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东莞近代历史文化故事 东莞近代历史文化故事有哪些

东莞近代历史文化故事 东莞近代历史文化故事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073 更新时间:2024/2/15 9:07:44

近代历史故事?

周总理的故事-------------1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新学期开始,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问同学们读书是为了什么?于是有人回答说:“是为了家父读书。

”有人回答:“为明礼而读书。

”也有人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当魏校长点名要周恩来回答是,坐在后排的周恩来站起来,庄重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周恩来--------------故事260年代初,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乘总理出国访问的机会,为了保护与加固建筑物,他们抢时间只搞了点简单的内装修,更换了窗帘、洗脸池与浴缸。

周恩来回国见了十分生气,将他们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事后,他语重心长地对身边人员说:"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影响一大片。

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你们花那么多钱,把我的房子搞得那么好,群众怎么看?一旦大家都学着修起房子来,在群众中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周恩来的这一番话发人深省。

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提及装修房屋之事了

近代英雄故事?

黄继光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初夏时节,在四川省中江县黄继光纪念馆,汉白玉的英雄雕像巍然屹立,“特级英雄黄继光”几个大字格外显眼。

1931年,黄继光生于中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很早去世,他10岁就给地主打工。在苦难中挣扎的母亲告诉黄继光,长大后要为穷苦人闹翻身出力。

1951年3月,黄继光积极响应祖国的召唤,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党组织培养下,他努力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他在某部第6连当通信员,忠于职守,完成任务出色,多次受到部队领导的表扬,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黄继光所在营10月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时近拂晓,再不拿下高地将贻误整个战机。关键时刻,时任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

黄继光等人在距敌火力点不到50米的地方被敌人发现,照明弹、探照灯使整个山坡变成了白天,无数条机枪喷射出来的火舌,扫向他们隐蔽的地方,三人相继倒了下去,两名战士一死一重伤,黄继光左臂也受了伤。

距敌火力点不到10米时,黄继光用右臂撑住身体,扔出手雷,但是敌机枪只略一停顿。黄继光顽强地爬到了碉堡下,那里是敌人射不到的死角。他蹲了下去,回头朝战友们看了一眼,接着一挥手,大声喊了一句话。话音全被枪声淹没了,没有人听清他喊了什么。只见黄继光猛地站起来,身子向上突地一挺,奋力向碉堡扑了上去,用胸膛堵住了冒着火舌的枪口!敌人的机枪哑了。战友们喊着“为黄继光报仇”,冲了上去,一举将高地夺了回来。战斗结束后,只见黄继光的胸膛被火药烧黑了,布满了像蜂窝一样的弹洞。在他爬向敌人碉堡的来路,拖着一条10多米长的血迹。

战后,黄继光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同时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烈士遗体安息于沈阳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陵园。

东莞历史文化景点?

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景观

在该市虎门镇,当年,中国军民凭借虎门天险构筑了闻名中外的的“金锁铜关”,奋力抗击英国侵略者。如今,昔日的销烟旧址(1957年重建,现存鸦片战争博物馆)、沙角炮台、威远炮台,仍升腾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既是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又是旅游观光的胜地。销烟池旧址,古木参天,碧水悠悠,映照历史的沧桑。虎门炮台雄踞珠江口,青山碧水,山势巍巍,珠水浩荡,穿鼻洋上,船影穿梭,整个景色雄浑壮阔。故垒雄风,寓意了历史的沧桑,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决心和雄心。

近代史故事?

中国近代史的历史故事

1: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在反击中,遇到敌人一个暗藏火力点的疯狂射击,部队连续冲锋都没成功。眼看就要天亮,如在拂晓前还夺不下高地,不仅使已夺取的阵地重落敌手,还会直接影响整个上甘岭反击战的胜利。

在这关键时刻,黄继光参加了攻坚小组。在战斗中,攻坚小组的两位战友牺牲了,情况非常紧急,黄继光身上也连中了4枪,他昏了过去。敌人的机枪声把他惊醒,他不顾一切顽强地爬到了敌人的枪口旁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他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牺牲时年仅22岁。

2:5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美国记者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

3:六岁时朱德进入私塾,二十岁时入南充县高等小学堂,一年后考入四川高等学堂附设的体育学堂。由于在这里受到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产生了教育救国的意识。毕业后于1908年邀几位同学好友一同回仪陇县城筹办高等小学堂,朱德任学校的体育教习兼庶务。学生由几人很快发展到七十多人。学校虽然办起来了,但土豪劣绅反对新思想、压制教育,社会的黑暗,民众的痛苦,统治阶级的腐朽,使朱德认识到教育无力救国。他毅然弃教从军,从此走上了曲折、伟大的革命道路。

近代历史小故事?

