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柳宗元《登柳州峨山》:实际抒发了其归国无路的隐痛

柳宗元《登柳州峨山》:实际抒发了其归国无路的隐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807 更新时间:2023/12/18 14:39:00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柳宗元的《登柳州峨山》,一起来看看吧!

登柳州峨山

柳宗元〔唐代〕

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

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

这首诗就眼前景下笔,“秋”点节令,“午”点时间,“荒山”即峨山,荒凉萧疏,写景为抒写“意悠悠”之情作渲染。身遭贬谪,远离家乡,独上荒山,心绪万千,可见“意悠悠”涵盖着诗人当时复杂纷繁的情感。第三句虚接,转出“望乡”情,这悠悠情思中,乡情是诗人当前最重要的情愫。然而,登上峨山望乡,“西北是融州”,隔断了诗人的视线,故乡不可见。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显得自然和淡,含蓄有味。诗人先写“荒山”,后写“独上”,最后以疑问作结:为什么我望乡的地方,偏偏却只见融州。下面让读者自己去回味、深思,以想象和推论作补充。这里没有秾丽鲜艳的色彩,没有絮絮滔滔的叙述,仅仅二十字,既构思完整,又感情充沛。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这首诗实景虚写,表面是题写山水,实际抒发其归国无路的隐痛。作者以眼前之景,道难言之苦,构想自然,神妙无比。又蕴含离乡之情、迁谪之思,言简意赅,语近情遥,深于哀怨,真是绝妙好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驾《贾客词》: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经济凋敝的悲哀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驾,《贾客词》

    刘驾,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江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

  • 晏几道《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写晚春景色,却蕴含惜春之意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晏几道,《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那么下面历史

  • 成语“本末倒置”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本末倒置

    如何解释成语“本末倒置”?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本末倒置【拼音】:běnmòdàozhì【解释】: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成语故事】:战国时,有一次齐国的国王派使臣去访问赵国。使臣到了赵国,把齐王的信交给了

  • 成语“逼上梁山”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逼上梁山

    如何解释成语“逼上梁山”?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逼上梁山【拼音】:bīshàngliángshān【解释】: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成语故事】:《水浒传》中有一个梁山英雄,名叫林冲,原来是80万禁军教头。有一天,林冲带着妻

  • 晏几道《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此词为怀念歌妓小莲而作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晏几道,《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那么下面历史

  • 红楼梦中梨香院解散后茄官去了哪里?尤氏为何会讨她?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茄官,清朝

    红楼梦中宫里的老太妃薨逝后,梨香院的小戏子便被遣散了。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梨香院解散后,小戏子们各奔东西。贾家当初花了重金买来,如今却又落魄的解散,背后的衰败已经能够预见。小戏子们有离开的,也有不走的。贾母就将她们一一分派,其中小戏子茄官,却是被尤氏“讨了去”。(第五十八回)贾母

  • 王禹偁《寄砀山主簿朱九龄》:全诗明白晓畅,情真意切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禹偁,《寄砀山主簿朱九龄》

    王禹偁(chēng)(公元954-1001年),字元之,济州钜野(因行政区域重新划分现今为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

  • 王禹偁《暴富送孙何入史馆》:这首诗的诗题很具吸引力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禹偁,《暴富送孙何入史馆》

    王禹偁(chēng)(公元954-1001年),字元之,济州钜野(因行政区域重新划分现今为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

  • 李端所作的《听筝》,展示了一幅线条流畅,动态鲜明的舞台人物速写图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端,唐代

    李端,字正已,中唐时期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作多为应酬之作,大多表现出消极避世的思想。下面跟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端所作的《听筝》吧。听筝李端〔唐代〕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译文及注释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制的筝枕前。想尽了办法为博

  • 红楼梦中袭人来催问月例时,平儿是什么表现?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平儿,清朝

    《红楼梦》这样一部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巨著,自然也少不了谈论月钱的话题。下面由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袭人私下催问工资,王熙凤没有出场,平儿的反应有些让人猜不透李纨说平儿是王熙凤的一把钥匙,这话说的一点不错,平儿不仅是王熙凤的陪嫁丫环,更是她的好助手。工作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