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夏朝的社会特征是什么?

夏朝的社会特征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375 更新时间:2024/1/20 9:29:11

夏朝夏朝(约为前2050年约前1600年)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废除了传统的部落“禅让”制,杀死益而称王,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夏朝共传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区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据说启死后,太康即位,出现了一时的政权更迭,即所谓“失国”。再经少康中兴,重建夏朝。到孔甲统治时,夏朝走向衰落。此后,三传至,夏朝灭亡。约400年,后为商朝所灭。由于夏朝没有文字直接流传下来,所以,长期以来对其了解还主要依赖古代文献的记载,包括夏朝的国王、官吏、军队以及刑狱情况。现代以来,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遗址中大型宫殿、墓葬以及许多青铜器的出土,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作为奴隶制的夏朝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生活等等方面的情况。夏世系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如夏代的开始从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则共十四代、十七王,前后经过了四百余年.1、启2、太康3、仲康4、相5、少康6、予7、槐(芬)8、芒(荒)9、泄(世)10、不降11、扃(局、禺)12、胤甲13、孔甲14、皋(吴、皋苟)15、发(发惠)16、履癸(桀)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被私有制社会所替代,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是,一种新制度的建立,必然会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夏启即位后,在钧台大宴各地首领,以期对他的地位予以确认。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不出席钧台之享。夏启发兵对有扈氏进行征伐,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被灭。这次战争的胜利,使新生的政权得到初步巩固。一种新制度的建立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一个新政权的产生,也面临缺乏统治经验的问题。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权,即使是在起进步作用的上升阶段,也改变不了统治者剥削、掠夺和贪图享乐的本性,统治集团内部围绕权和利的争夺成为不可避免。因此,夏启死后,出现了五子争权斗争。太康即位后,政事不修,沉湎于酒色之中,有穷氏的首领羿乘机夺取了政权。直至后羿被他的大臣寒浞所杀,相之子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帮助,组织夏的旧部,积蓄力量,乘寒浞内部混乱之时,出兵打败了寒浞父子的力量,夺回了政权,才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这就是夏代历史上出现的「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和「少康中兴」的事件。夏代末年,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夏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淫逸,筑倾宫、饰瑶台,挥霍无度。他日夜与妹喜饮酒作乐,置百姓的困苦于不顾,百姓指着太阳咒骂夏桀。大臣忠谏,他囚而杀之。四方诸侯也纷纷背叛,夏桀陷入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商汤看到伐桀的时机已经成熟,乃以「天命」为号召,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要求大家奋力进攻,以执行上天的意志。鸣条之战,商汤的军队战胜夏桀的军队,桀出逃后死于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一个强大的国家经历了四百余年历史,却被一个小国所灭,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震惊与思考,所以后来出现了「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告诫。由于流传至今有关夏代的史料十分匮乏,所以历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许多人怀疑。但是《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夏代世系与该书《殷本纪》中记的商代世系一样明确,商代世系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得到证实,因此《史记夏本纪》中所记的夏代世系被多数学者认为是可信的。这样,在考古学家对安阳殷墟、郑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质文化遗存有了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课题,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质文化遗存,进而恢复夏代历史。古史学家依据文献资料,提出有两个地区可能是夏人的活动地区:一个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县和洛阳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区。因为传说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大多同这两个地区有关。1959年开始「夏墟」调查,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四十年来在豫西、晋南开展了一系列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使夏文化探索的目标逐渐缩小。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以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包括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和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并对夏文化问题发表了各种看法。惟因缺乏文字等直接证据,目前学术界对哪种遗存是夏代文化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是无论是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还是「二里头文化」,均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它为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夏朝的疆域夏朝的疆域西起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起湖北省,北至河北省。当时夏的势力延伸到黄河南北,甚至长江流域。夏王朝建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的东部)、酌(今河南省登封的西北部)、安邑(山西省夏县西北部)等地。夏朝的科学技术在夏代,农业文明到了很高的程度,传说禹的大臣仪狄开始造酒,夏王少康又发明了秫酒的酿造方法。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探索出农事季节的规律,现代仍旧流行的有时称为夏历的农历就是那个时代发明的。畜牧业有一定发展。有一大批奴隶从事畜牧工作,还有一些专门从事畜牧业的氏族部落。马的饲养得到很大重视。此外制陶业在夏代可能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极为重要的行业。至于青铜器,中国已经发现了二里头文化的铜刀。如果二里头文化被认为是夏朝时期的文化,那么这件青铜器就是夏朝时期的。夏代青铜器的形式非常接近陶器,它铸造青铜的历史不长,所以青铜器没有形成一个好的规范,所以它有点像陶器的样子,跟夏代出土的陶器一模一样,比较原始,它没有好多花纹,有小圆点,刻画简单的线条。夏代晚期镶嵌十字纹方钺夏朝人使用的工具都是以石器为主。夏朝都城出现了车,但还不能确认是人力车还是马车,因为车辙只有1米宽,和商朝的2米宽车辙不同,商朝已经确认使用马车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1、夏朝的建立相传、舜、禹时,部落联盟间采用“禅让”的方式“选贤与能”,推举天下的共主。尧老时,把“王”位禅让给了贤能的舜,舜老的时候,把“王”位禅让给了禹,但禹老时却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从此,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禹是来自中原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在成为天下的“共主”之后,组建军队,南征三苗,修建城池,制定刑法,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2、夏朝的巩固夏朝建立不久,太康失国,为羿所夺。羿信寒浞,为其所杀。四十余年,政局动荡。相子少康几经艰辛,在有虞等部帮助下,攻杀寒浞,使夏王朝重新复苏。此后,经几代努力,夏王朝日渐强大,以中原为中心,疆域东到大海,西到西河,北及燕山,南至长淮。3、夏朝的灭亡孔甲乱政,夏王朝江河日下。至桀时,统治阶级腐朽不堪,造倾宫、瑶台,宠妹嬉,不理政事,不听忠言,赋敛无度,民怨四起。商汤兴兵讨伐,桀逃往南巢而死。夏自禹至桀,历十四世十七王,存在了将近五百多年时间。

