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南宋绘画妙在何处?南宋绘画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南宋绘画妙在何处?南宋绘画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735 更新时间:2024/1/17 19:59:08

绘画妙在处?南宋绘画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南宋绘画出现了明显的画风变化,重视章法的剪裁,巧妙地利用画面大片空白突出鲜明的形象,画面效果含蓄凝练,简洁而富有诗意,具有优美的意境,这就是侘寂。

南宋时期,画家们对于日常之美多有关注,大多与他们游历山川创作的写实作品有关,然而在多数作品中,我们竟可发现南宋画家作画的相同特点,诸如作品中大量的留白效果,画家擅于使用“马一角、夏半边”的边角构图技巧,这些极度空灵的作画状态,显现了当时画家们主张自然,崇尚简约的生活态度,更体现出他们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观。画家喜欢在作画时体现侘寂的美学观,侘寂包含了世界,画家通过了解自我的世界,进而找到世界的全部,甚至整个宇宙天地。

侘寂(wabi-sabi)是日本传统化中特有的美学意识,为战国时期日本茶道家“千利休”所提出的概念。14世纪日本茶道家“千利休”开始将侘寂与茶道结合,并使用极简朴素来代替奢华贵重的茶具,使人感受侘寂之美,这是侘寂美学的缘起。

一般而言,侘寂是指空虚寂寞的枯淡美感,是以极简作为美学的核心宗旨,体现了粗糙、不完美、不圆满、不恒久、低调的状态,在今天也泛指朴质、空寂、自然等意涵,这种美学形式应用在茶道上便有不追求修饰,崇尚简单,保有本质精神的意涵。

禅宗里也谈侘寂之美,该意涵源于小乘佛教中的三法印,亦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这是禅宗里探讨人生无常、无奈的哲学思想,因此侘寂也可作“禅寂”解释。

禅宗里的侘寂是一种不重视装饰的美学形式,其也被称作“事物的禅”,这是日本人面对事物所保有的极简态度,是他们的思想状态,也是他们的世界观。近代,侘寂的美学意识不仅体现在日本的禅宗、茶道,更在日本庭院中得到充分的实践,特别是枯山水庭院的风格表现,将其理念发挥到极致。从禅宗衍生出来的侘寂美学,有一种“去掉所有不必要的”理念意涵,由此显现出侘寂美学与禅宗密不可分的关联。

南宋画家牧溪,其作品在中国遗留较少,多流传至日本,江户时代日本的收藏家甚至将牧溪的作品视为珍宝,而后,牧溪的作品更在日本绘画史中获得崇高的地位。日本《松斋梅谱》评价牧溪的画作为:“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装缀。”这种侘寂的美学意识大大显现在牧溪的画作中,例如《松猿图》、《潇湘八景图》、《远浦归帆图》、《六柿图》等等都表现了侘寂之美,特别是《松猿图》对日本的禅画影响最深。

又如另一南宋画家梁楷,其画作也具备禅画的特质,例如《六祖斫竹图》、《泼墨仙人图》、《太白行吟图》、《疏柳寒鸦图》、《释迦出山图轴》等等。元代夏文彦在《图绘宝鉴》中曾评价梁楷的作品,他说道:“梁楷,东平相羲之后。善画人物、山水、道释、鬼神,师贾师古,描写飘逸,青过于蓝。嘉泰间画院侍诏,赐金带,楷不受,挂于院内而去。嗜酒自乐,号曰梁风子。院人见其精妙之笔,无不敬伏,但传于世者皆草草,谓之减笔。”

除此之外,其他的南宋画家,虽无画禅之意,但画作中同样显现了这种侘寂的美学观,与禅画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画作中大量的留白,突显出多种的象征意涵,诸如马远的《山径春行图》,马麟的《荷香消夏图》,夏圭的《溪山清远图》,萧照的《山腰楼观图》等等。

由此可知,侘寂美学之所以受到南宋画家们的喜爱,大多是与顺应心灵,再现自然、不矫情做作的残缺美感有关。画家通过观其外界,体悟生命之美,并感知看尽势态繁华的人生态度,既画禅,也修佛,这种充满岁月感的侘寂画作,通过南宋画家笔下的这种苍凉、极简的笔墨氛围,将侘寂的美感发挥的淋漓尽致。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各地过重阳节的风俗有什么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下面由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重阳节,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

  • 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故事介绍之弃官寻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原文:宋朱寿昌,年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决,誓不见母不复还。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七十余矣。诗赞:七岁生离母,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面,喜气动皇天。译文:宋代天长人朱寿昌,七岁的时候,生身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于是不改嫁他人。母子不能

  • 遁卦"亨,小利贞"揭示的的暂时退让之道要怎么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遁卦“亨,小利贞”揭示的的暂时退让之道应该怎么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遁。亨。小利贞。意思就是,遁卦。通达,小的一方适宜正固。遁卦是上乾下艮,遁的前一卦为恒,恒以恒久为主,而遁则已退让为主,是为将来进取做准备,也就是常说的以退为进。当

  • 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从何而来?都有什么习俗呢?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小雪(LesserSnow)一、小雪节气的时间:每年11月22~23日二、小雪节气由来,小雪节气气候变化,小雪节气介绍:每年11月22日23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40°时为小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个时期天气逐渐变冷,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

  • 傀儡子为何被称为"郭秃"呢?有什么含义呢?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郭秃到底是什么呢,古代对傀儡子的俗称,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它是傀儡戏中最常见的角色,造型诙谐惹笑,演出滑稽风趣,对白或唱词讽刺幽默,娱乐了人们千百年,成为历久不衰的木偶名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郭秃”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或问:“俗名傀儡子为郭

  • 关于"神"中国人是怎么对待的?从信奉到敬重的思想转变!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关于“神”文化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神"是神秘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至于是否真实存在谁也说不上,因为没人真正见过神,哪怕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也不敢说世界上就真的没有"神"的存在。毕竟在全世界,都有流传关于"神"的传说,它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寄托。"神,天

  • 五行缺火怎么取名?带火字的女孩名字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五行缺火怎么取名?“火”可以作为一个字,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偏旁。给女孩子起一个带有火字字眼的名字不是一件好做的事情,毕竟带火字字眼的适合女孩的不多。若是你想给自己的女儿起一个带有火字字眼的名字,不妨看看小编接下来的分享,或能够得到灵感。带火字旁的明星名字参考(1)

  • "吃饭大汗,一生白干"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吃饭大汗,一生白干”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吃饭大汗,一生白干”,老祖宗的2句俗语精华,受益终生!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国家,在这么多年的历史当中,有许多很好的文化,而且流传到现在,除了充分的体现出古人智慧以外,也表达了他们

  • 关汉卿《调风月》主要情节是什么?讲得是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关汉卿《调风月》主要情节是什么?讲得是什么故事?这个剧本主要讲述的是下层妇女的不幸命运和统治阶级的虚伪凶残,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剧中主人公燕燕是关汉卿创造的众多成功的妇女形象之一。她是金朝洛阳一个贵族家里的婢女,为人精细伶俐,泼辣倔强。她虽身为下贱,却渴望过一种自由而幸福的

  • 古代的成人礼是怎么样的?"冠礼"与"笄礼"在几岁的时候举行?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对“冠礼”与“笄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生在古代,留什么发型十分讲究,那里隐含着一个少男少女的年龄密码。三四岁至八九岁,一般是自然下垂的短发,这个年龄段统称“垂髫(tiao)”。到了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男孩儿们会把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