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什么是考据学?对古籍加以整理、校勘、注疏、辑佚等

什么是考据学?对古籍加以整理、校勘、注疏、辑佚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650 更新时间:2024/1/19 4:15:31

考据学,是一种治学方法,又称为考证学或朴学,主要的工作是对古籍加以整理、校勘、注疏、辑佚等。对于考据学,梁超在“概论”中有几句扼要的话:其治学之根本方法,在“实事求是”,“无证不信”。其研究范围,以经学为中心,而衍及小学、音韵、史学、天算、水地、典章制度、金石、校勘、辑佚,等等。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发展概况

在中国学术史上,考据学同所谓汉学是密切联系的,是汉学家所使用的治学主要方法。汉学是对宋学的一种反动,滥觞于明末清初,大盛于乾嘉时代,考据学大体也是这样。

考据学产生在明代中后期,“它与清代考据学不论从时间的前后衔接,还是从学术思想、治学方法及学术成果的继承和发扬上来说,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清代考证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全盛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惠栋、戴震、段玉裁、引之、王念孙,等等,考证方法大同小异。到了章学诚,又提出了“六经皆史”的论点,又前进一步。

产生原因

学者尝以为清代考据学之兴盛缘於清初的字狱政策。清代考据学与文字狱的关系问题,很多学者认为,清人从事考据学是为了逃避文字狱的迫害而躲入故纸堆中。较早持这种观点的有章太炎、梁启超等一代大家,鲁迅、范文澜、翦伯赞、郭沫若、郑天挺等先生都持类似的看法,文字狱成因说几成定论。例如孟森说:“乾隆以来多朴学,知人论世之文,易触时忌,一概不敢从事,移其心力,毕注於经学,毕注於名物训诂之考订,所成就亦超出前儒之上。”(《明清史讲义》)。萧一山说:“有民族思想的学者,在异族的钤制政策下,不甘心作无耻的应声虫,又不敢作激烈的革命党,自由研究学问,也怕横撄文网,那还有甚么办法?只好'明哲保身','尚友古人',向故纸堆里去钻了。”(《清史》)

作用及影响

关于清代考据学对后世的作用和影响,有些学者认为,考据学“了无益处”、“究复何用”,完全否认考据学的价值和对后世的贡献。实际情况到底怎样呢?我们知道,清代考据学者不仅对传统儒家经典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研究,而且还对诸子百家、史部、集部等更大范围内的传统文化典籍进行了清理和爬梳。他们通过校勘、辨伪、辑佚、注疏、考订史实等多种手段,对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化典籍做了去伪存真、正本清源的工作,使许多面目全非、久已散佚、真伪混杂的文献基本恢复了本来面目,使许多晦涩深奥、不能卒读的典籍,大体可供阅读研究。

如果没有清代考据学者的整理与研究,近现代学者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不知要走多少弯路,耗费多少精力。尽管其研究和整理尚未能进入理性的批判与反思这一层,但他们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较为翔实可信的资料。诚如郭沫若所说:“欲论古人或研究古史,而不从事考据,或利用清儒成绩,是舍路而不由。”

的确,清代考据学是研究传统文化学术最基本的方法。不论是近代学者,还是现代学者,无论其承认也好,讳言也好,只要是以我国传统文化典籍为研究领域或研究对象的,都或多或少地要运用清代考据学的成果和方法,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近代学者对清代考据成果和考据方法的广泛运用和借鉴,充分说明了考据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特别是清代考据学所具有的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怀疑否定的批判精神、敢于超越前人的创造精神,以及“不攘人之美”、反对抄袭的学术规范,对于我们今天从事学术研究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正如梁启超所言:“考证学直至今日还未曾破产,而且转到别个方面和各种社会科学会发生影响。”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易经的大壮卦"丧羊于易,无悔"应该怎么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易经的大壮卦“丧羊于易,无悔”应该怎么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大壮卦六五。丧羊于易,无悔。《象》曰:丧羊于易,位不当也。意思就是:大壮卦六五。在边界失去羊,没有懊恼。《象》说:在边界失去羊,位不当也。“易”的意思是边界。六五下面是四个

  • 北宋初期书法的"尚意"书风是怎么样的?苏轼扮演了什么角色?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北宋初期书法的“尚意”书风是怎么样的?苏轼扮演了什么角色?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说到北宋初期的书法这些问题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毕竟这个时期是早期,所以很多东西都是疯涨的,也没有什么大的规矩可言,最近很多人也发现了,那就是话说这个北宋初期啊,这个书法界非常的盛行什么“尚意”书风,那么

  • 夫妇贵在长久,是恒卦"亨,无咎,利贞"所表达的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贵在长久,是恒卦“亨,无咎,利贞”所表达的道理,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感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恒卦。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意思就是:恒卦。通达,没有灾难。适宜正固。适宜有所前往。恒卦是上震下巽。恒卦前一卦为咸卦,咸卦讲的是男女感应,从而言及夫妇之道。而在有情感之后,重要

  • 沃姓的起源是什么?沃姓宝宝名字怎么取?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沃姓的起源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沃姓在我国是一个非常少见的形式了,沃姓最早起源于商王沃丁,沃姓的起源也有很多,有出自子姓的,也有出自官位的,还有一些是源自姬姓,或者达斡尔族或者满族等等,源流众多。历史上沃姓的历史名人也有很多,比如沃田、沃墅、沃頖等等

  • 中国三大鬼节分别是什么时候?有哪些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在古代对于天地间未知的事物有着说不出的崇拜与敬畏,当时的人们便开始想象与猜测这些事物背后存在的因果,鬼神传说就是由此产生的。华夏有着许多传统节日,其中也包括有着特定传说的鬼节。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被称为中国三大鬼节,其中现代人们最为熟悉的就是清明节,这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这三个节日是从中

  • 《春秋配》第五回的原文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旷野奇逢全泄漏高堂阴毒起参商话说贾氏打发奶娘同秋莲出外打柴,坐在屋中自己思量道:“老娘嫁此丈夫,论心性倒也良善,只是家道艰窘,叫人操劳。每日清晨早起,哪一件不要老娘吃力,一桩照料不到,就要耽误。我想秋莲女儿生得娇养,还得奶娘伏侍,绝不怜念做娘的逐日辛勤。人道是如花似玉的娇娥,在我看起来,犹如刺眼钉一

  • 梁山伯与祝英台,不是同一年代为什么墓地却在一起?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的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其他三个是《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梁祝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无数人被他们的悲惨爱情所感染。梁祝的故事一直以为是神话传说,其实他们是真实存在的,他们所处的朝代不同,但是墓地却在一起!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民间传说是这样

  • "宁穷死,别娶生妻"?"生妻"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娶?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宁穷死,别娶生妻”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在古时候有文化的文人墨客生活中有什么感悟的时候,会写成诗词歌赋流传下来,那么当普通老百姓也有相同的感悟该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如今脍炙人口的很多俗语的由来,可是其中有很多是带着偏见的,比如说这句“宁穷死,别娶生妻”,究竟为什么

  • "二月二,龙抬头"这个说法从何而来?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节日故事来源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

  • 徽州三雕是什么?徽州三雕起源于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还不知道:徽州三雕是什么?徽州三雕起源于哪个朝代?其实徽州三雕是指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石雕、木雕三种中国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徽派“三雕”以绩溪、歙县、黟县、婺源县最为典型,保存也相对较好。徽派“三雕”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盘等工艺雕刻。“三雕”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