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尚书禹贡》和《史记夏本纪》.《禹贡》是《尚书》(一作《书经》,简称《书》)中的一篇。汉马融说:“上古有虞氏之书,故曰尚书。”①唐孔颖达说:“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来之书,故曰尚。《尚书》是我国现存史书中最古者,系上古历史文件和政史论文的汇编,儒家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尚书》相传由孔子所测定,实际上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禹贡》篇者,历代学者一般设为贡赋之法。其说导源于是书“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汉孔安国就“任土作贡”释作“禹制九州贡法”。后之学者注释大致类此。窃谓贡考,功也,以记禹导山浚川,敷土作贡之功。是篇既以浚川治水为主,而贡赋仅占很小份量(在全文257个短句1193字中,直接间接说贡赋者不过57句299字,所占比重较小),如此理解似更为合情顺理。中国学术界多称中国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而国际学术界却只认可中国拥有3600年的历史,这主要是在夏朝的承认上有分歧。夏朝,中国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而商朝则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中国学术界的主要证据来自于中国的一本史书汉朝司马迁的《史记》。
尚书是最古老的书籍,里面有夏书,是周朝史官追述的,夏朝尚未发现文字,无法判断,二里头文化只能说是疑似,因为无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