林则徐-----------虎门销烟3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

他一面加紧整顿海防,严拿烟贩;一面限令外国烟商交出鸦片。

林则徐在给外国烟商的通知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由于林则徐坚定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再加上人民的支持,外国烟商被迫交出鸦片2万多箱。

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将鸦片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

他令人将鸦片放入挖好的两个大池子里,池中放入卤水,鸦片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将生水煮沸,就把鸦片销毁了。

经过22天,才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

销烟的正义行动,取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虎门海滩每天都有上万人观看,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外国人看到这情形,也对林则徐禁烟的果断表示钦佩。

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中的光辉一页,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第一个伟大胜利,这一壮举,维护了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增长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近代名人故事?

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后,洪秀全认为半壁江山已经到手,大局已定,他可以享受天子的生活了。于是,攻克南京前17天,洪秀全颁发一道命令,规定四个“斩不赦”,限制身边的女人与外界进行联系。攻克南京后,过去跟随洪秀全的女人都要用纱巾蒙面,进入天王府后,这些女人就被禁锢起来,与外界完全隔绝。

洪秀全究竟有多少个妻妾?这是许多人想弄清楚的事情。金田起义后不久,洪秀全有妻妾15人,一年后,洪秀全有36个女人。南京沦陷后,洪秀全的儿子幼天王被俘后说:“我现年16岁,老天王是我父亲。我有88个母后,我是第二个赖氏所生,我九岁时就给我四个妻子。”听听,洪秀全有88个后妃,比历代封建帝王的三宫六院72后妃还要多。另据史书上说,洪秀全后妃成群,他的王后娘娘下辖爱娘、嬉娘,妙女、姣女等16个名位共208人。24个王妃名下辖姹女、元女等七个名位共960人,两者共计1169人。以上都属嫔妃,都是要和洪秀全同床共枕的。天王府不设太监,所以,另外还有许多服役的女官。以二品掌率60人各辖女司20人计算,合计为1200人。洪秀全的身边共2300多名女人。

洪秀全在南京城里美女如云的天王府中过了十一年,从未走出南京城一步,既不指挥杀敌,也不过问朝政,其间,他只出过一次宫去看视生病的东王杨秀清。其余时间,洪秀全都在他的金龙殿里坐享荣华。当时的《天京游记》中写到洪秀全吃饭的情景,鼓声、钹声、锣声与炮声交作,直到洪秀全吃完饭,音乐才停止。洪秀全用的物品大都是金制的,他的王冠以纯金制成,重八斤,他的金质项链一串重八斤,他的绣金龙袍有金纽。洪秀全由内宫升大殿临朝,乘金车,名为“圣龙车”,美女手牵而走。在这样纸醉金迷的生活中,正值壮年、体格健壮、精力充沛的洪秀全在十一年中仅仅颁发过25篇诏书,而且从咸丰四年(1854年)到咸丰八年(1858年)竟然一篇诏书也没有写,这五年的时间他都在和他的女人们饮酒赋诗、寻欢作乐。

洪秀全虽然喜欢写诗,但是,因为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所以,写的诗根本就不是诗,而是一些顺口溜。但是,洪秀全喜欢附庸风雅,咸丰七年(1857年),洪秀全还出版了一本诗文集,名为《天父诗》,所谓的“天父”,就是洪秀全的自称。《天父诗》里收录了洪秀全写的500首诗文,记录的大多是洪秀全进入南京前三年中的宫廷生活。女人们为洪秀全穿衣、洗脸、梳头,洪秀全写道:“洗身穿袍梳理发,疏通扎好解主烦;主发尊严高正贵,永远威风坐江山!”然后,这些女人要参拜洪秀全,洪秀全写道:“朝朝穿袍钟锣响,响开钟锣尽朝阳,后殿此时齐呼拜,前殿门开来接光!”接着,女人们要拉起金辇陪洪秀全到花园里游玩,洪秀全写道:“苑内游行真快活,百鸟作乐和车声。”女人们还要给洪秀全端茶、捧痰盂,洪秀全写道:“捧茶不正难企高,拿涎不正难轻饶!”

