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赫哲族建筑 赫哲族的"撮罗子"啥样

赫哲族建筑 赫哲族的"撮罗子"啥样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123 更新时间:2023/12/15 15:06:34

赫哲族是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他们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自古以来一直从事渔猎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在他们的民居也有所现。以捕鱼为生的赫哲族,一般将房屋建在江河沿岸的高处,既便于捕鱼,又可避免江水泛滥的危害。

“撮罗”,用简单的材料如木架支承为“人字屋”,就地而架,随地而建,木架之外放上兽皮为防护材料,也有的人家用草顶,这种“撮罗子”没有外墙,而是将外层与屋顶连成为一个面,墙即是斜墙也是屋顶,不分外墙与屋顶,两者连结,构成“人字墙”,东北地区的人叫它为“架子”。

在屋内四面用兽皮挂满墙,一直挂到屋顶,在地面上可铺上几层毡子与兽皮,这与原始人居住方式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这样的房子,实际上从外部观之,如同稻草编成的,最上部用绳子绑扎,扎深固定就可以了。

在这样的房屋中心部位可以生火取暖。升火时用一个铁架子,用盘承,火架子上煮肉或在架子上做饭,这与蒙古人在蒙古包里的生活方式相仿。

但是“撮罗子”房与蒙古包相比,就逊色多了。这是临时性的建筑,多建于水边,供季捕鱼时居住,用完即扔掉。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景颇族乐器 景颇族"洞巴"是怎样一种乐器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洞巴,景颇族双簧气鸣乐器。“洞巴”是景颇族景颇支系语音译,为汉语带牛角的管笛之意。载瓦支系语称比切或比克。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盈江、陇川、瑞丽等地。形制与唢呐近似,由管身、簧哨、芯子和喇叭口组成。规格大小不一,常见者全长52厘米左右。管身用质地较软的木料或铜

  • 布朗族历史 布朗族的古代历史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古代永昌郡范围内的濮人,由于分布地域广阔,所处的环境不同,其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分布在城镇附近和交通便利的部分濮人,逐渐融合于周围先进民族中,而另一部分自汉代以来很长一段时期仍然处于十分落后的狩猎和采集经济阶段。由于这种狩猎和采集经济的不稳定,濮人的迁徙活动甚为频繁。此外,大民族统治阶级的压迫政策,也

  • 西安人过年时为什么家家户户都要吃五豆饭?背后有什么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你们知道西安人过节为什么要吃五豆饭吗,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的姿势总是以“吃吃吃”开始;对于西安人来说尤其如此。因为西安人从腊月初五开始,就开启了“吃货”模式——每到腊月初五,西安人家家户户要“吃五豆”。“吃五豆”是西安过年的传统习俗之一。所谓“五豆”,即五豆饭,指的是将

  • 敦煌壁画的颜料来源于哪里?为何可以千年不褪色?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敦煌壁画的颜料来源于哪里?为何可以千年不褪色?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中国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就具备了很高的颜料发明制作技能和化学工艺技术,敦煌壁画颜料主要来自进口宝石、天然矿石和人工制造的化合物。敦煌石窟不仅是世界上著名的艺术宝库,还

  • 张姓二字名怎么取?2020年张姓宝宝精选!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姓二字名怎么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最近很多张姓的家长表示自己家的孩子出生了,而且还生了一个男宝宝了,那么这个男宝宝的名字要怎么起呢?其实男孩子的名字搞洋气一点就好了,所以下面小编也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张姓洋气孩子名字,都是两个字的,有需要的家长可以看看说不

  • 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故事介绍之扇枕温衾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原文:后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躬执勤苦,事父尽孝。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刘护表而异之。诗赞: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儿童知子职,知古一黄香。译文:东汉江夏的黄香(博通经典,文采飞扬,曾任魏郡太守。着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九岁时母亲去世,终日

  • 敦煌壁画中的装饰画图案分别有哪些种类?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想知道敦煌壁画中的装饰画图案分别有哪些种类吗?其实装饰花纹随时代而异,千变万化,主要有藻井图案、椽间图案、边饰图案等,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绘制了干年的敦煌图案画是敦煌壁画众多内容中光彩夺目的一部分。它以富于变化又有规律的色彩与形制装饰着建筑、壁画和泥塑,同时又有独立存在的形

  • 汉族习俗 汉族端午节有何历史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端午食粽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

  •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是真实存在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可悲可泣的故事都听了不少,也遇见了不少,但是作为母胎单身的小编就没啥感觉,想一想上次因爱情而感动的大概是在初中时期看的梁祝,到如今印象也没有丝毫减弱,历史上被搬上大荧幕的爱情故事有很多,像孟姜女哭嫦娥、牛郎和织女、白素贞和许仙以及我最熟的梁山伯和祝英台。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很怀疑这些爱情故事是真的

  • 白露: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北京时间9月7日23时32分,我们将迎来白露节气。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俗话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这一时节昼夜温差最大,清晨草木凝露,秋风凉意渐显,自此,孟秋结束,仲秋开始。时至白露,清晨时分能在草木花瓣上看见许多晶莹剔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