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代英雄无数,为何独有于谦一人让人最敬佩?
明朝有名的历史人物非常多,可以说是形形色色、异彩纷呈。但要说最喜欢的人是谁,还真需要费一些脑细胞仔细思考一番了,明朝人物众多,喜欢的和讨厌的都不少,但要说最喜欢的人物是谁,这还真得掰着手指数一数,首先是明朝的十七帝,似乎找不到任何一个特别值得人尊敬的;其次是明朝的一些朱姓王爷,在他们之中就更找不出什么人品和能力卓越的人物了;再次就是明朝众多的文臣武将以及一些太监了,这其中还是有不少令人尊敬的人物;最后就是民间人物了,他们才是明朝人力资源的基础,也才是最值得人们尊敬的人,可惜他们中很少有人被青史留名。所以,笔者还是从明朝的能臣武将中选一位最令人喜欢的人,他就是众所周知的于谦。
于谦虽不像徐达、常遇春、戚继光等武将一样军功卓著,也不同于刘伯温、三杨、张居正等文臣对明朝发挥的作用,但于谦对大明统治者以及大明朝的百姓所起的作用绝对不亚于上述任何一位能臣宿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堪称大明第一功臣。
其实于谦一生的功绩和可歌颂的地方,不只有“土木堡之变”后稳定和解救大明困局的这一壮举,他还有其它很多值得人们尊重的地方。于谦为官敢于为民请命,敢于严惩作奸犯科的权贵,不惧怕权贵的排挤和打击。许多明朝官员都喜欢讲排场,一出动就是前呼后拥,显示官威,而于谦当官则喜欢穿着便服一身,骑着普通的马匹,不讲排场。因此,很多当时和于谦同朝为官的人,都说于谦坏了官场的规矩,其实这正是于谦难能可贵之处!
另外,于谦虽是文臣,但在军事战略上却有自己独道的见解,并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其所创团营之制,对明朝后世的兵制还产生了巨大影响。还有于谦在文学上的造诣也比较高,其诗作常以激烈的情怀表达自己的情感,使人读起来容易受到感染,例如著名的《石灰吟》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句不知感染了多少读者!
于谦一生为官“重名节、轻名利”,为人“重成仁、轻杀身”,为臣“重社稷、清君王”,与岳飞、张煌言一起被并称为“西湖三杰”,堪称中华民族史上与岳飞并重的民族英雄。只可惜这样一代杰出的名臣,却因为皇族内部的统治权之争,深陷旋涡被冤害致死的结局,惜哉、悲哉!(文/讲史论教)
于谦功劳很大,为明朝多续命了200年,没有于谦,明朝上下早就迁都提前灭亡了,一旦瓦剌进入中原,可能连南明都坚持不了几年,瓦剌可能会复制清朝的疆域,然后出现戚继光抗倭和入朝抗倭,最后努尔哈赤造反被清朝取代,也可能出现南宋的命运,迁都南京后于谦力挽狂澜帮助朱祁钲建立南明,代宗变成高宗,高宗病死后由朱祁镇儿子继位,倭寇入侵沿海时会联合南明共同北伐瓦剌,瓦剌入朝作战胜利后不久努尔哈赤造反开启满清朝代,这都是后话。于谦跟魏征很像,简直就是魏征转世,于谦前四位皇帝还行,遇到朱祁镇就凉了,这时候被于谦得罪的很多文臣武将太监一起帮助朱祁镇复位后污蔑于谦杀于谦,朱祁镇也不管于谦为国续命功劳和救命之恩杀之
二、历史人物介绍关于历史人物简介
1、陈化成:一百多年前,英国侵略军进范吴淞要塞。江南提督陈化成率领上海军民英勇抵抗。由于清政府的错庸和怯懦,陈化成陷入孤军作战的境地,最后粮尽援绝,为国牺牲。陈化成的英雄行为,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2、苏武:苏武奉了汉武的帝命令,出使匈奴,被单于扣留。单于千方百计地胁迫他投降,但他在冰天雪地北海边,忍受着长期的苦难,不肯屈膝。苏武不畏艰苦的精神和高贵的民族气节,为后人所称颂。
3、于谦:于谦,明代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当时,北方的瓦剌部族侵犯明朝,在“土木堡”将明英宗浮去,明廷大震,于谦率领军民,保卫北京,终于把强敌击败,英宗也被送回。朝中的奸臣怀恨于谦,借英宗、代宗争夺的时机杀害了他。可是于谦忠勇为国的事迹,直至今天一直为人们所称颂。留有著名的《石灰吟》。
4、魏武帝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曹操善诗文,知兵法,开建安文风。有诗文多篇。另有注《孙子》传世。今人整理其诗文成排印本《曹操集》。同时亦擅长书法,被唐朝张怀妒槎稀菲牢懊钇贰薄
5、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三、明朝最出名的三个大臣于谦、张居正、王阳明,谁的贡献更大呢?
通过历史我们都知道,王阳明于谦和张居正是明朝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人物,这三个人也是极富才学,天赋异禀!那他们三个人到底谁更厉害,对明朝的影响最大呢?
首先于谦最大的功劳就是保卫京师,当时土木堡事变后,大明所有的精锐几乎已经丧失殆尽,只剩下不到十万人的残兵败将。正是于谦在紧急关头对京师防卫进行了统筹的安排,为各地前往京师的军队到来赢得了时间,从而获得了最终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要知道在当时那个紧急关头,包括徐有贞在内的很多官员都支持南下迁都,是于谦在朝堂上振聋发聩的说敢议南下者斩!才避免了明朝重蹈南宋的覆辙。可以说如果没有于谦,明朝的灭亡可能要提前了!
张居正是明朝有名的政治改革家,也被誉为是大明第一首辅!他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十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
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正因为张居正的改革,万历才有能力打赢“万历三大征”,解决明朝的内忧外患。明朝在种种弊病之下还能延续近五十年,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可谓是功不可没。
最后是牛人王阳明,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他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
王阳明只用了一个多月就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此外他的学说促进了明后期的思想解放,后期的传人入仕后对明朝的政治影响也很大。此外他的思想被后人广为推崇,像清朝的曾国藩,还有日本的东乡平八郎等,都对王学极为推崇!他是真正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人!将儒学真正推向另一番境界,他已经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圣贤!
其实他们三个人对明朝的各方面影响都极大,于谦影响了明朝的历史进程,张居正影响了明朝的政治经济,而王阳明影响了明朝的思想文化。他们都是历史的巨人!当然这些只是小编的看法,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