当了皇帝后,洪秀全开始嫌弃那些原来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女人了,听见她们高声说话,他就写诗斥责道:“娇娥美女娇声贵,因何似狗吠城边?”看见那些女人不刻意妆扮取悦于他,他就写诗讽刺道:“跟主不上永不上,永远不得见太阳!面突乌骚身腥臭,嘴饿臭化烧硫磺!”洪秀全还写诗为那些可怜的女人定了规矩:“服事不虔诚一该打,硬颈不听教二该打,起眼看夫主三该打,问王不虔诚四该打,躁气不纯静五该打,说话极大声六该打,有嘴不应声七该打,面情不欢喜八该打,眼左望右望九该打,讲话不悠然十该打!”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洪秀全还写诗对女人怎样用眼睛看他而作了奇怪的规定:“看主单准看到肩,最好道理看胸前;一个大胆看眼上,怠慢尔王怠慢天!”

洪秀全的天王府是不允许轻易靠近的,天王府的第一道大门是天朝门,门外悬挂着十余丈的黄绸,上有洪秀全用诗写的规定:“大小众臣工,到此止行踪,有诏方准进,否则云中雪(杀头的意思)。”

同治三年(1864年),52岁的洪秀全在湘军的隆隆炮声和后宫粉黛的嗟怨声中,绝望病死(一说自杀身亡)。

洪秀全死后48天,南京沦陷,天国灭亡,他的儿子也当了俘虏,后来被凌迟处死

东莞市历史文化?

东莞市的历史文化:东莞地处广东珠江口东岸,是在近代广东省的重要通商口岸,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近代历史上的“虎门硝烟”就在这里发生。作为侨乡的聚集地,东莞文化融合了西方等多种文化而自成一体,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东莞有着“世界工厂”美誉。

历史文化的故事?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乌镇历史文化故事?

乌镇古名乌墩、乌戍。乌镇处于河流冲积平原,沼多淤积土,故地脉隆起高于四旷,色深而肥沃,遂有乌墩之名。距乌镇9公里处有一村叫红墩,其镇志上说:“红墩在镇西,地脉坟起,厥土赤壤,村以是名。”又旁有一村名紫墩,就是因为多紫色石土的缘故。[2]乌镇历史渊源流长,根据镇东“谭家湾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兽骨等的鉴定,该处属于马家浜文化类型,处于新石器时代。可见,六千多年前,乌镇的祖先繁衍、生息在这里。

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境,吴国在此驻兵以防备越国,“乌戍”就由此而来。唐之后,乌镇没有再称“乌戍”的史实。秦时,乌镇属会稽郡,以车溪为界,西为乌墩,属乌程县,东为青墩,属由拳县,乌镇分而治之的局面由此开始。

唐时,乌镇隶属苏州府。唐咸通十三年(872)的《索靖明王庙碑》首次出现“乌镇”的称呼,这一时期的另一块碑《光福教寺碑》中则有“乌青镇”的称呼。元丰初年(1078),已有分乌墩镇、青墩镇的记载,后为避光宗讳,改称乌镇、青镇。(南宋宋光宗登基,他的名字是个怪僻字,“”,念“敦”,于是天下念“”的字全不能用,自此之后乌墩就定称为乌镇。)1950年5月,乌、青两镇合并,称乌镇,属桐乡县,隶嘉兴,直到今天。

济宁历史文化故事?

