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在秦朝结婚只看身高,不看年龄?

为什么在秦朝结婚只看身高,不看年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136 更新时间:2024/1/17 13:43:22

婚嫁行为由最初的乱婚无度进化到今天的一夫一妇制,反应人类生存文化的巨大进步。那么古代结婚都很早吗?传说在秦朝结婚只看身高,不看年龄是真的吗?今天历史吧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先秦:三十而娶,二十而嫁

先秦,男女青年的法定结婚年龄在三十岁和二十岁。

传说,舜三十岁娶了的女儿娥皇女英,禹也是在三十岁时候才娶了涂山氏女娇,两位先王才开始成家生子,成了晚婚的一段典故。

但据说,这只是礼法上的理想状态,如果在当时,女子十七岁还没有嫁出去、男子二十岁还没娶上老婆,那他们的父母就如同犯了罪,得受到非议和惩罚了。

秦朝:结婚看身高,不看年龄

“男高六尺五寸以上举行冠礼,行冠礼后方可结婚,女高六尺二寸以上,成年后许嫁。”意思是说,在古代秦朝男子得长到150.15cm,行过成人礼后,才可以娶上老婆,生孩子;而女子得长到143.22cm成年后,才可以嫁人。

这样算来,当时秦朝的年龄规定,女子基本为十四五岁结婚,男子差不多为十五六岁方可结婚。

秦朝的这一结婚规定,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尤为“高调”:能不能结婚,完全取决于身高,跟年龄没有多大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秦朝也有婚姻登记制度,男女两人结婚必须去官府做好婚姻登记,才算是有效的婚姻。

《法律答问》曾这样描述道:“有女子甲为人妻,去亡,得及自出,小未盈六尺,当论不当?已官,当论;未官,不当论。”说的就是,如果没达到男女的结婚条件,但是官府登记通过了,在秦国也会被承认是合法的婚姻,反之,如果男女结婚没有到官府部门登记,那两人的婚姻是无效的,不被国家承认。

由此可见,秦朝在结婚的法律意识上,已经是尤为明显了。

两汉:没有最小,只有更小

《汉书·惠帝纪》记载:“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五算”就是增加五倍的税收。说的就是在汉朝初年,汉高祖刘邦为了恢复人口,推行出法律规定,女子年满15岁必须嫁人,否则会增加赋税,这也是为什么西汉刚刚建立,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之一。

在汉代,无论是皇室还是民间,这一结婚规定人人都得遵守,早婚在汉代已经是非常普遍了。

汉文帝刘恒也是早早便结婚了,15岁便生下了汉景帝,两人年纪只相差14岁。更为夸张的是,《汉书·上官皇后传》这样说:“诏召安女入为婕妤……月余,遂立为皇后,年甫六岁。”一句话道出了,上官皇后年仅6岁就与汉昭帝结婚,被封为高贵的皇后。

因此汉代的早婚习俗直接影响了后世,自汉代后,历朝历代多数奉行早婚。

三国两晋南北朝:十三当爹,三十当爷

公元前428年,拓跋晃(北魏景穆帝)出生,没过多久,他的儿子拓跋浚也来到了人世,不久后儿子又生了孙子拓跋弘,然后这个时候,拓跋晃的隔辈曾孙拓跋宏也出生了......

拓跋晃在24岁的时候,因病离开了人世。但在他死后,后人为他算了一下,假如拓跋晃一直在世,那么他13岁当爹,27岁当爷爷,40岁当太爷爷,到56岁左右就已是五代同堂了。

可见,古代的北魏人都喜欢早早把婚结了。

隋唐:豆蔻年华嫁正好,十五老大娶更佳

贞观元年二月,唐朝第一次颁布了法律规定男女结婚年龄,“诏民男二十、女十五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礼聘娶”,指的是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为结婚年龄的上限,如若,男女已到年龄,还未婚未嫁,那官府就要为民服务,帮助他们寻找结婚对象了。

到了唐太宗统治时期,太宗在民间下令:“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听婚嫁。”即男十五岁,女十三岁为结婚年龄下限,使得唐代男女的结婚年龄更加地小了。

诗人杜牧在《赠别》中道出唐代男女婚配年纪,“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虽写的是青楼女子,却也反映出了,女子十三岁是最美好的年纪,适合婚嫁男子成家立业。

