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外国学者不承认古代有夏朝?

为什么外国学者不承认古代有夏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3047 更新时间:2024/1/23 6:20:42

中国有文字可靠历史始于商代,有相关甲骨文资料。这也是为什么外国只承认中国只有四千年历史,而不承认夏朝的原因有一些学者认为,我国最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可以从半坡等文化找到相关线条刻在陶器或者墙上,但是这一些学者还无法真正百分百确定这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所以这个答案可能要再等科技鉴定技术发达一点才可能判定.另一些学者认为,真正是可以在商朝的甲骨文,铭文等,遗留下来的骨头和青铜器可找到我国的文字的开始,因为我们中国文字都是由演变进化而来,一开始是线条,在慢慢变图像化,然后慢慢演变成方块类型的字体,我国文字的起源,还是第二种说法比较好,因为有历史等考古学家或者历史学家相关证实,和有相关史料左证,但是第一种也是有可能性.依21世纪的科技,还无法辨别出中国文字是否从新石器文化演变出来,所以第一种说法留给后人慢慢考据.

夏朝是中国最早的具有国家形态的王朝,这是国内绝大多数历史及考古学者们所主张或承认的,而外国的一些学者是不承认的,甚至有否定的。这是为什么?中国学者主张夏朝曾存在过,其根据是古人留下来的历史文献以及田野考古成果的辅助证明。有些人以为中国历史学家盲目迷信《史记》和司马迁。其实,在中国现存的更早的文献中绝大多数都提到了夏朝或大禹,一般都是夏商周三代并列的。司马迁只是综合已经存在文献而已。例如,《尚书》有不少篇说到夏朝和商朝,周朝人确认夏、商是“受天命”的正统朝代。其中《周书》产生的年代在西周初年,距夏朝不过数百年。稍晚一些的《春秋左传》中,夏商周三代是并列的,且提到夏朝及《夏书》的地方极多。也直接提到了夏朝君王(夏朝时称为“后”,商周称为王,以后称皇帝)的名字,如、相、皋、孔甲等。更多的例子就不举了。更重要的是田野考古的成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支持中国古文献的记载。按照记载,夏朝是商朝以前的王朝,其中心区在豫西、晋南等地,建立了国家,建有宫室,曾铸鼎为国家重器等。豫西二里头遗址,按14C测定为3900至3600年之前,其时代恰在商之前,确实开始建立了相当不小的宫室和宗庙,及道路及排水体系,其青铜铸造技术已经比再早一些年代的文化有了很大进展,开始铸造鼎、爵等礼器,这和夏朝铸鼎的历史记录是符合的。从这些考古可以相当肯定的说,那时确实到达青铜时代、进入了文明社会、出现了国家,和文献记载相当符合。虽然还没有田野考古证据直接证明二里头遗址就是夏朝的都城,但是,从年代上看,它确实是夏朝时期的文明遗址,也就是说,它明确的证明了,在文献中记载的夏朝的年代,中原地区确实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有了国家的出现,即使二里头不是夏朝都城,夏朝都城文明也不应比它差,甚至有更高的发展。这样,按理性的考虑,确证当时的王朝名称为夏,或暂时不能确证或否定这一点,已经没有原则的差别了。不称其为夏,而称为,比如,中国第一王朝,也没质的差别。这样,承认这时的王朝就是夏朝,或是另一个王朝,就成为对于中国古代史书记载的相信度问题了。从前面所讲,对于古史中的记载,应有相当程度的相信。有些外国学者不承认夏的存在,是什么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治学更严谨。他们对中国古籍是不熟悉的,且不熟悉就容易产生偏见;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囿于其经验。他们在研究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等古代文明曾取得了极大成绩,其研究的基础是考古成果,及乎没有可依据的历史文字记载,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些神话传说。当他们转过来看东亚文明时,不熟悉浩如烟海的汉字文献,很自然的他们也会以同样的心态来对待上古历史研究。比如在我们看来,甲骨文的发现的重要贡献之一是证实了中国历史文献中关于商文明的记载,而在欧美学者看来,殷墟的发掘发现了一个新文明商文明。“证实”和“发现”两个词,表征了学者对待中国历史记录的态度的区别。把中国古史等同于西方古代神话传说,是不合适的。在《左传》之类历史书中神话传说之类的成分是很弱的。当史官们站在宫庭中,把他认为该记的都记录下来,可能还经过学者的编辑而形成《春秋》,然后人们给它再作说明的过程,和编造神话有着根本的不同。不承认这种不同,把中国历史记录看作和神话传说一类,只能走上错误的研究路线。当然,我们不能肯定这些历史记录的细节上都准确,但是,在大关节上,如夏商周并列为三代这在事,是不能乱说的。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即考古成果和文献并重。这在中国上古史学研究中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而欧美学者则只能有一重证据考古。欧美的学者们对于自己的观点,通常是要坚持到最后的。我在国外曾和物理学方面的学者有所接触,他们确是这样。这不是坏事,但是,如果原来的观点并不正确,我们当然没必要因为他们坚持就盲从。所以,不要迷信所谓“主流”。作为主流学者,他们曾认为水稻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中国文字是埃及象形文字的后代,中国青铜器铸造技术是从中亚传过来的等,现在来看这些都是错误的。其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们接触中华古文化时,他们对于北非中亚的古文明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了,满脑子都是西方考古成就,当时中国又没有足够的田野考古成果,他们对于中国古文献的又是那样生疏,掌握起来又是那样困难,所以,他们得到这样的结论并没有什么奇怪的。他们有权力坚持自己的观点,有权不去下功夫研究中国古代典籍。我们却完全没有必要盲从。但是,迷信盲从外国人的总是有的。有人就在没有任何证据条件下,硬说夏朝的存在是周人为了推翻殷商师出有名而编造的。这种说法真有些滑稽。如果当初根本没有夏朝,周人凭空捏造一个夏朝来哄殷商人,一定会起反作用的,殷商人对自己祖先有没有取代夏朝而成为中原共主当然是知道的,捏造其历史只能弄巧成拙。统观中国历史,一群人为推翻一个王朝时,不会拿它曾推翻更早的王朝为理由的(除非冒充更早一朝皇族后裔)。因为,如果以此为理由,按逻辑说,新建立的王朝就应该把统治权交给前面被推翻的王朝的后裔。比如,如果周推翻殷商的原因是因为殷商曾推翻夏,那么周在推翻商后,就应把统治权交给夏人后裔才最合逻辑。这样的事是不会发生的,编造一个夏朝的存在也就没有了理由。有人举出疑古学派大师顾颉刚为不承认夏朝存撑腰。顾颉刚在早期确曾怀疑过夏是否存的,后来修正了自己的观点,不但承认夏朝曾存在,而且还对夏朝的都城及疆域进行过研究。不轻信古书,但是,但在有了新发现的考古成果后,能据其修正自己的观念,这才是大学者应有风范。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夏商周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⑴它总结了历史经验,把建立地方政权与巩固自己统治有机结合起来,周王朝在分封诸侯的过程中,又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使王室能有效地对整个领土进行控制。⑵分封制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诸侯国中得以普遍实行,周王室用权力与义务的规定,使周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改变了夏商时代国王为诸侯之长的状况。⑶分封制促进了

