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山文化在历史上属于哪个时期?

红山文化在历史上属于哪个时期?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56 更新时间:2024/1/24 0:43:01

红山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父系氏族过渡。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红山文化年代经碳14测定约为公元前4000~前3000年,主体为5500年前。红山文化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还饲养猪、牛、羊等家畜,兼事渔猎。红山文化以辽河流域中辽河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文化源流:红山文化源流的研究,是建国后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最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之一。学术界大致有五种意见:一、红山文化是仰韶文化系统的原始文化,或是仰韶文化的变体;二、红山文化继承了河北磁山文化;三、红山文化很可能是细石器文化仰韶文化的相互影响之后产生的新文化,含有细石器和仰韶文化两种因素;四、红山文化是这个地区独具特征的一种新石器文化。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受到其它文化影响;五、红山文化很可能是河姆渡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也是中华民族从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社会的转折点。出土文物:红山文化以后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1973年敖汉旗小河沿类型的发现,为这个问题找到了有力的线索。小河沿文化类型是新分出的一种文化类型,它和石羊石虎山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在器物的器形、彩陶图案、纹饰方面,都具有与红山文化类型不同的特点,其年代晚于红山文化。结合敖汉旗小河沿南台地遗址和翁牛特旗大南沟石棚山墓葬群所获得的资料,在考古学上确定为“小河沿文化”。其分布区同红山文化基本一致,其文化特征可归纳以下三点:石器:磨制石器和细石器共存,有打制石器,有四边起棱,横截面呈长方形的磨制石斧、石耜、出现磨光石铲,细石器有石镞和骨柄刀的石刃。石刃加工精致。联系陶器上出现的猪首陶塑,反映其经济生活为农牧结合兼营狩猎。陶器:有泥制红陶、夹砂灰陶、泥制灰陶和泥制黑陶四类。饰细绳纹、刻划纹和附加堆纹,由细绳纹组成的菱形回字纹已初具雷纹特征。彩陶以黑彩为主,有红彩和施白衣,纹饰有斜平行线纹,折线回字纹,有内彩,一种典型绘法为施白衣后用平行斜线画出区界,内添黑、红、棕色三彩,组成回字、三角、八角、网状等多种几图案,朱绘已见多例,其器物为夹砂灰陶直筒罐类、钵盆和镂空豆类、壶类以及器座、盂、尊、双耳大口罐型器。晚期出现大平底盆,大敞口折腹浅盘细柄豆,并出现有彩绘陶。墓地:氏族墓地选择在高山上,墓地内部分区,区内分行,墓室结构为土坑竖穴或洞穴,有墓前用火烧墓坑的习俗,单人仰身屈肢葬男女和葬,男性墓多随葬生产工具。并有束发、佩带项环和臂环的习俗。小河沿类型与红山后类型虽未发现明确的地层叠压情况,但两者之间在文化内涵上有明显的时代早晚和承袭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小河沿类型石器中细石器加工更为精致,圆弧骨柄石刃刀更为普遍实用,反映出生产技术较红山后类型更为进步。小河沿类型早期陶器与红山后类型承袭关系比较清楚,均有泥质红陶和彩陶,小河沿类型的泥质红陶敛口钵、夹砂灰陶式深腹罐、双耳双口连通壶以及平行斜线的彩陶花纹、刻划纹等,都有脱胎于红山后类型的迹象。泥质灰、黑陶增加,但却不见压印“之”字纹,而被细绳纹及菱形回字纹所代替。其它如镂空豆、尊等多种器类的出现,彩陶图案的几何化,表明制陶业有了新发展。小河沿类型出现了双间房址和男女合葬的习俗,说明当时已进入原始公社解体阶段,在社会发展阶段上,表现出较红山后类型进步。在时代上应是介于红山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之间的遗存,是由红山后类型直接发展演变的类型。小河沿文化之后,这里是夏家店下层文化分布的中心区,在敖汉旗南台地曾发现小河沿类型晚期文化层被夏家店下层文化早期房址打破的地层关系,一些文化因素已开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先河,如磨光泥质黑陶增多,朱绘和彩绘出现,绳纹兴起,折腹器、大敞口浅盘细柄豆、大平底盆、镂空圈足器等都具有红山文化时期的特征。这样,由于小河沿类型的发展,填补了红山后类型和夏家店下层文化之间的空白,它们已基本可以衔接起来,从此,距今四千年前,西辽河、大凌河流域已进入青铜时代。出土文物:查海遗址经过发掘出土有玉、玉匕、管状器、如斧似锛形器等。陆续发现有:阜新胡头沟墓葬出土的玉龟、玉、玉鸟、玉璧、玉环、鱼形玉佩、联环玉璧;凌源三官甸子墓葬区发现的马蹄形玉器、玉钺、玉环、勾云纹玉饰、玉蝉、竹节形玉饰、猪首玉饰;建平县牛河梁积石冢群发现的玉环、双联玉璧、马蹄形玉箍、玉猪龙、玉璧、方形玉饰、棒形玉器、勾云形玉饰;喀左东山嘴子遗址出土的双龙首玉璜、绿松石鸟形佩;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发现的玉蚕、玉猪龙、玉凤、勾云纹玉佩、玉、鱼形玉饰、三联玉璧、勾云形玉器、玉斧、玉管等。此外,在辽西地区和内蒙古赤峰市的敖汉旗、翁牛特旗、西林郭勒盟所属各旗,也都有玉龙、玉琥、玉鸟、马蹄形玉箍、勾云纹玉饰、玉斧、玉棒等各种形制的玉器发现,而且数量相当可观。红山文化不断有新发现,在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和凌源、建平交界处牛河梁先后发现了牛神庙、积石冢和祭坛。2003年在红山后新发现了一处保存完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祭祀遗址。红山遗址群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红山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红山文化的发现,使西拉沐沦河流域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并列成为中华文明的三大源头;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是中国古代两大玉文化中心。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红山文化是最早的年代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红山文化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之一。红山文化发源于内蒙古中南部至东北西部一带,起始于五六千年前,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之一。分布范围在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游。红山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1921年。1935年对赤峰

