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元宵节走百病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参与者都是些什么人?

元宵节走百病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参与者都是些什么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184 更新时间:2023/12/14 1:49:33

元宵节除了各种庆祝活动外,中国民间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遛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是妇女。所谓走百病,属于古代元宵(或正月十六夜)妇女避灾求福的一种民俗活动,明清时尤为盛行。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康熙《大兴县志》载:“元宵前后,赏灯夜饮,金吾梦池。民间击太平鼓,走百索,妇女结伴游行过津桥,曰:‘走百病’。”“走百病”在民间是很讲究的,必须是在特定时间进行,妇女们聚合在一起,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这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民间普遍认为,在“走百病”时,还要“摸钉”,方能求吉除疾。“摸钉”,是指到寺观烧香,用手触摸庙中大门上的门钉,以此祈盼家庭人丁兴旺。

明清时,北京等地正月十五日,妇女夜间约齐外出行走,一人持香前导,且须去桥,谓可健身却病,称为“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又称“走桥”。江南苏州一带称为“走三桥”。

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八日至十八日……妇女着白绫衫,队而宵行,谓无腰腿诸疾,曰走桥。”明周用《走百病行》:“都城灯市春头盛,大家小家同节令。姨姨老老领小姑,撺掇梳妆走百病。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尽归尘土中。不然这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偏头风。踏穿街头双绣履,胜饮医方二钟水。谁家老妇不出门,折足蹒跚曲房里。这年走健如前,更乞来年天有缘。蕲州艾叶一寸火,只他人肉上燃。”

清顾禄《清嘉录·正月·走三桥》:“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走三桥在苏州又叫“走桥”、“游安”、“走平安路”。是一种祈福,驱灾,祝愿的民间习俗。在苏州山塘一带,流传有走三桥的民谚:“元宵夜走三桥,上桥走走,万病无有;小孩走三桥,聪明伶俐读书好;小伙走三桥,事业兴旺步步高;姑娘走三桥,青春亮丽更苗条;老人走三桥,鹤发童颜永不老。”

走百病这种习俗,虽说包含着若干迷信色彩,但此中还是有深意的。在古代,妇女困居闺房,是不能随便出门游走的,尤其是未出阁的姑娘年轻的少妇们,即便是要到亲朋家做客,也都是车载轿抬,“走百病”这种习俗让妇女获得了短暂的“解放”,给了她们一个成群结队出门游玩的借口,使压抑的人性得到一种舒展。此外,这毕竟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使难得有户外活动的妇女,好好地锻炼一下腰腿,舒筋活络,于身体有益。

元宵节的时候,朋友们阖家团圆一起吃完元宵一起吃完团圆饭后。不妨就一家老小出去走百病。也是一种休闲、放松的很好的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元宵节走百病

更多文章

  • 中秋节都有哪些特色习俗?南北方的差异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秋节,特色习俗

    中秋节,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我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还有南北方其他不同的各种习俗。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南方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

  • 小寒时节为什么要养生?小寒时节养生的方法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小寒,养生

    小寒正处三九前后,俗话说:“冷在三九”,其严寒程度可想而知,各地流行的气象谚语也能佐证,如江南一带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说法,华北一带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说法。广西则有“小寒不寒寒大寒”的说法,也就是说,每年的大寒小寒虽说寒冷,但寒冷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年份小寒不是很冷,这往往预示着大寒

  • 小寒时节该吃哪些食物?这些食物对人体有什么功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小寒,食物

    养生中,小寒时节以进补为主,也是进补的最佳时节,但进补并非一味地大量食用滋补品,而需要针对性,并且要有一定的节制性。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滋补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补气主要针对气虚体质,如动后冒虚汗、精神疲乏,妇人子宫脱垂等体,宜用红参、红枣、白术、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补血主要针对血虚体

  • 武则天的姐姐是被其亲自接进宫的,为何武则天要将她杀死?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武则天,姐姐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帝,她为了坐上皇上之位也是费劲力气啊,她和李治的感情并不是那么单纯的,里面有添加的政治利益的成分。在李治和自己的姐姐之间,她发现了一个秘密,所以将姐姐杀死。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就要说到李治与武则天的爱情了,武则天长得非常漂亮,她的

  • 真正引发玄武门之变的人是谁?为什么李世民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玄武门之变,李世民

    唐朝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厉害的朝代,尤其是在李世民当皇帝期间,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丰衣足食。但是总归抹不去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的事件,其实玄武门事变真的不能怪李世民,反而得怪他,李渊,是他把自己的江山给送出去了,把两个儿子送上了对立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来说

  • 高阳公主的死因到底是什么?为何会说她要意图谋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高阳公主,意图谋反

    历史上,高阳公主意图谋反,被人告发,后来唐高宗赐其自尽而死。高阳公主为唐太宗所钟爱爱女,从小百般呵护,后来唐太宗把她嫁与名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可惜房遗爱不是高阳公主喜欢的类型,内心对这门婚事及其不愿意。二人结婚后,高阳公主偶遇和尚辩机,辩机和尚知书达理,正好是高阳公主心中理想的人选,于是二人交往越来

  •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妻兄,但为何两人之间是“布衣之交”?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长孙无忌,李世民

    大唐贞观年间,唐太宗依靠身边的一班文臣武将,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为表彰这些大唐功臣,让他们得以流芳百世,并为后世官员树立榜样,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特令在凌烟阁画上了他们的肖像,共有24人。其中位列榜首的便是大唐名相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府洛阳人。他的先人是北魏皇室。父亲长孙

  • 元朝皇帝为什么叫孛儿只斤?孛儿只斤这个姓氏的始祖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元朝,孛儿只斤

    元朝皇帝的姓氏非常奇怪叫孛儿只斤,那么为什么元朝皇帝叫孛儿只斤呢?孛儿只斤这个姓氏有什么来历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孛儿只斤姓氏简介孛儿只斤,蒙古文名是Боржигин,蒙古族乞颜部包姓孛儿只斤氏,实际上是蒙古皇族的氏族名称,明人写《元史》时误将其写作奇渥温氏。乞

  • 明朝广宁门事件的始末是怎样的?后世如何评价广宁门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广宁门事件

    明万历广宁门事件的背景是怎样的?如何看待广宁门事件?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万历广宁门事件简介1607年2月(明万历三十五年正月),江苏省泰兴县知县龙镗赴京参加“大计”(明朝官员考核制度,每隔六年考核一次官员,考核外官名“大计”),因考绩不佳,被贬了官。当他走到广宁

  • 内务府作为清朝独创的机构,每天要处理哪些日常事务?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内务府,清朝

    清朝入关后,很多制度都沿袭过去其他朝代的传统。如六部九卿、内阁大学士等。但内务府却是清朝独创的机构。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内务府的日常事务中,就是管理皇家财物、饮食,以及其他日常生活琐事和各项礼仪。如果说六部、内阁是外朝,掌管国事,那内务府就属于“内廷”,专门处理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