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二小的故事是怎样的

王二小的故事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375 更新时间:2024/3/6 9:27:16

二小的故事是怎样的

王二小的故事是怎样的,很多家长都会给自己的孩子讲故事的,因为有些故事对小孩是有教育意义的,其中王二小的故事是很受欢迎的,因为这则故事是很伟大的,下面我分享王二小的故事是怎样的,一起来看下吧。

王二小的故事是怎样的1诱敌深入:

1942年10月25日(农历九月十六)早晨,13岁的王二小正在当地老乡称狼牙沟门的外崖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见一队鬼子进山来扫荡,鬼子兵有好几十人,正从狼牙口范庄旺村走来。

二小机智地鬼子周旋,骗取了他们的信任在前边带路。从狼牙沟门往东走是范庄旺村,王二小带着鬼子从西北沟钻了进去,引向八路军埋伏的首纯睁石湖旮旯。其实这是一条死路,翻过巨石就到了路的尽头。

牺牲:

鬼子一下傻了眼,直到此时才知道上了当。二小想趁敌人惊魂未定的时候向灌木林跑去,这时,鬼子军官朝他举起了洋刀,第一刀削去了王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第二刀刺向了王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在那块巨石上。

与此同时,山头上的部队枪炮声四起,前后没有一袋烟的工夫,就全歼了这股敌人。战斗刚结束,战士跑到巨石前抢救王二小。

扩展资料:

王二小1929年1月22日生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上庄乡上庄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王二小排行老二,哥哥叫石头,父亲阎贵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给本村大地主勤扛活谋生,在座破旧的草房里住着王二小一家,母亲阎氏给人做针线活,全家四口挤住在本村奶奶庙中。

1939年夏天暴雨成灾,庄稼颗粒未收。1940年春天,正值抗日战争的第三个年头,天灾人祸,形成了“无村不孝,处处有哭声”的惨象。结果,王二小的父母和哥哥先后因病饿去世了。

王二小的故事是怎样的'2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十三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今天我就给同学们讲一讲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的故事,名字叫——血染南河滩。

九月十六这一天,太阳快要落山了,二小甩着鞭子赶着牛要回家了。忽然呼隆一声响,二小一看,是鬼子兵踩响了南河滩上的石雷。

有40多个鬼子来抢粮食和弹药,还要消灭八路军的伤员。他们来到南河滩上,大摇大摆者岁,还边走边观景。

鬼子要去狼牙口村,那里藏着粮食、枪支和弹药,还有八路军的伤员。

走着走着,一座山挡住裤仔了鬼子的去路。鬼子中队长高崎用望远镜看了半天,也闹不清前边的路应该怎么走,他们面前有3条路,走哪一条呢?

中队长高崎急得直冒汗,把大个子军曹喊来命令说:“这里有3条路,你去看看定哪一条?”鬼子们停下来,有的去河边洗手、洗脸,有的去喝水。高崎发火了:“不准洗手洗脸,快归队…。。”

大个子军曹跑回来向高崎报告:“中队长!路不好找,在那边山上有一个小孩。”

高崎大声喊道:“快抓来!”

二小被军曹拽着来到高崎面前。

高崎问道:“小孩!你的……什么的干活?”

二小答道:“俺是放牛的!”

高崎又问道:“小孩……八路的……在哪里?”

二小说:“俺不知道。”说完就要走。高崎一把抓住他:“你的……不要怕。说出来……八路在哪儿……给你金票。”

二小半天不言语,军曹上来吼道:“小孩……不说……死拉死拉的!”

二小一看,不给带路不行了。心想,也好,俺们的队伍在崖口两边的山头上埋伏着呢,我路又熟,把鬼子带进……,想到这儿,二小装作害怕的样子说:“太君!俺想起来了,晌午的时候,有不少八路军开到南马庄去啦!”

恶狠狠的军曹举起拳头,两个小眼珠滴溜溜转,吓唬二小:“小孩……你的不要……撒谎的!”

二小生气地说:“反正俺看见了,信不信由你!”

高崎看天快黑了,急着说:“小孩……你的……带路!”

二小领着鬼子兵在沙滩地上向西走去。

河滩上有好多大大小小的石头。几个鬼子踩在石头上,都摔倒在地上,哇啦哇啦叫道:“小孩……你带的……什么路?”

二小撅着嘴也大声喊道:“这圪塔就是这号路!”

