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春分时有哪些习俗?雍正乾隆都要在这天下田耕种,当一天农民

春分时有哪些习俗?雍正乾隆都要在这天下田耕种,当一天农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968 更新时间:2024/1/16 10:58:46

很多人都不了解春分时该做什么,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度曲犹存玉茗堂,钗头妙语斗新妆。春分昼夜无长短,风送窗前九畹香。”3月20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四个节气春分。这一天,中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了春天。

春分,一个看上去就写满阳光、暖风、诗歌和鲜花的日子。

春分,一个说起来就充满好心情的词语。

春分,一首唱起来就停不下来的歌曲。

春分的关键词里,还有“劳动”。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古代,这一天到来之后,再懒惰的农民,都要忙碌起来,来到田地里耕种;再懒惰的商人,都要背着自己的行和货物,告别家人外出经商;再懒惰的学生,都要在清晨时分起床,摇头晃脑地朗读:“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就连“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皇帝,都要在春分这天下田耕种,当一天农民。

比如,清朝皇帝。

中国古代属于农业社会,耕种是农业社会的命根子,士农工商,农民排在第二位。清朝也不例外。有清一代,农业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甚至出现重农抑商的情况。

每年春分到了,皇帝首先会率领武百官,来到位于北京旧城朝阳门外的朝日坛,祭祀大明之神(太阳神)。清朝皇帝的祭日礼仪有9项议程,包括迎神、奠玉帛、初献、亚鲜、终献、答福胙、车馔、送神、送燎等,非隆重。

祭日礼仪后,皇帝一定会浩浩荡荡地来到正阳门外的先农坛。先农坛是明清两代皇家祭祀先农诸神的场所,有庆成宫、神厨、神仓、俱服殿、观耕台、先农坛、天神坛、地祇坛等建筑,占地面积2000亩,与其东面的天坛遥相对应。

在观耕台前,有一小块田地,不多不少刚好一亩三分耕地。这块耕地,属于皇帝的“自留地”。当皇帝在先农坛宰杀牲畜,祭祀先农神后,就要到俱服殿换上亲耕服,随后在一亩三分耕地里耕田。

当然,与其说是“耕田”,不如说是演戏。

皇帝下到田里,左手执鞭,右手握犁,前面有若干官员牵着牛,旁边有若干老农协助扶犁,往返犁田三次,叫做“三推三返”。正常仪式就结束了。皇帝耕田完毕,接下来是公大臣。皇帝会坐在观耕台上,观看王公大臣的“表演”。

为了配合皇帝的“演戏”,内务府和地方官员必须提前很久进行准备,包括从各地选取老农,帮助皇帝扶犁。老农没见过世面,还得给他们进行礼仪培训,以免在皇帝面前失礼。

显而易见,皇帝耕田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是传达重视农业生产、不忘立国之本的意思。

唯一的例外可能是康熙皇帝。康熙皇帝是真的耕田。

《养吉斋丛录》记载,在1702年(康熙四十一年),康熙皇帝亲自耕了一亩田,吸引了1万多人围观。随行的直隶巡抚李光地亲眼目睹了这一“盛况”,感叹不已,命令在场的博野知县杜开铨在康熙皇帝耕地的边界处立碑,自己亲笔撰写了碑铭“皇帝亲耕处”,还写了一篇文章《皇帝亲耕处恭记》,毕恭毕敬地记录:“圣驾次于博野,因东作之兴,念稼穑艰难,躬秉犁器,即功竟亩……”

皇帝当了一天农民,回到了皇宫大院后,他这一亩三分地也并没有闲着,有专人帮助他插秧、除草、灌溉、施肥。到了秋天,有人会将稻谷收割,存放在先农坛的神仓院,供九坛八庙祭祀使用。

清朝自雍正以后,实行“摊丁入亩”,每一块耕地都要纳税。皇帝的一亩三分地也不例外。因此,每年先农坛所在的宛平县知县,都会郑重其事地皇帝征税。这笔钱由内务府缴纳,相当于从皇帝的“钱袋子”里掏钱。

皇帝与普通农民不同的是,皇帝耕田完毕后,还会兴致勃勃地写诗,作为纪念。

康熙皇帝在参加完一次亲耕礼后,曾经赋诗一首《春雪》:“三冬望雪意殷殷,积素春来乱玉纹。农事东畴堪播植,勤民方不愧为君。”

