也步步惊心。

但他往往在走正道的这一步上容易受到牵制和阻绊,这就叫“别马脚”。

若想成就成就一番事业,达成目标,必先要以迂为直,亦正亦邪。

所以说,“人生如棋”,你要想在世上混,要懂规矩,善趋避,肯舍,知进退,会利用。

观者应不语,当局贵不迷。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对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儒家思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儒家思想起源于尧舜及夏商周的历代人文历史,孔子把前人的思想文化汇集在一起,有批判性地,有创造性吸取精华,形成他的思想体系。后又经过两千五百年的传承和创新以及完善,儒家思想日益成熟,成为三千多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其中的核心和精髓。儒

  • 描述三国时期经济的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时期]①魏蜀吴局部统一局面的形成.②三国统治者为了扩大各自的势力都积极恢复发展经济.如:魏国,重视农业,兴修水利,推广马钧发明的翻车,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蜀国,减轻赋税,奖励农耕,都江堰设堰官,大力发展养蚕,西南得到开发.③北方农民大批迁居江南,吴国的山越族与汉族一起共同开发江南.

  • 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那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文化特征分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文化史的线索和发展阶段中国文化史是一幅包罗宏富的壮美景观,人们在描述这一景观的时候,由于对它的范围和线索把握不同,因而会有不同的分类法,本书参照已有文化史分类法,并考虑实际教学的方便,撷取社会物质文化,学术思想,科技、文艺和史学,制度,宗教,风俗等六条主要线索,构成这部《中国文化史》的逻辑框架。

  • 夏、商、西周的文化 简洁一点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夏: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由禹建立,亡国之君是戾。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文字:甲骨文。由商汤建立,亡国之君是商纣王。周:分裂成西周和东周,而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周朝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由周武王建立,亡国之君周幽王

  • 诲人不倦的孔子,究竟有怎样的人生?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诲人不倦的孔子,有着怎样的人生?面对这个提问,各有各的看法和评论,褒贬不一。纵观孔子波澜壮阔的一生,他的人生是苦难的一生,是坚守理想和远大抱负的一生。他的人生是传奇的一生,是历经艰险百折不挠的一生。孔子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之家,三岁丧父,因母亲是与父亲“野合”生他,又被孔家族人赶出家门。与母亲相依为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字面上的意思是自己都不想做的事,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句话既是人人平等、互相尊重的做人做事道理,更是对人性的全面体察。在做人做事方面,这句话强调换位思考的为人处世之道。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说什么话,要先替对方想一想。在做人方面,这句话强调了对他人的尊重。而尊重的前提是自尊,一个

  • 中国历史上夏朝的政治制度是怎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关于中国历史上夏朝的政治制度,依据已经掌握的已经知道的历史文献,确实很难还原它的真正的历史全貌。夏王是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正式的称谓是“后”。这可不是“皇后”。夏王启,就叫做夏后启。夏朝的王位继承实行的是“天下为家”的世袭制度。夏朝设有中央行政机构,主管行政、司法、军事和宗教管理。夏朝对地方除了直接统

  • 北宋政治经济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一、政治:1、中央制度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掌文武大权。又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财政大权,号称计省。这样三

  • 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政治制度商王朝的职官有中朝任职的内服官和被封于王畿以外的外服官之别。内服官中又分外廷政务官和内廷事务官。最高的政务官,是协助商王决策的“相”,又称“阿、保、尹”。王朝高级官吏统称卿士。三公,则是因人而设的一种尊贵职称、并不常设。另外有:掌占卜、祭祀、记载的“史”,掌占卜的卜、掌祈祷鬼神的祝,掌记载和

  • 先秦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西周时周天子约见诸侯和春秋时天子、诸侯、大夫间的约会及相互间的结盟。西周中期,穆王在涂山(今安徽怀远东南)会见诸侯,称涂山之会。春秋初中期,政权由周王下移到诸侯,侯国间有事,君主共商。如前561年,齐桓公和鲁、卫等六国君主在葵丘(今河南考城东南)相会,订立巩固嫡子嫡妻制和发展侯国间经济关系的文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