  • 宋元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特点概述 急急急!!!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1、经济发展,为科技文化进步提供物质基础;2、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3、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4、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包括外来宗教),有利于我国科技文化的正常发展;5、国家的相对统一和民族融合,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

  • 夏朝的争议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在中原地区实行世袭制的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依据史书记载,夏、商、周三代皆为奴隶制世袭王朝,君主与诸侯分而治之,而夏朝是第一个世袭的氏族封建制王朝。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其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由于流传下来与

  • 有关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国历史的童年,中华文明发源和奠基是这一时期的最基本特征,反映在文化方面的特征是:中华传统文化奠基,并自成一体,奠定了长期领先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基础。

  • 三星堆文明的发现证实了夏王朝的存在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三星堆文明也是我中华文明的灿烂瑰宝,地属古蜀国。而夏朝经考证属河南一带,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没有确切证明二个文明有共同之处。尤其是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倒是和西域文化有相近之处。倒底是三星堆影响了西域,还是西域影响了三星堆,有待考古进一步发现和论证。我认为,我们现在已经发现的早于商朝的各个文明,如三星堆,

  • 夏朝大约有多少人口?分布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据历史资料记载,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口普查的朝代,便由于夏朝没有文字,具体人口已不可考,也就是说说夏朝的人口数量没有确切数字。因为大禹将当时的中国划为“九州”治水之,所以当时肯定是统计过当时各个部落族群的人口。据流传下来的数据明清学者推断认为夏时中国有1000来万人口。根据历史资料和考古文物及遗

  • 夏 王朝 真的没有留下遗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有关夏代社会发展的情况,古代文献记载既少,又多模糊不清。关于夏代的地下考古工作,目前还在继续探索中。经过多年的调查和发掘,在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等地,发现了一种介于河南龙山文化和郑州二里岗早商文化之间的文化遗存,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内涵较典型,称为“二里头文化”。这一文化遗存的时间,据测定,约在公元

  • 河南和山东争殷墟。山东说是他们的文化遗产,河南说是我们商丘的原始部落建立的,应该二省共有。谁正确?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殷墟一般是指位于河南安阳的晚商都城遗址,1961年,殷墟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果你说的是早于殷墟的商代前期都城,现在可以确定的有偃师商城(位于偃师塔庄)和郑州商城(位于郑州市区),二者也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过尚未申报世界遗产。

  • 河南黄河人类文化遗址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二里头文化距今年代和地域与史书上记载的夏朝相符;二里头的宫殿遗址面积相当大,有殿堂、庭院等建筑遗迹。据此分析二里头文化遗址在今夏朝都城在阳城,即今天的河南登封。

  • “甲骨文”的发源地和中心在陕西还是河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中华文明起源于黄土高原渭水流域,甲骨文的发源地和中心无疑也在陕西。1983年,陕西考古工作者在西安西郊斗门乡花园村的原始社会遗址,发掘出的一批原始先民刻写的甲骨文,也有力的印证了这一点。1985年《文汇报》这样报道了这条消息:这是自一八九九年我国首次发现甲骨文以来一次重大发现,这一发现,把中国人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