乾隆皇帝作为“写诗最多的皇帝”,怎么能放过亲耕的题材呢,挥毫来了一首《御园耕种》:“弄田播种近臣从,不比亲耕典秩宗。布谷有声春已暮,看花无兴草全茸。劳躬漫谓勤民亟,愁意多缘望雨浓。丰泽籍田将御苑,年年端是重三农。”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霓裳羽衣曲》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还不知道:《霓裳羽衣曲》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霓裳羽衣曲》选自《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霓裳羽衣曲》原文《霓裳羽衣曲》,刘禹锡诗云:“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又王建诗云:“听风听水作《霓裳》。”白乐天诗注云:“开元中,西凉府节度杨敬述

  • 历史文化探索:先下手为强的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先下手为强,拼音是xiānxiàshǒuwéiqiáng,意思是在对手没有准备好的时候首先动手,取得主动地位。出自《隋书·元胄传》。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南北朝时期,北周的丞相杨坚非常器重当朝大将军元胄。当时北周的赵王招想篡位夺权谋取帝位,他策划准备先将杨坚杀掉。他摆下鸿门

  • 为什么现在过年没有年味?以前的"年味"去哪儿了?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以前的“年味”去哪儿了?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放假前一天,课代表们全都挤上去,黑板上写满了各科作业。班主任还在喊:“学霸与学渣,只差一个寒假。要多读书,少凑点热闹。”我提了两袋书回家,走到校门口,心里还是不踏实,扭头走进了旁边的书店。出来的时候,手里捧着本厚厚的《五三高考》,

  • 月饼这个名称源于哪里?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月饼的由来,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我们都知道中秋节要吃月饼,但你知道月饼到底是谁发明的吗?其实仔细算起来,月饼的历史可能还要比中秋长一些,北宋时期才正式把中秋节确定为节日,而月饼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出现过了。而且月饼的发明和杨贵妃还有些关系,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唐朝时期杨贵妃究竟

  • 咸卦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说的是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易经中的咸卦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说的是什么道理?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咸卦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意思就是,咸卦九三。感应到了大腿,控制住跟随的动作,前往会有困难。《象》:感应到

  • 葛姓男孩的取名办法有哪些?有寓意诗意的葛姓宝宝名字分享!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宝宝起名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葛姓在我国也是一个人口比较多的姓了,葛姓最早的起源非常久远,来自远古时期的一个部落,后来也有很多其他的源流。历史上葛姓的名人也是有非常多的,而鼠年即将到来,也会有不少葛姓宝宝出生。那么葛姓的男孩应该如何取名,鼠年出生的葛

  • 什么是真正的大一统?民族主义泛滥,中国是怎么做到大统一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什么是真正的大一统?民族主义泛滥,中国是怎么做到大统一的?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上面这句话出自《公羊传》,这也是我国史料上第一次出现“大一统”一词,关于所谓的大一统,很多人都不知道实为何意。迄今为止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有两种。第一种是“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

  • 历史上有哪些贾姓名人?贾姓男宝宝怎么取名好听?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对贾姓男宝宝怎么取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今天我们准备了一些适合贾姓男宝宝的三字名,希望给有需要的朋友带来帮助,可能很多朋友会在想名字时过于纠结,导致很难下定决心,这种情况其实可以跟家里人多多商量,说不定可以得到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结果。那事前多看看,可以当做一份参考

  • 三十六计故事介绍:第四计以逸待劳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原典】困敌之势①,不以战;损刚益柔②。【注释】①困敌之势:迫使敌入处于围顿的境地。②损刚益柔:语出《易经.损》。“刚”、“柔”是两个相对的事物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相对的两方有可相互转化。“损”,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兑下艮上)。上卦为艮,艮

  • 南宋绘画妙在何处?南宋绘画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南宋绘画妙在何处?南宋绘画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南宋绘画出现了明显的画风变化,重视章法的剪裁,巧妙地利用画面大片空白突出鲜明的形象,画面效果含蓄凝练,简洁而富有诗意,具有优美的意境,这就是侘寂。南宋时期,画家们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