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楼梦中贾府的经济变化是什么样的?有何变化?

红楼梦中贾府的经济变化是什么样的?有何变化?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353 更新时间:2024/1/8 17:37:29

贾府是赫赫扬扬的国公府,一门双国公,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

曹公笔下的《红楼梦》,是一部描写贾、史、王、薛的衰败史。而在这四大家族里,又以描写贾府的衰败为主。

毫无疑问,《红楼梦》中展现的贾府,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便说道,宁荣二府,如今也已衰败了;秦可卿临终时,托梦给王熙凤,也说出了“树倒猢狲散”的言语;在后来,王夫人还说道,想林妹妹的母亲当日,那是何等的娇生惯养,那才是真正的小姐。可见,时至今日的贾府,是真的衰败了。

那么,祖宗在时的贾府,为何那样的富有呢?而如今的贾府,又为何如此的衰败呢?导致贾府经济缩水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此处的祖宗,说的是应该是贾府的第一代、第二代,如果从贾府来看,应该就是贾源、贾代善这两代。在《红楼梦》第七回末,我们通过焦大说的那番话,不难看出,宁、荣二公是以军功出身的,荣国公在死人堆里被焦大救出,才换来贾府一百多年的富贵。

从此来看,宁、荣二公时期的贾府,同当时的国情有关,也许,那个年代,朝廷战争不断,如贾府这样屡立战功的家族,才能真正受到皇帝的重视。

那么,在宁、荣二公时期,贾府的经济究竟是怎样的呢?

关于这一点,元春晋封贤德妃后,贾琏同王熙凤以及赵嬷嬷的一番话,说出了答案。

凤姐笑道:“果然如此,我可以见个大世面了。可恨我小几岁年纪,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没见世面了。说起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书还热闹,我偏没造化赶上。”赵嬷嬷道:“阿呀呀,那可是千载希逢的。那时候我才记事儿,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船,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化的像淌海水似的!

从时间上来看,王熙凤所说的二三十年前,应该是贾府第二代的事了,可见,那时候贾府的主要来源,是从监造海船,修理海塘这些大的工程项目上获得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很好理解。也正是因此,贾府才有那么大的经济能力,真正接驾了一回。而在贾府第二代中,其经济来源便这样了,可想而知,在宁、荣二公时期,贾府的经济有多富足。

但显然,到了贾政贾赦这一代,贾府的情况发生了变化。而贾府的经济,也因此发生了变化,联系上面我们说的贾府祖宗时期的经济来源,不难发现,贾府经济之所以缩水如此严重的两大原因:

第一:是朝廷由战乱走向了和平,武将得不到重视

在《红楼梦》第一回里,曹公便向我们介绍了如今国泰民安的境况,并且,我们会发现,世袭着一等将军的贾赦,似乎整日无所事事,这说明什么?或许,这只能说明,此时的朝廷,陷入了和平时期,已经不需要如此多的武将了,也是因此,如孙邵祖那样弓马娴熟的人,也得托贾赦找关系才有可能谋个好官。

而我们从贾府教育来看,也会发现一点,贾府中的贾敬,进士出身;贾府中的贾珠,十四岁进学,若不是因为此时的武将无地位,贾府又怎么会突然由一个武将之家而选择从文呢?

也因此,武将出身的贾府渐渐的不受朝廷待见,贾府曾经所能接管工程项目的机会,已经没有了。

第二:是新、旧皇帝的交替

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元春省亲这件事中就能看出,原本,皇上已经下旨,每月二六日,让贵妃的藤椒进宫与她们相见,但因为太上皇的旨意,凡贵妃家中,有重宫别院的,准许其省亲,而从好几个贵妃家都先后响应而修建省亲别院来看,此时的太上皇,还是有不少的威望的。

但这,同样间接的告诉了我们一个问题,那就是,如贾府这样的功臣,很有可能是太上皇时期受宠的家族。

而随着新皇帝的上位,自然会扶持一批自己的力量,如贾府这样武将出身的没有成功转型成文官出身的家族,则自然受到朝廷的排挤。

而一旦,贾府在朝廷中受到了排挤,他的权利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在秦可卿的葬礼上,我们得知了贾代化的职位,原担任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但到了贾珍这一代,则世袭的不过是三等将军。

如此地位的贾府,又怎么能如当日那样的辉煌和富贵呢?

在没有外务的情况下,贾府的经济收入便缩水严重了,不过是赖着祖宗留下的田地,收收地租、逢年过节领领朝廷的恩赏;借着贾府一向的名声和朝廷的关系,替人打打官司,弄弄差事,而谋取福利。但显然,这同当日接手朝廷大工程项目的收入是没法比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贾府清朝

更多文章

  • 姜子牙《太公六韬》:《六韬·武韬·发启》赏析以及例证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姜子牙,《太公六韬》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据说是中国先秦时期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该书据说是由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

  • 骆宾王所作的 《晚泊江镇》,运用了哪些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骆宾王,初唐

    骆宾王,字观光,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他的一生有颇多著作,为开辟唐代文学的繁荣局面做出贡献。下面跟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骆宾王所作的《晚泊江镇》吧。晚泊江镇骆宾王四运移阴律,三翼泛阳侯。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夜乌喧粉堞,宿雁下芦洲。海雾笼边徼,江风绕戍楼。转蓬惊别渚,徙橘怆离忧。魂飞灞陵

  • 柳宗元《再上湘江》:篇幅短小,却不失为一篇清新隽永的小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柳宗元,《再上湘江》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

  • 柳宗元《登柳州峨山》:实际抒发了其归国无路的隐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柳宗元,《登柳州峨山》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

  • 刘驾《贾客词》: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经济凋敝的悲哀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驾,《贾客词》

    刘驾,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江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

  • 晏几道《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写晚春景色,却蕴含惜春之意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晏几道,《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那么下面历史

  • 成语“本末倒置”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本末倒置

    如何解释成语“本末倒置”?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本末倒置【拼音】:běnmòdàozhì【解释】: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成语故事】:战国时,有一次齐国的国王派使臣去访问赵国。使臣到了赵国,把齐王的信交给了

  • 成语“逼上梁山”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逼上梁山

    如何解释成语“逼上梁山”?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逼上梁山【拼音】:bīshàngliángshān【解释】: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成语故事】:《水浒传》中有一个梁山英雄,名叫林冲,原来是80万禁军教头。有一天,林冲带着妻

  • 晏几道《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此词为怀念歌妓小莲而作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晏几道,《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那么下面历史

  • 红楼梦中梨香院解散后茄官去了哪里?尤氏为何会讨她?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茄官,清朝

    红楼梦中宫里的老太妃薨逝后,梨香院的小戏子便被遣散了。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梨香院解散后,小戏子们各奔东西。贾家当初花了重金买来,如今却又落魄的解散,背后的衰败已经能够预见。小戏子们有离开的,也有不走的。贾母就将她们一一分派,其中小戏子茄官,却是被尤氏“讨了去”。(第五十八回)贾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