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类·卷四记载了哪些内容?

《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类·卷四记载了哪些内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716 更新时间:2024/1/19 7:47:06

海兰察

海兰察,索伦人,幼从征西域,以步卒射巴雅尔,殪之,纯皇帝特赐侍卫。其后每经战阵,以勇力显。生平惟服阿文成公,任其驱使辱詈,听命唯谨。尝告人曰:“近日大臣中知兵者,惟阿公一人而已,某安敢不为其下?其余皆畏懦之夫,使其登坛秉钺,适足为殃民具耳,某安能为其送死也?”

后南征台湾,福文襄趋拜下风,公始为之尽力,三日攻破鹿洱港,贼人以为天人从空而降,自相践踏以毙。后征廓尔喀回京,未匝月即以病殂,上深悼惜。后川楚教匪叛,上浩叹曰:“使海兰察在此,贼不足平也!”

公善知兵,每遇战阵,兵既接,公乃敝衣布帽,骋骑绕自贼队后,观其瑕可乘者,然后集兵攻之;或以数十余骑阑入贼队左右射之,使贼队紊乱,我兵因以致胜。又能枕弓卧地听之,知贼马之众寡;及嗅马矢,知敌去之远近,皆与古人暗合。其长子安禄随征川楚教匪,殉节川中。其次子安成少年白皙,美如冠玉,喜声伎,日游狭巷中,然勇干有父风。

◎海兰察之战略

超勇公海兰察,索伦人,即伊彻满洲也,少以军功累晋公爵。闻公出征时,沿途供亿,必遣心腹偏将某甲前驱预备。公平日嗜好唯某甲能知之,凡节,每到驿馆,下马即顾某甲,问所需各物俱备否,某甲鞠躬对曰:“诺。”公色然喜曰:“好孩子,很会办事。”

甫入门,某甲手捧髹漆红盒一,屈膝以献,去其盖,内盛径寸大蜘蛛百枚,螂蛆、蝾螈、虿蝎等物称是,公一一去其钳爪,生啖毕。某甲侍公登堂,梁左右悬两巨蛇,粗如戋、长丈有奇,公睨而嬉笑,拔金错刀寸断大嚼,如咬甘蔗。食讫,某甲屈单膝告退,公独入后室,内有蠢胖村妇八人,年皆二十以来,裸体以待,公一一递接已,乃呼从者具汤沐,进冠服,出见客。客退,又呼某甲来,赞之曰:“好孩子,很会办事。”

凡沿途供亿必如此,方惬公意,不则竟日忽忽不乐,戏下部曲,诃责鞭棰,无所不至矣。又闻公过戈壁瀚海等地,常数百里无人烟,村妇难致,则以肥壮水牛代之,故出征必多带水牛听用,按日轮交四牛,牛辄不能与公敌。公恨其不能胜任,则手刃剐而生飨之。观公所为,可谓奇人,彼樊舞阳之生食豚肩、常开平之与虎豹交,以公较之皆不足为奇矣。

◎其二

乾隆朝名将,以超勇公海兰察为冠,边功战略,炳矞旗常,无待述矣。其行军实由天授,有为自古名将所未尝到者。自结发从戎,每临阵,微服率数十骑,绕出贼后,知何处有瑕可蹈,辄冲入贼队,左右疾射,使其阵乱,而我兵乘之。又能望云气,决贼势之盛衰,比战之胜负,察山川脉络,知安营汲水之宜,听地窖识贼马之多寡,验马矢料敌去之远近,即仓猝间手弹弓弦,亦能预测利钝,以故进必歼敌,退亦全师,操纵神奇,不可弹述。(按望气之说屡见史策,古名将皆能之。北齐时,斛律金行兵,用匈奴法,望尘知马步多少,嗅地知军远近。超勇蒙古人,或得秘传,不知今尚有传者否?)

◎马彪

马壮节公彪,固原人。少无赖,尝冲突固原提督仪仗,提督命杖于辕门,公问人曰:“提督品最高,究竟何如人始为之?”人告以由行伍起者,公奋然曰:“吾以提台皆天人耳,若由行伍进,吾犹能力致之。”乃誓曰:“吾不致身此官,终不入此城也。”遂仗剑从军。时大兵进讨回部,公奋身用命,积功至总兵官。路由固原,有邀其入城会饮者,公力辞之曰:“此尚非吾入城时也。”

后以平撒拉尔回民功,果授固原提督。公至城门,挥去侍从,步入其。至衙中,首命置前提督神主,公朝服祀之,然后接其众乡里父老,设酒欢宴终日,指其牌曰:“吾非为此公所激烈,何能致身至此?此聊所以报德也。”

◎杨诚斋军门

杨诚斋军门芳,贵州人,少贫窭,读书应试未就,乃充行伍,藉军粮以赡其家。乾隆乙卯,楚苗窃发,毗连黔境,铜仁诸苗亦乘时蠢动,攻铜仁寨。时游击为孙总兵清元,欲弃寨避贼,公奋然曰:“芳闻咫地寸土,莫非为天子所守者,奈何委之于贼?”孙壮其言,因与贼战,乃至败绩。时福文襄王督师,命诸将移寨,闻兵败,怒欲置孙于法,孙叩首曰:“非裨将之过,皆杨芳一人意也。”