  • 三星堆文化 红山文化哪个早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三星堆的文化遗存从新石器晚期一直延续到西周初期。测定年代在距今约4740年~2875±80年。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属于北方民族文化。红山文化早于三星堆文化。

  • 红山文化属于哪个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概述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红山文化以辽河流域中辽河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

  • 夏商周三代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1、除了东周时期已初步具备封建社会的属性之外,夏商周三朝都是奴隶制社会。2、夏商周所经历的时间都比较长。夏,前2207~前1766,共历441年;商,前1765~前1122,共历643年;周,前1121~前249,共历872年。夏商周每一个朝代所享年代,都是中国历史朝代之最。除了夏商周三朝之外,其他

  • 古代文化中的古羌族在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古羌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自称“日麦”、“尔玛”,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传说5000年前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大战,战败后炎帝率其大部与黄帝部落融合,形成华夏族(汉族);少部分西迁南迁,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羌族、藏族、彝族等。古代羌族对中国历史发展和民族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历史传说时期

  • 河北省石家庄地区明清时期的文化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史上的石家庄--明代能够代表中国科学技术、铸造工艺辉煌成就的文物,当推正定崇因寺的铜铸千佛墩。通古8米,构思奇巧、设计精美、造型独特。共计1072尊佛像,是我国古代铜造佛像中的精品,现存正定隆兴寺内。艺术创作--最值得推崇的是上京毗卢寺的壁画。寺内壁画继承并发展了我国古代壁画的传统技法,在构图、线描

  • 羌族的文化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概况羌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分布亦广,据说他们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历史过程,羌族中的若干分支由于种种条件和原因,逐渐发展、演变为汉藏语系中的藏缅语族的各民族。研究藏、彝、白、哈尼、纳西、傈僳、拉祜、基诺、普米、景颇、独龙、怒、阿昌、土家等族的历史,都必须探索其与羌

  • 河北省石家庄地区汉唐时期的文化成就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建立东汉政权的根据地则是河北、古木参天、亭台楼阁、镇州的园林艺术(“海子园”即是“潭园”占地方园九里,元氏汉碑文化奇葩鲜艳。北宋年间,山石秀逸历史上的石家庄--东汉时期,生产力得到发展,园林仍然完好,封龙文化之花开始绽放。--唐代手工业兴盛,刘秀起家于南阳豪强集团,欧阳修还专门写了游潭园的诗,临济宗

  • 唐以后,汉人政权的扩张欲望是不是降低了,如果是,因为什么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并不是如此,实际上明代中国的版图还是很大的。至于汉唐的雄风,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明代放弃河套地区,主要是北方蒙古人仍然具有强大的实力。河套地区长期驻守根本就难以守住,所以鏖战多年,还是被迫放弃。至于越南当时人口已经有千万以上,大明紧靠10万军队想要长期控制越南,根本就没有可能。当

  • 宋朝的经济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宋朝“积弱”说再认识2014年04月30日来源:《文史哲》2013年6期作者:李华瑞内容提要:宋朝“积弱”之说本自宋人,也是元明清乃至民国和改革开放以前较为一致的看法,并非因20世纪初中国受帝国主义国家欺凌才被特别提出。宋朝“积弱”也不意味着宋人不能打仗,实际上从战争的防御战角度来说,宋人反击辽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