济宁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曲阜除了三孔等著名景区。还流传着九女挖娘心的神话故事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企业文化故事题目 企业文化故事题目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企业化的故事1联想创业之初,许多创业者都把柳传志叫做“柳”、“传志”。领导者的威信是由权、威严与尊重这三部分构成,如果这样称呼,领导者的威信如何能树起来,如何能开展业务呢?所以,联想许多的同志都经历过个改称谓的过程,最后柳传志终于被称为了“柳总”。当杨元庆任联想电脑总裁的时候,已经很有规则的联想,将

  • 孩子必须知道的中华历史文化故事明清卷 孩子必读的中华历史文化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1.清洁卫生的重要性:孩子必须知道保持身体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的重要性,以减少疾病传播和维护健康的体魄。他们应该学会洗手、刷牙、洗澡、换衣服等日常卫生习惯,并要保持家庭与学校的卫生环境整洁。2.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孩子应该学会基本的社交礼仪,例如懂得问候、表达谢意、道歉等。他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人、体谅

  • 汉字文化及汉字小故事 汉字文化及汉字小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传承至今。这儿列举几个:1.“心”字的由来“心”字最早原来是一张抽象图像,意为“心中的模样”。相传古代的苏秦,因求学资金匮乏,只得卖身为奴。他的主人派他去耕种山坡上的一块地。苏秦在耕作时常常把心思放在学问和议论上,来发掘自己的才能。有一天,他在思考之余,拖过犁头时

  • 大理白族文化故事 大理白族文化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白族民间故事传说一【五谷神王】传说,天地形成后,人们没有吃的,只好以树皮、野菜充饥。跋达走了一百天,向观音陈述苦情,恳求给柴五谷种子。观音给了他五个小葫芦、一个大葫芦、,告诉他:第一个三节葫芦里是荞种,要撒在高山上;第二个两节葫里是大麦种,要撒在半山腰;第三个细脖子葫芦里是灿米种,要撒大大河小溪边;

  • 企业文化理念故事 企业文化理念故事征文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企业文化理念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EMBA、MBA等主流商管教育均对企业文化理念有所介绍。一个企业之所以被市场认识,关键是它必须有与众不同之处,这就是企业形象。从企业文化操作的角度来看,主要是企业的CI(企业识别系统)。CI共分三个层面,即:视觉识别(V

  • 有故事的汉字文化课 有故事的汉字文化课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天”字属于象形字。因为人的头顶上就是天空,所以最早的“天”字是个突出人物头部的人形。后来表示人物头顶的圆形或方形被简化成了一横,慢慢变成了我们现在所写的“天”字。古时候杞国有个人,看到天就担心天会掉下来,看到地就担心地会塌下去。整天愁眉不展,提心吊胆的。有个智慧的老人就跑去跟他解释说:“天不过是积

  • 中国历史故事小文化 中国历史故事小文化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一、苏武牧羊北海上1、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天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2、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

  • 房地产企业文化小故事 房地产企业文化小故事分享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一个俱乐部里,两位绅士正在聊天。甲告诉乙,过几天太太过生日,很想送她一份特殊的礼物。太太喜欢狗,因此打算送她一只名贵而又娇小可爱的“袖犬”。无奈此物太过珍贵,无处寻觅,真真令人烦恼。乙说,这点儿事儿有什么可烦恼的,包在我身上,事成之后给我15%作为酬劳即可。甲大喜过望,于是握手成交。乙随即起身告辞。

  • 潍坊民俗文化故事 潍坊民俗文化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郑板桥,潍县知县,两袖清风,爱民如子,扬州八怪之一,大画家善长画竹。曹鸿,王寿朋二位清朝状元,潍坊流传很多他们的故事,刘同,刘墉,历史上的清官。鲁国大思想家墨翟制作第一只木鸢是风筝最初的原型,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真正开始在民间流行起来却是在明代。到了清朝中期的时候,潍坊开始出现专门从事风

  • 石亭闽南故事文化园 石亭闽南故事文化园电话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闽南故事文化园位于漳州市芗城区石亭镇后园村口,以闽南故事为背景,集娱乐、美食为一体的休闲场所,适合亲子游。闽南故事文化园,前身是秋坑村一个果林场,现成为一个融山林观光、有机果蔬采摘、休闲户外拓展、农家特色餐饮、闽南文化为一体的闽南风情绿色生态文化园。门票:10元闽南故事文化园位于漳州市芗城区石亭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