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星堆是哪个朝代的文化?
三星堆不属于任何一个朝代,三星堆文化的上限是新石器时期。也就是说若按照中原文化的时代划分,三星堆文化从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延续至西周时期,前后延续了2000多年。
三星堆遗址的存在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实证。三星堆不属于任何一个朝代,三星堆文化的上限是新石器时期。也就是说若按照中原文化的时代划分,三星堆文化从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延续至西周时期,前后延续了2000多年。
正如新石器时期的文化如“满天星斗”一样,文化的演进并非是一条线,而是多元的,历经夏、商、周,最终在战国末期,秦始皇时彻底走向大一统。正是因为具有地方文化特征,自成一个文化体系,所以在考古界将其名为“三星堆文化”,例如出土的青铜神树、人面像等等,都表现了古蜀国对祖先以及自然生灵的崇拜,还体现了鲜明又神秘的宗教色彩。
三星堆文化研究涉及面极广,在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文化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等领域都有不少学者加入研究行列,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新成果不断问世,同时在一些主要问题上也存在不少分歧。
二、三星堆是什么时期文化?
三星堆是大汶口文化。
根据碳14测年数据,三星堆古文化可以被大致划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距今4800年到4100年左右,大约在新石器晚期,与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晚期相当;
第二个时期是距今4100年到3600年左右,大约在二里头文化时期,或者说是夏代到商代早期;
第三个时期是距今3600年到3200年左右,大约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代;
第四个时期是在距今3200年到2600年左右,大约在西周时期。
三星堆遗址的一期文化距今四千到四千八百年,相当于中原的龙山文化时期,也就是传说中的五帝时代。
三星堆文化距今有三千年,三星堆文化是青铜文化。
三、三星堆文化有哪些特征?
祭祀特点。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众拿昌多青铜器为古蜀文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青铜纵目人面像可能是古蜀先民祭祀时木质或石质或泥质人像佩戴的青铜面像,应是祭祀时的重要主体。
青铜大立人像具有明显的祭祀特征,带有浓厚的巫文化色彩;其"环管状"手势应为祭祀或巫术需要,可能反应了古蜀先民原始的宇宙观。青铜神树应是巫师或祭司在祭祀仪式上用以沟通天地的道具,是古蜀先民对太阳及太阳神崇拜的体现。
扩展资料:
三友纳星堆出土的青铜器,有造型各异青铜人头像,出土时面部均有彩绘,而且在耳垂上穿孔,用以挂戴耳环耳饰,看来我们的先人很消告扒爱美的。
除了这些青铜造像外,还有许多用祭祀的尊、等,有形态各异的各种动植物造型,其中被誉为写实主义杰作的青铜鸡、有在中国范围内首次出土的青铜太阳形器等一大批精品文物。
它们皆与中原文化有显著区别,这表明三星堆文化不仅是古蜀文化的典型代表,亦是长江上游的一个古代文明中心,从而再次雄辩地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星堆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