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二月二,龙抬头"这个说法从何而来?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二月二,龙抬头"这个说法从何而来?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019 更新时间:2023/12/23 14:28:29

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

节日故事来源

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名曰“龙头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

故事一:

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

故事二:

民间相传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大唐高宗李治驾崩后,武则天当权,先立其子李哲、李旦为中宗、睿宗,又先后废去。于永昌二年(公元690年),废唐改周,自立为帝,称周武皇帝。

这事惹恼了玉皇大帝,他传命太白金星告诉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降雨人间,以示惩戒。当年从立夏到寒露,150多天滴雨未下,因致大地干涸,庄稼旱死,许多地方连吃水都非常困难,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种种人间惨象,被掌管天河的玉龙看在眼里十分不忍,他冒着违犯天条的危险,张开巨口,喝足天河之水,私自布雨,解救了天下黎民百姓,但却招来了玉帝恼怒,将玉龙打入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之下受苦。山前还立了一通石碑,上面刻有四句话:“玉龙行雨犯天规,应受人间千秋罪,若想重上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经过这里,看了碑上的这些字,才知道玉龙为救百姓行雨,却被压在这里受苦。为了救出玉龙重上云天,再掌天河,人们决心找到开花的金豆,但却苦苦寻找不到。

找啊、找啊,直找到第二年的农历二月初一,恰好街上有集,一个老奶奶背着一布袋苞米粒赶集,因布袋口没扎结实,走着走着布袋开了,金黄的苞米粒撒了一地。人们看了,高兴极了,这苞米粒多像金豆呀!如果放在锅里炒,不就爆出金花了吗?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全都知道了。大家商定,第二天,二月初二一齐行动,大家都爆苞米花。

这情景被玉龙看见了,好不欢喜,就大声喊道:“太白老头儿,金豆开花了,还不快放我出去。”太白金星老眼昏花,看了看,果然是金豆开花,便将压在玉龙身上的大山移开,玉龙顺势一跃腾空,再降甘霖。

从此之后,二月二炒苞米(或者炒黄豆)成了习俗,一年一年传了下来。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徽州三雕是什么?徽州三雕起源于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还不知道:徽州三雕是什么?徽州三雕起源于哪个朝代?其实徽州三雕是指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石雕、木雕三种中国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徽派“三雕”以绩溪、歙县、黟县、婺源县最为典型,保存也相对较好。徽派“三雕”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盘等工艺雕刻。“三雕”的历史

  • 冬至有哪些传统习俗?探索不同地区的冬至饮食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冬至,又称南至、亚岁、冬节,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排在了首位,也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日。冬至也称日短至,是北半球各地全年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这天之后北半球的白昼将逐日增长。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古时有“冬至如大年”的说法,由于地域的不同,各地的冬至习俗

  • 蝙蝠还有哪些不同的叫法?不同地方的蝙蝠叫法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蝙蝠的方言叫法,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说到蝙蝠小编记得小时候这个蝙蝠其实小编还是很有印象的,小编湖北这边好像就叫什么盐老鼠了,那么不值得北方西方东方的小伙伴们那儿的蝙蝠用方言都怎么叫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网友分析的情况吧!1、偷盐老水、挑檐老鼠我们的方言叫做:偷盐老水!小

  • 许姓起源于哪里?2020年许姓男宝宝怎么取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2020年许姓男宝宝怎么取名?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许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历史上,徐姓起源于南方沿海一带,唐朝时期许姓大举南迁,此后江苏、浙江、湖北、福建等省都有许多许氏后人。《百家姓》中,许排名第20位,约占全国人口的0.56%。这次就为网友们准备了

  • 傈僳族刀杆节时间在什么时候 节目都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傈僳族刀杆节,傈僳语叫“阿堂得”,意思是“爬刀节”,它是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境内的傈僳族以及彝族的传统节日,节期是每年正月十五日。“上刀山,下火海”是刀杆节中主要的习俗表演活动,它再现了山地民族翻山越岭的生活经历及攀藤负葛的艰苦卓绝精神,同时也是一种民间传统习俗活动。关于刀杆节的来历有

  • 春分时有哪些习俗?雍正乾隆都要在这天下田耕种,当一天农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很多人都不了解春分时该做什么,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度曲犹存玉茗堂,钗头妙语斗新妆。春分昼夜无长短,风送窗前九畹香。”3月20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四个节气春分。这一天,中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了春天。春分,一个看上去就写满阳光、暖风、诗歌和鲜花的日子。春分,一个说起来就充满

  • 《霓裳羽衣曲》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还不知道:《霓裳羽衣曲》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霓裳羽衣曲》选自《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霓裳羽衣曲》原文《霓裳羽衣曲》,刘禹锡诗云:“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又王建诗云:“听风听水作《霓裳》。”白乐天诗注云:“开元中,西凉府节度杨敬述

  • 历史文化探索:先下手为强的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先下手为强,拼音是xiānxiàshǒuwéiqiáng,意思是在对手没有准备好的时候首先动手,取得主动地位。出自《隋书·元胄传》。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南北朝时期,北周的丞相杨坚非常器重当朝大将军元胄。当时北周的赵王招想篡位夺权谋取帝位,他策划准备先将杨坚杀掉。他摆下鸿门

  • 为什么现在过年没有年味?以前的"年味"去哪儿了?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以前的“年味”去哪儿了?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放假前一天,课代表们全都挤上去,黑板上写满了各科作业。班主任还在喊:“学霸与学渣,只差一个寒假。要多读书,少凑点热闹。”我提了两袋书回家,走到校门口,心里还是不踏实,扭头走进了旁边的书店。出来的时候,手里捧着本厚厚的《五三高考》,

  • 月饼这个名称源于哪里?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月饼的由来,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我们都知道中秋节要吃月饼,但你知道月饼到底是谁发明的吗?其实仔细算起来,月饼的历史可能还要比中秋长一些,北宋时期才正式把中秋节确定为节日,而月饼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出现过了。而且月饼的发明和杨贵妃还有些关系,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唐朝时期杨贵妃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