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楼梦李纨的性格怎么样?为何说她是个精明的人?

红楼梦李纨的性格怎么样?为何说她是个精明的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805 更新时间:2024/1/18 3:43:55

李纨是《红楼梦》中的人物,字宫裁,金陵十二钗之一,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金陵十二钗中,若说哪个女子最不起眼,很多人会说出李纨这个名字,甚至很多人在掰着手指头细数十二钗时候,往往都会将李纨遗漏,可见李纨在《红楼梦》中是一个不易引起注意的人物,加上李纨本人性情温柔平和,不爱出头,“从不问他人废与兴”,因此大家对她的理解就止步于一个菩萨心肠般的女人,仅此而已,但事实上李纨的性情也很复杂。

如果仅仅是浅读红楼,很难发现李纨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而只要细细研究前八十回中她的一举一动,便能品味出一个不同于传统认识的李纨,我们今天就通过具体剧情的分析来帮助大家更加清楚地李纨这个人物。

从综合角度来看,李纨确实算得上是“温良恭俭让”的贤妻良母,作为母亲她悉心教导自己的儿子贾兰,督促其用功读书;而作为晚辈,她对贾母王夫人更是温良贤淑,众人吃饭她在旁边伺候也毫无怨言,也不会像王熙凤那般主动讲笑话讨巧逗长辈们开心;作为贾府的一员,她温和对待每一个人,下人们都称她是个“菩萨”,园中众姐妹都拿她当知心大姐。

但,这是真正的李纨吗?

答案是否定的,她的这些种种作为都只是为了“韬光养晦”,丈夫去世,儿子年幼,自己孤寡,她必须保证母子两人未来稳定的生活,因此她尽量表现出温和柔顺的一面。胡文彬曾这样评价李纨:

“她之所以事事退让,因为她是一个饱经世故、参透人情的人,深知贾府到了大厦将倾的时刻,实在是独木难撑,即使自己使大力气,作大施为也无法补天。”

这个结论并不是主观臆测,李纨尽管“藏锋”,但毕竟“难改本性”,她的真实性情在书中各处都有所体现,比如李纨的口尖舌利丝毫不逊色林黛玉和王熙凤,在很多时候,她的辩论口才比此二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书中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中,众人聚集在一起讨论惜春画年画儿请假的事情,期间林黛玉开玩笑般地调侃李纨:“这是叫你带着我们做针线、教道班呢,你反倒来招我们大顽大笑”,可就是针对林黛玉这样的玩笑话,李纨也认真应对,她明白林黛玉虽然口齿伶俐,但也有一个弱点就是怕听到宝黛爱情的话题内容,于是李纨这样应付:

李纨笑道:“你们听她这刁话......只保佑你明儿得一个厉害婆婆,再得几个千刁万恶的大姑子、小姑子,试试你那会子还这么刁不刁了。”——第四十二回

果然,林黛玉听完早红了脸,转脸去跟宝钗说话了,不敢再找李纨的茬。如果这一个例子不能证明的话,我们再来看看王熙凤和李纨的交锋,即便是“有一万个心眼子”的王熙凤,在跟李纨打口水仗的过程中,也丝毫没有捞到半点便宜。

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中,李纨带领众人前来找王熙凤,名义上要王熙凤当诗社的“监社御史”,实则是为了让王熙凤给诗社出钱,王熙凤听完来意便明白了李纨的真实意图,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还是笑着埋怨李纨吝啬。

凤姐儿笑道:“亏你还是个大嫂子呢!把姑娘们原教给你带着念书、学规矩、针线的,她们不好,你要劝。这会子她们要做诗社,能用几个钱?你就不管了。”——第四十五回

然后王熙凤列举出李纨的收入来源:月钱十两,老太太可怜李纨孤儿寡母,又给添了十两;有园子地,收租子钱;年中分年例,李纨是上上分儿;李纨吃穿用度全都是官中的,又不用花钱,一年通共下来有四五百两银子!

此处不由佩服王熙凤的思维,话都说到这个分上了,李纨还好意思要钱吗,她自己那么多钱,随便拿点就够建诗社用了。如果换了旁人估计被凤姐儿怼得无话可说,只能乖乖掏钱,可李纨思维更加敏捷,她立刻想到了应对之策,就是转移话题。

李纨笑道:“你们听听!我说了一句,她就疯了,说了两车的无赖泥腿子市俗专会打算盘、分斤拨两的话出来......昨儿还打平儿呢、亏你伸得出手来。那黄汤难道灌丧到狗肚子里去了?”——第四十五回

李纨先指责王熙凤的话粗俗,随后赶紧将话题转移到王熙凤生日那天打了平儿这件事情上,李纨巧妙利用热度还在的“打平儿”事件,成功转移了众人的注意力,此时便没人再追究她的吝啬,反而都在关注王熙凤给平儿道歉这个八卦新闻上,最后王熙凤不但出了办诗社的钱,还公开给平儿鞠躬道歉,李纨完胜王熙凤!

