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江总《别袁昌州二首(其二)》的写作背景是什么样的?

江总《别袁昌州二首(其二)》的写作背景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631 更新时间:2024/1/16 10:45:25

想知道江总《别袁昌州二首(其二)》的写作背景是什么样的吗?这是作者于乱离之际与朋友作别的诗。侯景之乱起,作者居京师。台城陷,江总避难,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别袁昌州二首(其二)

客子叹途穷,此别异西东。

关山嗟坠叶,歧路悯征蓬。

别鹤声声远,愁云处处同。

赏析

首句从“客子”之叹写起。“客子”乃诗人自谓。“途穷”指境遇艰难。诗人处流离之境而自叹艰难。次句言自己在此境遇下又增离愁。“异”即离异、分开,指与袁昌州各自东西。这两句写诗人作别之际的心情。“关山”二句是虚写,设想别后旅途遥远,辗转跋涉之苦。“歧路”即岔道。“关山”、“歧路”互以见义,都是承上“途穷”并使之具体化,表明自己将度越很多城关、山隘、歧路。“坠叶”即落叶,“征蓬”即飞蓬,都是作者自况。诗人嗟叹“坠叶”,怜悯“征蓬”,都是自我伤悼,叹惋自己像“坠叶”、“征蓬”那样飘泊无定,不可测知所止之处、安定之时。末二句承“此别”句,收回遐思,复归于眼前景物。“别鹤”指离去之鹤。鹤似通人性,其将离去,声声哀唳,渐飞渐远,声音也随之减弱。云本无情物,因移入作者主观感受,而成为惨淡的“愁云”。作者之愁在,故天空之云皆愁,是为“处处同”。分别之际,“愁云”惨淡,布满天空,则自己前途所到之地似乎也为此“愁云”所笼罩,无法跨出它的阴影。这二句从不同的感官落笔,“声声远”写耳之所闻;“处处同”写目之所见。这样写有助于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立体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江总南北朝

更多文章

  • 施公案第514回:郝素玉结伴请张七,张桂兰拚力战张焕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施公案,施世纶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百断奇观》,未著撰人。现存有嘉庆三年(1798)序文,道光四年(1824)刊本,可推知它前八卷九十七回大约成书于乾隆、嘉庆年间。其故事始于说书,后经人加工整理敷演而成为528回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康熙年间清官施仕伦在黄天霸

  • 施公案第515回:历险路兄妹相逢,述下情父女觌面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施公案,施世纶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百断奇观》,未著撰人。现存有嘉庆三年(1798)序文,道光四年(1824)刊本,可推知它前八卷九十七回大约成书于乾隆、嘉庆年间。其故事始于说书,后经人加工整理敷演而成为528回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康熙年间清官施仕伦在黄天霸

  • 世说新语·言语篇·第三十五则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世说新语,南北朝

    众所周知《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其世说新语·言语篇·第三十五则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原文刘琨①虽隔阂寇戎,志存本朝。谓温峤②曰:“班彪识刘氏之复兴,马援知汉光之可辅③。今晋祚虽衰,天命未改。吾欲立功于河北,使卿延誉于江南,子其行乎?”温

  • 世说新语·言语篇·第三十六则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世说新语,南北朝

    众所周知《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其世说新语·言语篇·第三十六则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原文温峤初为刘琨使来过江。于时,江左营建始尔,纲纪未举。温新至,深有诸虑。既诣王丞相,陈主上①幽越、社稷焚灭、山陵夷毁之酷,有《黍离》之痛②。温忠慨深烈

  • 古典文学名著《陶庵梦忆》:卷六·噱社 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陶庵梦忆》,噱社

    《陶庵梦忆》,明代散文集。为明朝散文家张岱所著。该书共八卷,成书于甲申明亡(1644年)之后,直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才初版行世。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卷六·噱社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仲叔善诙谐,在京师与漏仲容、沈

  • 古典文学名著《陶庵梦忆》:卷六·鲁府松棚 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陶庵梦忆》,鲁府松棚

    《陶庵梦忆》,明代散文集。为明朝散文家张岱所著。该书共八卷,成书于甲申明亡(1644年)之后,直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才初版行世。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卷六·鲁府松棚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报国寺松,蔓引亸委,已入藤

  • 《生查子·元夕》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欧阳修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宋代〕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湿一作:满)译文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被灯光照的如同白昼。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月上柳梢头之时同叙衷肠。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相思之

  • 《半山春晚即事》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王安石

    半山春晚即事王安石〔宋代〕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译文春风虽然取走了百花,却把清凉的绿阴带给我。幽暗的池边小路十分安静,草木掩隐的园屋一派深沉。我时而打开床铺稍事休息,时而扶着手杖去寻幽探胜。只看见钟山的小鸟飞来,经过我这里留下

  • 文天祥的《正气歌》原文是什么?如何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天祥,宋朝

    文天祥的《正气歌》原文是什么?如何翻译?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正气歌》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

  • 李白《劳劳亭》的写作背景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白,唐朝

    还不知道:李白《劳劳亭》的写作背景是什么样的?此诗是李白漫游金陵时作。詹锳《李白诗文系年》:”为去朝以后所作,不知确在何年,姑系于此(指天宝八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翻译天下最伤心的地方,就是这送别的劳劳亭。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不催这柳条儿发青。赏析此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