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窜"、"逃"、"奔"三个字有什么区别?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逃亡!

"窜"、"逃"、"奔"三个字有什么区别?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逃亡!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094 更新时间:2024/1/8 0:35:26

“窜”、“逃”、“奔”三个字有什么区别?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逃亡!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东周列国志》第十四章,书中有:“卫国守城军士,闻王师已败,先自奔窜。”此处之“窜”为奔逃之意,而“窜”、“逃”、“奔”虽有同意,也有不同之义。那么,这三个词的区别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在整个《东周列国志》里,关于“窜”的记载出现有40次,如“乱窜”“奔窜”“鼠窜”“逃窜”。关于“逃”的有279次,有“奔”记载的有545次。那个时代战争是家常便饭,国与国之间指不定就会发生战事。打仗总有赢的和输的,赢的当然是凯歌高唱,长途奔袭,直逼的失败者举城投降。而战场上,只要是输了的军队,往往就会一溃千里。

所谓之“窜”,大多为逃亡之意,其中有君王之“窜”,如“今许君虽窜”,有兵将之窜,如“守将皆奔窜”,有百姓之窜,如“半路见人民纷纷逃窜”,皆为恐慌之心。书中之“窜”,40余次中,其中有“鼠窜”之意多次,即可见窜即为逃。但“窜”又绝非仅仅为逃,还有潜伏之意,比如“今子突窜伏在宋,寡君悯焉”,就是说郑国公子突避居在宋国。

资料图

关于逃亡之窜,有“乱窜”“奔窜”,可见战场之惨烈。所以虽说“窜”只出现了40余次,而“逃”则出现了两百多次,这个“逃”也就只是逃的意思,没有更多其他含义。这样的“逃”更为纯粹,在程度上也更为肯定。当然,这里的“逃”也非单指战场之逃。“许庄公易服,杂于军民中,逃奔卫国去了”,就是国君流亡异国。可见也有国君之逃、朝臣之逃和兵将之逃。

“重耳叛父而逃”,这算是国君之逃。“介子推逃禄不仕”,这是朝臣之逃。“自伐戴一出,全军覆没,孔父嘉只身逃归,国人颇有怨言”,这是兵将之逃。春秋战国时代,不管是天子王室、公侯将伯,似乎对逃亡之事从不忌讳。周厉王、周襄王都曾流落于都城之外,至于王室们如重耳夷吾,如楚国太子建,如燕国燕丹等,皆有流亡之事。

再来说说“奔”,在书中多达五百多次,这可见“奔”之意义更为广阔。即便是逃奔、奔走、飞奔之词也屡屡出现。还有所谓奔秦、奔晋,甚至奔狄等事,更是无数,而这些皆为遭到国之变故,而致流亡在外之事。因此“奔”之所谓,更多在于内政之变,很多名臣如赵盾、夏征舒、申包胥等,皆是有奔亡之事。

资料图

书中还有说“奔丧”,这即为“奔”之独有,诸侯为天子奔丧,朝臣为诸侯奔丧,说的是事有急意。关于“奔”,还有投奔、出使之意,“剧辛投奔燕昭王”、“将军向以昭王礼士,弃赵奔燕”,如此种种即为投奔。

在星夜之中,那些投奔诸侯的将臣们,有的成为国之重臣,有的则身死于异国,如乐毅奔燕为大将,樊於期奔燕则身死,伍子胥奔吴受重用,廉颇奔楚则郁郁而终。

还有“分遣宾客使者奔走列国”,则是出使之意,苏秦张仪乃至那些纵横家们,都曾奔走列国。后来还有秦国的成峤,“欲奔燕、赵,合纵诸国”,可见奔之意图。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做天难做四月天"是什么意思?"做天难做四月天"出自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做天难做四月天”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做天难做四月天”,这句话来自一首江南民谣: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秧要日头麻要雨,采茶姑娘盼阴天。这句俗语,让人想起了林徽因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在林徽因的笔下,四月是人间最美好的季节,春意盎然,百花盛开,是一

  • 三十六计故事介绍:第一计瞒天过海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原典】备周则意怠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②。太阳,太阴③。【注释】①备周则意怠:防备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让人斗志松懈,削弱战力。②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阳是我国古代传统哲学和文化思想的基点,其思

  • 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从何而来?都有什么习俗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秋分(AutumnEquinox)一、秋分节气的时间:每年09月22~24日,2016年秋分时间是9月22日22:21:05二、秋分节气由来,秋分节气气候变化,秋分节气介绍: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秋分之“分”为“半”之意,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

  • 古人取名取了名为何还要取字?名和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名和字的解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世界文明历史之中,中华文明可以说是最为源远流长的,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尤其是在给孩子取名字这件事情上,中国古人可以说是非常有讲究的,不仅要有姓、名,甚至还要有字、号,那么问题来了,古人在姓名之外

  • 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的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清明节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清明节简介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

  • "前高后洼,不孤就寡"说的是什么?这句话有道理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前高后洼,不孤就寡”说的是什么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包含着千千万万的历史文化,让身为中国人的我们不禁感到骄傲和自豪。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的老祖宗们为了让后代可以少走弯路,更好地获得美好的人生,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人

  • 传统的木偶戏和皮影戏都有什么区别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很多人都知道,木偶戏和皮影戏都在中国戏曲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的,这两者都是中国的民间艺术,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都是从很久之前一步步有了现在的昌盛时期,但是木偶戏和皮影戏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点,在表演上和制作上都是不一样,那么木偶戏和皮影戏到底有着哪些不同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木偶

  • 唐朝有哪些避讳?古代的避讳原则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的避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避讳”这个东西,自古有之,比如我们熟知的,朱元璋当皇帝后,猪不能叫猪啊;乾隆登基后,下令贴对联不能有“五福临门”啊等等,那么具体到唐朝,都有哪些避讳呢?下面就来说一说唐朝的那些有趣的避讳,一起涨姿势!一、不能叫“虎”字唐朝开国皇帝李渊

  • 什么是宫廷音乐?有哪些类别?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音乐可以分为四类: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其中地位最高的一类是宫廷音乐。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宫廷音乐不仅表现在它身居庙堂之高,只为统治者的宴会和朝廷仪式而演奏,还表现在它歌功颂德、祭祀祖先、娱乐君王及教化人民的作用上,这都是其他音乐无法望其

  • 儒家道家墨家内部还有派别?具体是怎么分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儒家道家墨家内部还有派别?具体是怎么分的?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道家三派道家文化有中华文化基石之称,在道教吸收道家文化之前,道家文化其实有老庄派、黄老派、杨朱派三派,老子庄子的地位自不必说,黄老思想曾经做过治国的根本理论,而杨朱派对中国人人性的塑造可谓影响颇深。老庄派为老学、庄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