王命缚公至,诘曰:“汝何人,乃敢抗吾法?”时兵卫森严,堂宇深邃,公大声曰:“芳幼读圣贤书,惟知忠孝字。今寨虽小,为天子所畀付,若轻弃是违君命也。故芳欲一战,以扬士气,其胜之与否,自有主之者,非芳之罪。如使芳执殳效命,早裹尸马革矣。”言既终,愀然长啸。王壮其言,命为亲军,日见委任,不数载官至专阃。公与杨时斋军门为布衣交,遂至通谱。公善谋,时斋善战,二公如左右手,不可须臾离者。其守陕安镇,政令宽洽,民感其惠。公尝入陛见,其署篆者暴虐,激变营兵,乱军蒲大芳揭竿而起,然感公旧德,曰:“杨夫人在,慎勿杀害也。”因共舁夫人轿,送出南山,共拜叩去。其善驭士卒也如此。

◎明春二公论战

人臣死绥,古今通谊,然必有济于国,始为可贵,若如赵括邱福之徒,非不舆尸殉死,不为世所重也。闻明相公言木果木之战,海超勇公实预其事。甫交绥,海公即大呼曰:“军气颓败,此溃师之兆也。吾马首欲东,诸君努力冲围,悉会师于美诺可也。”

因策马归,故身不预难。其后卒以灭敌,盖留身有待也。春将军宁,亦世代拥旄者,言“对敌如角牴,然稍觉势异即放手,再与之扑,不然,必颠仆矣。自古如必邲鄢之役,九节度之败,皆师老之故也。”二公皆久经军旅者,其置论乃如是,此与杨存中舍淮守江之论相似,非亲身经历者,必以其言为懦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清朝清代名人轶事

更多文章

  • 红楼梦中妙玉请宝玉喝体己茶时,用的是什么茶具?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妙玉,清朝

    妙玉是一个带发修行的居士,《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下面由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第四十一回,拢翠庵喝体己茶,妙玉拿出自己平日所用绿玉斗给贾宝玉喝茶,此举一出,妙玉对贾宝玉有私情的言论不绝于耳。妙玉“假正经”的诟病经久不衰。其实,这些“杂音”都是误解,妙玉拿出“

  • 红楼梦中鸳鸯说的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鸳鸯拒婚,清朝

    红楼梦中四十六回,贾赦看上了鸳鸯,让邢夫人去向贾母讨要。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贾赦逼婚鸳鸯的时候,邢夫人让鸳鸯的嫂子来劝鸳鸯嫁给贾赦。鸳鸯的嫂子说有好话儿告诉鸳鸯道,还说是天大的喜事!鸳鸯指着她嫂子骂道:“什么好话,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什么喜事,状元痘儿灌的浆

  • 郭靖是否战死襄阳城?最终结果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郭靖

    郭靖,这个名字在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是一个英勇无畏、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然而,历史上的郭靖,其实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以自己的生命,守护了襄阳城,保卫了南宋的疆土。郭靖,字公明,号靖儿,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在襄阳城的防御战中,表现出了极高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忠诚精神。他的英勇事迹,成为

  • 什么是祭灶?是什么节日的风俗习惯?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祭灶,上古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节日和风俗。其中,祭灶节是一个重要的民间节日,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先的敬仰之情。那么,祭灶节究竟是什么节日的风俗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祭灶节的起源祭灶节,又称“小年”,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农耕文明。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 盘点中国史上最有名的皇室宫廷流血政变【图】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宫廷,政变

    中国的封建社会开始于秦始皇统一六国正式称帝,终结于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满清统治,经历了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朝代,合计达2000余年。按历史学家、社会学家说法,朝代的更替是促使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历史客观规律。按军事学家说法,那叫“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封

  • 清军和义和团紫竹林之战始末:大清最后的血性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紫竹林之战,清朝,义和团

    紫竹林,大清帝国的最后战役,最后的血性。1900年,几乎已经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以及中日甲午战争中被抽干了的大清帝国又一次迎来了洋人的刺刀。八国联军的军靴再一次踏上大沽的时候,40年前的英法联军点起的圆明园之火还在烧着。在紫竹林,前仆后继的义和团和清军让绕了大半个地球的联军士兵再一次领略了中国人

  • 为何北宋被誉为“一个最没有战略眼光的朝代”?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北宋

    关于北宋各种争议不断,“积贫积弱”也好,商品经济发达也罢,没有一个人可以“罢黜百家”成一家之言。但是,北宋在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战屡败是不能否认的事实。关于北宋耻辱的战争记录,我们可以找出各种各样的原因,北宋的统治者们缺乏战略眼光是埋下北宋每战必败的最重要愿意之一。耻辱的“先南后北政策”北宋建国

  • 意土战争的战争背景是什么?是在什么形势下开始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意土战争,意大利,奥斯曼帝国

    意土战争是指意大利夺取奥斯曼帝国在北非剩余的属地的黎波里塔尼亚的战争,土耳其称为的黎波里战争,是意大利王国与奥斯曼帝国于1911年进行的战争。战争爆发于1911年9月,至翌年10月结束。统一后的意大利王国渐渐涌现殖民主义意识,刚好在1911年7月发生了第二次摩洛哥危机,这恰巧为意大利的进攻提供了有利

  • 历史上的泾原兵变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泾原兵变,唐朝

    说到历史上的唐朝时期的朱泚之乱这件事情其实也还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件事情了,而且是直接把长安给攻陷了,那么当时这件事情具体的情况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也一定别错过了!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后,国力大损。虽说“天可汗”的称号已经不被周边各个少数民族认可,但也是

  • 古埃及与赫梯战争:文明冲突与历史转折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古埃及与赫梯战争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2世纪的古埃及与赫梯战争,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戏剧性和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两个国家的格局,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古埃及与赫梯战争是古代世界两大文明的首次冲突。古埃及,作为尼罗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