这两件事都可以看出李纨的思维敏捷和口齿伶俐,都不是一般人所能对抗的,这和她在贾府中一贯沉默的表现大相径庭,而在管理方面,李纨也是如此,甚至表现出一定的强硬态度,这一点在第三十七回海棠诗社作诗的评比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当时李纨担任评委,对众姐妹们的诗词进行评价,最后在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决胜第一名,李纨认为“若论风流别致,自是潇湘;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于是判定薛宝钗第一名,可贾宝玉对这个结果不满意,他认为林黛玉的诗才是最好的,此处便与李纨发生了冲突。

宝玉道:“我的那首原不好了,这评的最公。”又笑道:“只是潇蘅二首,还要斟酌。”李纨道:“原是依我评论,不与你们相干。再有多说者必罚!”宝玉听说,值得罢了。——第三十七回

如果不刻意研究李纨,只站在对李纨印象的层面来看,我们甚至会担心李纨,因为她心肠太柔软,加上林黛玉和薛宝钗的诗确实不相上下,宝玉一提,她善心发作不好评价谁第一,那么岂不陷入僵局,可我们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李纨一句硬生生的“不与你们相干”,怼得宝玉哑口无言。

如果不注意这些细节,便会对李纨形成温和柔顺这样固定的人设理解,而真实的李纨与此人设大不相同,贾府下人都认为李纨是个“菩萨”,从来不管事,可是在探春改革大观园的时候,只有李纨一人看出了怡红院和蘅芜苑的价值所在。

探春又笑道:“可惜蘅芜苑和怡红院两处大地方,竟没有出利息之物。”李纨忙笑道:“蘅芜苑更厉害。如今香料铺并大市大庙卖的各处香料、香料都不是这些东西?算起来比别的利息更大,怡红院别说别的,单只说春夏天一季玫瑰花共下多少花。”——第五十六回

因此李纨在管家方面并非是个糊涂人,细究起来她管家能力未必会比王熙凤差,但她忧虑自己的处境,孤儿寡母,所以一直韬光养晦,处于一种大智若愚的状态,其实是为了保全自己和儿子的生计,她住在人力穿凿而成的稻香村,守着贞节牌坊,却忘了自己也是个二十岁的女孩,她本身也是个可怜人。

千红一窟,万艳同杯,大智若愚的李纨也难逃这个宿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李纨清朝

更多文章

  • 红楼梦为何没有描写史侯府?贾母与史家的关系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贾母,清朝

    红楼梦四大家族分别是贾家,史家,王家,薛家。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其实我们看全书里,贾母不怎么提娘家的事,她嫁出来的时间,太久了,都过了半个世纪,其实她这一生,主要的活动空间,不是史家,是贾府,不是娘家是夫家,贾母心里,已经把自己当成了贾府的人,这和凤姐不一样,凤姐和贾琏纷争,张口

  • 施公案第244回:因投宿李昆降妖,思报仇谢豹行刺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施公案》,施世纶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百断奇观》,未著撰人。现存有嘉庆三年(1798)序文,道光四年(1824)刊本,可推知它前八卷九十七回大约成书于乾隆、嘉庆年间。其故事始于说书,后经人加工整理敷演而成为528回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康熙年间清官施仕伦在黄天霸

  • 施公案第245回:防里防路通遭袖箭,急中急天霸发金镖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施公案》,施世纶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百断奇观》,未著撰人。现存有嘉庆三年(1798)序文,道光四年(1824)刊本,可推知它前八卷九十七回大约成书于乾隆、嘉庆年间。其故事始于说书,后经人加工整理敷演而成为528回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康熙年间清官施仕伦在黄天霸

  • 《后西游记》第二十九回:颠倒阴阳 深穷造化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后西游记》,第二十九回

    《后西游记》,明代神魔小说,《西游记》三大续书之一。(另两者为《续西游记》、《西游补》)该书作于明代(书中语及“锦衣卫”),作者不详,现存版本仅标明“天花才子评点”字样,但有作者名叫梅子和的说法,未经证实。该书共四十回,影响虽不如《西游记》,但在针砭时弊、笑骂文采方面颇与《西游记》相比肩。那么下面历

  • 《山中》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王维

    山中王维〔唐代〕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译文荆溪潺湲流过露出磷磷白石,天气变得寒冷红叶也变得稀稀落落。山间小路上本来没有下雨,但苍翠的山色却浓得仿佛要润湿了人的衣裳。赏析这首小诗以诗人山行时所见所感,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荆溪白石出”主要写山中溪水。荆溪,本名长水,又称

  • 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紫草原文是什么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本草纲目,李时珍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 江总《别袁昌州二首(其二)》的写作背景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江总,南北朝

    想知道江总《别袁昌州二首(其二)》的写作背景是什么样的吗?这是作者于乱离之际与朋友作别的诗。侯景之乱起,作者居京师。台城陷,江总避难,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别袁昌州二首(其二)客子叹途穷,此别异西东。关山嗟坠叶,歧路悯征蓬。别鹤声声远,愁云处处同。赏析首句从“客子”之叹写起。

  • 施公案第514回:郝素玉结伴请张七,张桂兰拚力战张焕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施公案,施世纶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百断奇观》,未著撰人。现存有嘉庆三年(1798)序文,道光四年(1824)刊本,可推知它前八卷九十七回大约成书于乾隆、嘉庆年间。其故事始于说书,后经人加工整理敷演而成为528回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康熙年间清官施仕伦在黄天霸

  • 施公案第515回:历险路兄妹相逢,述下情父女觌面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施公案,施世纶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百断奇观》,未著撰人。现存有嘉庆三年(1798)序文,道光四年(1824)刊本,可推知它前八卷九十七回大约成书于乾隆、嘉庆年间。其故事始于说书,后经人加工整理敷演而成为528回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康熙年间清官施仕伦在黄天霸

  • 世说新语·言语篇·第三十五则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世说新语,南北朝

    众所周知《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其世说新语·言语篇·第三十五则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原文刘琨①虽隔阂寇戎,志存本朝。谓温峤②曰:“班彪识刘氏之复兴,马援知汉光之可辅③。今晋祚虽衰,天命未改。吾欲立功于河北,使卿延誉于江南,子其行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