还有“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诗人李白的这两句话,明确告诉后人,隋唐女子十四岁就已为人夫妇了,隋朝独孤皇后也是在十四岁嫁给了隋文帝杨坚,伴随隋文帝开创隋朝,治理后宫,被后人评为一个妥妥的“优秀女政治家”。

两宋:晚婚之新风尚

到了两宋时期,在结婚年纪上也是一个比较特别的朝代,提倡晚婚晚育新风尚。

宋朝初期,结婚年龄还是沿袭了唐朝开元年间的规定“在法: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并听婚嫁。”

可没想到的是,宋朝人并不热衷于早婚,北宋的名臣司马光就指出,过于太早结婚存在弊端,建议男子可在十六岁到三十岁、女子可在十四岁到二十岁结婚为最佳年纪。

于是,晚婚晚育在两宋之间流行起来。《宋史》中记载了很多的名臣,有不少是在三十岁以上结婚的,更有甚者到了花甲之年(60岁)才成家。

诗人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说:“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写出了自己的结婚年纪,结婚时已经虚岁十八岁了,这要是放在唐汉时期,不是被增加赋税,想必也已经被官府强制分配了。

据统计,两宋男女的平均结婚年龄已经推迟到了十七八岁,虽然在如今看来,还是属于早婚,但是相对于古代普遍早婚的现象,可以说,宋朝已经开辟了晚婚晚育的新风尚。

明清:男十六,女十四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规定男子结婚年龄为男子十六,女子十四,明朝第六个皇帝明英宗就是十六岁结的婚,还在紫禁城的坤宁宫办了一场风光隆重的婚礼,引得不少后世皇帝的羡慕。

清朝早期,皇帝后妃的结婚年纪也多数在十六岁和十四岁,家喻户晓的孝庄皇后十三岁便嫁给了皇太极,孝庄之子顺治帝也是十四岁迎娶了自己的表妹。

所以说,明清男女结婚多数在十四岁至十六岁之间。

古代人多数奉行早婚,最早的朝代要数两汉时期了,究竟是何原因导致此番现象?

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古代经济水平和医疗条件的制约,人均寿命都比较短,一般三四十岁就死了,还有就是古代瘟疫,一场瘟疫便可夺走无数人性命,连皇室都无法避免,更别说是平民老百姓了。

但纵向看,并非所有的朝代都是早婚的,先秦时期男子三十女子二十到汉唐又降为十五十三,至明清又稍有提高至十六十四,大体呈一个反向的J型曲线分布,而并非很多人印象中古代人早早结婚。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王熙凤唯一一次维护薛宝钗,其实藏有着怎样的阴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林冲的武功符合柴进的喜好,为何还要让洪教头试探?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柴进派人试探林冲武艺,为何却不试探武松的武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看过《水浒传》原著的人肯定都知道,柴进广招天下客,尤其喜欢接济落难之人

  • 沙僧没有去过天庭求援,那么如何证明他就是卷帘大将?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

  • 机关算尽的金钏,为什么到最后也没能上位成功?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花袭人为何对王夫人安排自己成为实习姨娘怀恨在心?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在辈分规矩上,秦钟和姐姐秦可卿走了什么样的道路?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为何孙家和夏家,在求娶和聘嫁一事上如此积极?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又老又聋的婆婆不能给贾宝玉助力,为何却值得奖励?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地域性学派皖派主要是研究什么的?详解皖派发展史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想知道地域性学派皖派主要是研究什么的吗?皖派实际上是以安徽徽州地区作为核心,由戴震弟子为骨干的汉学研究群体,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皖派开创于戴震,段玉裁《戴东原集序》中说:“自先生以古学唱,三十年来薄海承学之士,至于束发受书之童子,无不知有东原先生,盖其兴起者盛矣。”

  • 三星堆的青铜顶尊跪坐人像,他为什么是跪着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三星堆是非常神秘的一段历史,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那么其中的青铜顶尊跪坐人像,他为什么是跪着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吧小编一起看下去。三星堆铜顶尊跪坐人像的造型奇特:跪姿、著绣花短裙、双手叉指合拢、头像大眼咧嘴,表情夸张、神态虔诚。尊,古代用作酒器,在祭祀活动中体现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