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把三皇五帝到清朝灭亡的历史写入上亿字的史书《华夏史实》里,好吗?

把三皇五帝到清朝灭亡的历史写入上亿字的史书《华夏史实》里,好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698 更新时间:2024/3/8 12:28:37

这有什么不好的,把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事儿记录下来并写进史书,就是为了让人们知道以前都发生过什么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只有知道以前发生的事儿,我们才会知道哪些事情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又有那些事情是我们应该注意和避免的。

我们要记住的,不仅仅是以前发生的事儿,还有传承。这个传承包括经验、教训、化、技艺等等。

但这些东西只靠口传心授肯定是不行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文字记录下来,光记录下来还不行,还要想办法流传出去,即要让当世的人知道,也要让后世的人知道。

所以,必须把这些东西写进史书,越全面越真实越好。如果能把这些东西都写进《华夏史实》里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又怎能不让人举双手赞成呢!

甲骨文中到底有没有“夏”这个字?

甲骨文中有「夏」这个字,并不是疑似,但甲骨文中的「夏」并没有表示「夏朝」的意思,而是用作人名。

我不知道那些人认为甲骨文没有「夏」这个字,他起码连基本的工具书都没有翻一下,

我们先来翻一下古文字字典:

《新甲骨文编》(349页)中的「夏」字:

《说文新证》(福建人民出版社,页480)中的「夏」字:

有些工具书,为了如实反映古文字的部件构成,不会将古文字翻译成今天的字形,而是直接用偏旁构件组合,术语叫做隶定。

说个简单的比喻,比如:「春」的古文字隶定为为「草、屯、日」三个部件构成的汉字:

因为甲骨文的夏由「日」和「页」两个部首组成,所以,在有些工具书中将其隶定为上「日」下「页」的字形::

《甲骨文编》(中局,288)将「夏」隶定为「日」:

宗先生编纂《甲骨文字》(中局,中,413)中,「夏」也隶定为「日页」,字号为「1362」:

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举例。

因为甲骨文的「夏」是比较新的研究成果,在一些早的工具书中没有收录,而且有些工具书如:《古文字诂林》(5,第660页),将「秋」错误的当成了「夏」,不知道编排错误,还是当时考释错误。

还有些工具书有所遗漏,比如比较新的《字源》(上册,第485页)一书,最早字形只收录西周金文:

古文字工具书太过于浩瀚,有所疏漏是很正的,只有寄望在修订版中给修正。

可见,西周金文的「夏」从「日」从「页」,甲骨文也是从「日」从「页」,这是一脉相承的:

综上所述,甲骨文、金文的夏都是从「日」从「页」:「页」象人形而突出头部,象「人在日下,举头见日」之形,会意「天气炎热」,

所以,从构字意图来看,「夏」的本义是「炎热之夏日」。

「夏」在甲骨文中,并没有表示「夏朝」,大多数是表示贞人的名字:

以见得是表示贞人名字呢?

以前的回答反复的讲过,这是卜辞的文法决定的。

甲骨文由「前辞(叙辞)、问辞、占辞、验辞」四部分组成。

(详细参考董作宾《甲骨文断代研究例》,这里就不重复讲这个问题了)。

「前辞」的格式是占卜的日期(干支)和占卜的人(商或贞人)。

就是交代在哪一天烧乌龟壳子,由那个人贞人进行贞断。

XX(干支)卜,XX(人名)贞........假如在甲申日这一天,一个叫小明的贞人进行占卜,开头就会写作:

甲申日,小明卜........也即:在一片卜辞中,「卜」之后「贞」之前的那个字,一般表示人名的。

有时候也是商王亲自占卦跳大神,就记作「王贞」或者「王占」都可以。

这就是非常珍贵的「王占卜辞」,想一想,三千多年前,商王碰过东西,等同于佛祖开光,文化价值不可估量。

--------------------

综上所述,甲骨文中有「夏」,在卜辞中表示一个贞人的名字,从卜辞编号【28xxx】来看,属于第三期禀辛和康丁时期的贞人,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中华文化起源于周朝吗?如果不是,那么起源于何时何地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文化起初作为与政治、经济等并列的范畴,发展到与文明等同,直至成为人类社会活动的统称,其内涵和外延是不断扩大的。我们常说的良渚、陶寺、石峁等考古学文化,就是这样的概念。既然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统称,其必然是以稳定的食物来源(农耕或畜牧)、形成聚落为两个基本的前提条件的。中华文化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至今中国各

  • 夏朝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谢谢邀请!夏朝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言传史闻很难论断以下是本人的想象望众评论。关于夏朝人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团结奋斗,储食重饥。言传夏朝是一个蛮野狂杀争夺的部落基础上建立的朝代,任然是以部落首领为首的统治集团群体。以团结为主争战各部落取胜而生存的大部落群体,是世袭制奴隶形式的社会初步形成,虽然是文明

  • 为什么说从夏朝开始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禹建立夏朝并将王位传给启,实行了王位世袭制由于王位世袭制度的出现,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成“传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 宗教关系为什么成为夏朝基本政治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你说的夏朝是商朝之前的那个朝代?首先那是个传说的朝代,其次那个年代中国是没有宗教的,那时候是最原始的图腾崇拜,所以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宗教关系。

  • 如何认识二里头文化和夏文化之间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二里头文化在夏文化发展链中,具有补空白的作用。与后来的商周文明一道,构成华夏文明形成与发展的主流,确立了以礼乐文化为根本的华夏文明的基本特质。中国古代最古老的类文字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是各个部落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夏朝时候的文字其实只是一种还不完全的文字到了商朝才算是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字甲骨文首先来

  • 二里头遗址是不是证明夏朝的存在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二里头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市境内的二里头,遗址上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该遗址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范围包括二里头、圪头和四角楼等三个自然村,面积不少于3平方公里。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

  • 古代从春秋战国开始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列表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春秋战国的政治如下:在春秋战国时期,领主和暴政的战争摧毁了旧的奴隶制,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苦难。但战争的结果加速了统一进程,促进了国家一体化,加快了变革步伐。随着新地主阶级的实力增强,他们在各个附庸国进行了改革运动,最终建立了新的制度。秦国最彻底的改革,成为各种附庸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后来发展成为统一的

  • 中国古代历史朝代名称及各个朝代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科技,民族关系上的史实表现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楚汉相争)、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五代十国)隋、唐、(十六国)、北宋、南宋(辽、金)、元、明、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我只能给你部分的解答,给不给分随意啦夏:中国第一个朝代,没有文字记载。商、周:青铜器的鼎盛时期春秋:从春秋时代开始到秦朝建立

  • 分析“一定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应”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应。春秋战国时文化发展的条件有: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政治);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政治)。秦汉的文化发展的条件有:经济发达;国家统一,政治稳定;民族联系加强;对外交流频繁。春秋战国和秦汉的文化的发展都是由当时的政治经

  • 中国古代历史朝代名称顺序及各个朝代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科技、民族关系上的史实表现。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楚汉相争)、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五代十国)隋、唐、(十六国)、北宋、南宋(辽、金)、元、明、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我只能给你部分的解答,给不给分随意啦夏:中国第一个朝代,没有文字记载。商、周:青铜器的鼎盛时期春秋:从春秋时代开始到秦朝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