二小领着鬼子兵绕过河滩向南走去。河的东面是石岭子山,西边是香炉山。两座山都有几十丈高,在这两座山岭上埋伏着我们的骑兵连,一排在西边香炉山上,二排在东边石岭子山上。

鬼子兵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山沟。这时,石岭子山上的八路军骑兵连的战土开了枪,子弹嗖嗖地射向敌人,七、八个鬼子应声倒地,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鬼子见左边有八路,又朝石岭子崖下躲避,右边香炉山上的八路军正好打个正着。鬼子兵成堆地倒下,鬼哭狼嚎地叫了起来。鬼子兵朝两边山上开枪,可是射程打不到,白费子弹,一个高个子鬼子兵朝崖上扔手榴弹,可是,手榴弹碰到崖边又呼拉拉掉了下来,在鬼子堆里爆炸了。

鬼子中队长高崎气急败坏,连叫“上当,上当”。他一眼看见,王二小这时飞快地向西跑去,便拼命地追了上去。他掏出手枪朝二小射了过去,二小背中枪弹倒在南河滩上。军曹也跑了过来,用刺刀猛刺二小的胸膛,又把二小用枪尖高高地挑起来,摔在大石头上。我们13岁的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他的鲜血染红了大石头。

1941年农历九月十六,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在南河滩,八路军和老乡得到了安全。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清明节感人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男孩和女孩初恋的时候,男孩为女孩折了一千只纸鹤,挂在女孩的房间里。男孩对女孩说,这一千只纸鹤,代表我一千份心意。那时候,男孩和女孩分分秒秒都在感受着恋爱的甜蜜和幸福。后来女孩渐渐疏远了男孩。女孩结婚了,去了法国,去了无数次出现在她梦中的巴黎。女孩和男孩分手的时候,对男孩说,我们都必须正视现实,婚姻对

  • 学校文化墙标语八个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1、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2、只有一条路可以通往远大的目标及伟大的事业:力量和坚韧。3、节约就是美德。4、星空为我们贡献灿烂,天空为我们贡献蔚蓝,森林为我们贡献绿色,鲜花为我们贡献绚丽,大自然为我们贡献了自己,而我们该为大自然贡献点什么呢5、教室走廊不奔跑,安全第一真是好。6、长风破浪会有

  • 如何建设学校文化与班级文化论文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以写人反映时代新风貌,要写一个人拾金不昧、乐于助人,请摆脱陈旧的套启好旁数,要明白,时代日新月异,每天都出悄橡现新人新事,比较于自己小的时候,身边的人从各方面是不是也随着时代发生了变化,比如说竞争意识变强后,人怎么变化了。写某个具体时期或者某个具体地点的人,在特殊时期的人,常常会表现出特殊的状态,如

  • 小猫和小狗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小猫奥图去逛超市时,被一只小狗缠上了。小狗跟着它回家,睡它的床,吃它碗里的东西,玩它的老鼠玩具。奥图一心只想摆脱这只小狗,它在外面跑来跑去,以为可以甩掉小狗,没想到,小狗没有跑晕,奥图自己却跑晕了。最后,小狗把奥图驮回了它的房子,奥图终于把它当做自己的小狗了。答:小猫和小狗之间发生的故事是:小狗蹦蹦

  • 屈原与秭归的故事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相传秭归县名由屈原而来。屈原有个姐蛆,屈原在被流放前,她曾特地赶回来宽慰屈原,情景令人感动。后人为表示对这位贤惠的姐姐的敬意,把县名改为“姊归”,后来逐渐演变为现在的“秭归”。秭归的名胜多与屈原有关。秭归县城东门外,有一高大牌坊,上面有“屈原故里”四字,是郭沫若手书。旁边还有两块石碑,分别刻“楚大夫

  • 王二小的事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王好好二小的英雄事迹: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二小虽然只是个儿童,但是却在山坡上一边放牛,一边给八路军们放哨。1942年10月25日早晨,13岁的王二小正在当地老乡称狼牙沟门的外崖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见一队鬼子进山来扫荡,鬼子兵有好几十人,正从狼牙口向范庄旺村走来。那

  • 符合高中生的论文1000字左右 有关校园文化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马克思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路上有许多条歧路,只有勇敢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的确,成功路上都是坑坑洼洼,只有靠自己的正确的态度,才能获得成功。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由于船翻了,只能靠一块木板漂浮在水上,每天抓活鱼吃、喝海水。由于自己坚强的意志,终于在两个月后被海岸巡逻队发现了,救上了

  • 安徽有哪些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曹真曹丕曹植段琪瑞曹操包青天胡适和陈独秀,不能不提,皖系军阀段祺瑞,张治中等。华佗,字元化,出生在东汉未年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县)的一个普通士族家庭,约生于汉冲帝永熹元年(公元145年),卒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神医”。“外科之祖”发明中药麻醉剂麻沸散。创造“五禽之戏”。马玉昆:清末

  • 20个简短的名人珍惜时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20个简短的名人珍惜时间故事如下:1、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把时间比作资本。2、德国诗人歌德把时间看成是自己的财产。3、鲁迅先生对时间的认识更深刻。他说,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4、法拉第中年以后,为了节省时间,把整个身心都用在科学创造上,严格控制自己,拒绝参加一切与科学无

  • 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陈寅恪(1860——1969)江苏义宁(今修水县)人,是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代表作是《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倡导为人治学当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