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傀儡子为何被称为"郭秃"呢?有什么含义呢?

傀儡子为何被称为"郭秃"呢?有什么含义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881 更新时间:2024/1/23 6:26:06

郭秃到底是什么呢,古代对傀儡子的俗称,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它是傀儡戏中最见的角色,造型诙谐惹笑,演出滑稽风趣,对白或唱词讽刺幽默,娱乐了人们千百年,成为历久不衰的木偶名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郭秃”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或问:“俗名傀儡子为郭秃,有故实科?”答曰:“《风俗通》云:‘诸郭皆讳秃。’当是前代人有姓郭而病秃者,滑稽戏调,故后人为其象,呼为郭秃,犹《康》象庚亮耳。”

有人问:“俗称傀儡戏叫郭秃,有什么典故吗?”我回答说:“《风俗通》上面讲;姓郭的人都忌讳秃字。当是前代人有姓郭而患秃头病的人、善于滑稽调笑、所以后人就制作了他的形像,它叫做郭秃,就像《文康》乐舞中出现的庚帝的形像一样。

郭秃是传统傀儡戏(木偶戏)中常见的人物,推其由来,是北齐(公元550─557年)高纬所好的「郭公」。北朝士大夫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书证》中载:「俗名傀儡子为郭秃」,证明北齐或更早的年代,民间已将傀儡子称为「郭秃」。他又引《风俗通》中「诸郭皆讳秃」来表明「郭秃」的由来,推断前朝「有姓郭而病秃者」因一生善于「滑稽戏调」,后人以傀儡模仿他的表演,而称之「郭秃」。

唐朝概称傀儡戏为「郭郎」。人又称之为「郭郎」或「鲍老」。元明之际成形的陕西合阳提线木偶戏,至今仍能看到流传数辈的「来报子」(癞疱子)形象;其「发正秃」的脸谱造型近似戏曲中的丑角,可演多角,其特点是幽默风趣的滑稽表演。据当地老艺人说,「来报子」原姓郭。看来,「来报子」仍保留了北齐「郭秃」的痕迹。

「郭秃」的造型诙谐惹笑,演出滑稽风趣,对白或唱词讽刺幽默,娱乐了人们千百年,成为历久不衰的木偶名人。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傀儡子”,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中国的木偶戏兴起于汉代,至唐代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能用木偶演出歌舞戏。宋代是我国木偶戏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木偶的制作工艺和操纵技艺进一步成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木偶戏已流行全国各地,经济发达的南方各省区木偶戏更为繁荣,故有“南方好傀儡”之说。清代以后木偶戏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流行范围广,而且演出的声腔也日益增多。就演出形式而言,可概括为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铁枝木偶、药发木偶五种。

木偶艺术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除了艺人的精彩表演外,完美的偶人造型艺术和操作装备也是吸引广大观众的一个重要方面。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关于"神"中国人是怎么对待的?从信奉到敬重的思想转变!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关于“神”文化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神"是神秘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至于是否真实存在谁也说不上,因为没人真正见过神,哪怕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也不敢说世界上就真的没有"神"的存在。毕竟在全世界,都有流传关于"神"的传说,它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寄托。"神,天

  • 五行缺火怎么取名?带火字的女孩名字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五行缺火怎么取名?“火”可以作为一个字,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偏旁。给女孩子起一个带有火字字眼的名字不是一件好做的事情,毕竟带火字字眼的适合女孩的不多。若是你想给自己的女儿起一个带有火字字眼的名字,不妨看看小编接下来的分享,或能够得到灵感。带火字旁的明星名字参考(1)

  • "吃饭大汗,一生白干"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吃饭大汗,一生白干”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吃饭大汗,一生白干”,老祖宗的2句俗语精华,受益终生!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国家,在这么多年的历史当中,有许多很好的文化,而且流传到现在,除了充分的体现出古人智慧以外,也表达了他们

  • 关汉卿《调风月》主要情节是什么?讲得是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关汉卿《调风月》主要情节是什么?讲得是什么故事?这个剧本主要讲述的是下层妇女的不幸命运和统治阶级的虚伪凶残,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剧中主人公燕燕是关汉卿创造的众多成功的妇女形象之一。她是金朝洛阳一个贵族家里的婢女,为人精细伶俐,泼辣倔强。她虽身为下贱,却渴望过一种自由而幸福的

  • 古代的成人礼是怎么样的?"冠礼"与"笄礼"在几岁的时候举行?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对“冠礼”与“笄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生在古代,留什么发型十分讲究,那里隐含着一个少男少女的年龄密码。三四岁至八九岁,一般是自然下垂的短发,这个年龄段统称“垂髫(tiao)”。到了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男孩儿们会把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

  • 过年杀猪是哪里的习俗?为什么过年要杀猪?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什么过年要杀猪?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小编一直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话说这个中国人过年啊,是一直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风俗的,比如说这个贴对联,腌鱼腌肉,但是有一件事情小编不是太理解,那就是杀猪,小编知道过年要吃猪肉啊,那也可以找别人买啊,为什么年年要自己杀猪呢?其实小编的想法真

  • 古代儿童服饰大全:六一儿童节,古风宝宝大作战!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古代儿童服饰大全:六一儿童节,古风宝宝大作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全世界儿童的节日,孩子们都会穿新衣来庆祝,那么古代儿童所穿衣服除了与大人衣服相似的衣服外,又有哪些独特的童装,烂柯人君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宋苏汉臣冬日婴戏图一、帽子古代的婴儿多戴“虎头帽”,唐代的壁画中,我们

  • 莆田为什么要过两次年?莆田"做大岁"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莆田为什么要过两次年?莆田“做大岁”的历史由来!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过年,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年一次的盛典,在过年期间可以获得一年当中最长的一次假期,可以和家人团聚,可以见到很多久违的亲朋好友。不过,对于莆田人来说,一年中竟然可以过年两次,这是怎么回事?莆田人过年过两次有什么历

  • 徽州木雕作为传统艺术,有哪些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众所周知徽州木雕是传统民间雕刻艺术之一,与具有徽派风格的石雕、砖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木并称徽州三雕。那么徽州木雕作为传统艺术,有哪些特色?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徽州山区盛产木材、建筑物绝大多数都是砖木石结构,尤以使用木料为多,所以,就有了木雕艺人发挥聪明才智的用武之地。

  • 大忽雷和小忽雷为何会一度流落民间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大忽雷和小忽雷是我国古代精巧绝伦的两张琵琶。它们的出现和演变,充满了传奇色彩,成为我国音乐史上的美谈。相传公元781年,曾任唐朝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的大书画家韩滉,在四川骆谷地方发现了一株奇树,便命知县派工匠砍伐下来。该树木质坚硬,敲上去发出金石之声,看树纹有金色交织其间。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