1>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2>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3>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夏朝的畜牧业发展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剩余,就为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在一些部落联盟内部,在各氏族部落之间,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社会分工越来越明显。夏代有成批奴隶从事畜牧业。在夏王朝和各诸侯国中,还设有职官专司畜牧业。少康就曾担任有仍氏牧正,专门管理畜牧。夏代的畜牧业很发达,除了食用的肉类外,还用大量的

  • 中华文明首推哪里?关中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还是江南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中原文化主要是关中文化,即以关中为龙首的中华文化。古之中原,刚开始就是指关中。中原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漆沮之从,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漆指漆水,也叫姬水,在今天的陕西武功县境内;沮指沮水,位于今天关中北部,即现在富平县的石川河。漆水和沮水一南一北,合起来泛指整个关中。前两句明确告

  • 中国人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那炎黄故里是哪个城市?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几千年的传说表明,炎帝与黄帝是兄弟两个人。所以他们的故里只能有一个,那么是哪里呢?《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记载炎帝、黄帝的史料,清晰地记载了炎黄都源自于陕西渭

  • 为什么说真正的夏朝都城在西安?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我来说几句。夏朝、夏人至今争论很大,这是事实。我要说的是,陕西在先秦称为“夏”,这在学术界没有多少争议。什么是夏?西汉扬雄在《方言》中说:“夏,大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史记吴泰伯世家第一》:“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夏指秦地。战国《

  • 如何看待夏朝古都在洛阳偃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自古人类择水而居,只有水资源丰富了才能安居乐业,而偃师正处水资源丰富之地。偃师北有黄河,中间有洛河,伊河,这类两河流域,多河流域在世界上也多是文明的发源地。水系丰富虽然会带来洪水的灾害,但偃师北部的邙山能抵挡超大河流黄河的水患,而洛伊两河的洪水相对较小,河水会在两岸堆积出肥沃的土地,并且随着洛伊洪水

  • 秦朝和汉朝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有哪些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虽然有"汉承秦制"之说,但两朝迥异,有诸多不同之处:1、秦朝以法家之学治天下,很大程度上是以暴制暴的方式。最后以暴政而亡,而汉统治者吸取了教训,起初是以道家治天下,再后来才奉行儒教。2、从政治角度上看,秦朝的地方官制为郡县制,而汉朝则是实行封建制和郡县制并行的地方政治体制,这是极不相同的地方。3、秦

  • 秦朝统一后对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都带来了哪些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法,这是一句相当精辟的总结。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郡县制,深刻影响了今后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直到今日,中国的政治制度依然没有跳出秦始皇当年的设计,现代中国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时,仍与2000多年前的秦人如出一辙。在秦始皇之前,中国实行的一直是类似欧洲中世纪封建采邑制的分封

  • 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南宋(1127年-1279年)是北宋灭亡后由宋室皇族在江南建立的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朝代。历经九位帝王,一百五十二年。政治:南宋时期是加强中央集权、“干强枝弱”的时期。南宋继承了北宋“强干弱枝”政策,在中央地方权力、官僚机构、司法、军权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措施,为维

  • 怎么看待明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悟空问答#我系统地了解明朝是从阅读《明朝的那些事》开始,后详细阅读《明史》等正史,同时加上阅读明代一些地方志书,逐步对明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我认为明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最好的阶段,是一个值得津津乐道的朝代,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朝代。一、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

  • 据考证夏朝始于前2070年左右,距今不过4100年,为什么我们常说中华5000年?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在中国,任何一个上过小学的人都知道,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这种说法流传甚广,官方也大加宣传,但流传很广不代表没有争议。事实上,所谓中华5000年的提法,自一出世便屡屡遭到质疑,比如根据历朝世系表,从夏朝算起的话,到今天一共也就4000年出头,离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