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诚信”的故事。要事例。离现在不远的。
盛夏,一部名为《天经地义》的电视剧在上海杨浦区开拍。这部真人真事的电视剧,使市民章铸和罗凤仙夫妇通过10年奋斗分228次还清36位债主105万元巨额债务的故事,再次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
这是一个关于诚信和宽容的故事。
一定要还清欠债
那是股市刚刚兴起的1991年,由炒股而一夜暴富的“神话”不绝于耳,一心想送儿子出国留学的章铸夫妇,把家里10万元积蓄交给了自称能买到原始股的王杨,没想到从此一脚踏进了一个巨大的陷阱!当王杨因诈骗数百万元被判处无期徒刑时,章铸夫妇已经被他圈走了105万元!而这些钱,是他们一年多里陆续向亲友和同事借的。
章铸不能原谅自己!自己被骗了,但绝不能拖累36位无辜的债主!章铸夫妇从绝望的情绪中挣扎出来,向债主们一一承诺:今生今世,一定要把这笔欠债还清!他们挥泪离开了原来工作的上海纺织轴承厂,去寻找能赚钱还债的门路!
从作坊到公司
罗凤仙同厂姐妹黄胜玉是章家的债主。回想当初章铸夫妇偿还她第一笔欠款的情景,不免感慨唏嘘。
那是1994年春节前的一个夜晚,罗凤仙冒着寒风上门,把一个装着500元现金的信封送到黄胜玉手中。这一年,章家夫妻俩摆地摊,搞贩运,打零工,站柜台,连挣带省,攒下1.28万元。他们按借款比例把这笔钱分成若干份,500元,300元,最少的只有50元。罗凤仙挨家挨户送上门。
自此以后,每年春节,罗凤仙都会一家一户地上门,一笔一笔地还债:第二年,2.2万元;第三年,3.52万元……年关还债,成了章家的“惯例”。
就在艰苦奋斗的第三年,章铸凭着机械方面的悟性和技能,在家里开起了小作坊,利用一家工厂深夜闲置的车床,生产药品批号打印机。夫妻俩又当工人又推销,第一年竟然赚了10万元!他们拿出8万元还了债,2万元投入再生产。
章铸抓住了难得的市场机遇,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作坊变成了公司。公司的经营目标就是赚了钱还债,他规定公司每盈利1万元,必须拿出8000元还债。
感人的债主们
回忆艰难的10年还债生涯,章铸最感念的是那些默默地等待、积极地帮助他的债主们。提起他们,章铸说:“今生今世难以忘怀!”
当初章铸向债主们做出承诺时,36位债主就互相约定:绝不能把章家逼上绝路。由于案情特殊,法院曾判决章铸的欠债“暂缓执行”。在法庭上,债主老潘握住章铸的手,嘱咐他千万保重身体!
章铸夫妇的诚信、坚韧和债主们的宽容终于创造了奇迹。2001年底,公司数年的利润加上法院追缴的10万元、儿子在美国惠普公司工作后支援的钱财,章家105万元欠债全部结清!
二、现代关于诚信的故事有哪些?
感动中国人物“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
2月10日(腊月二十七),为了赶在大雪封路前将工钱发到黄陂老家的民工们手中,孙水林带着26万元工资款,携妻子和3个儿女,连夜从天津出发奔赴老家。
当时,弟弟孙东林担心天气恶劣,一直劝说哥哥推迟行程,但孙水林依然坚持孙家的规矩在大年三十之前将钱送到民工们手中。第二天,孙东林与哥哥失去了联系,焦急的他从天津出发沿路找寻。
2月11日上午,在河南省兰考县人民医院,孙东林见到了哥嫂一家人的遗体。原来哥哥于2月10日凌晨在南兰高速河南境内遭遇车祸,车上五人全部遇难。一时间,孙东林难以接受这一事实,晕倒在地。
醒来后,孙东林仍难掩悲痛。在南兰高速二郎庙收费站附近,孙东林见到了哥哥出事的汽车残骸。车后备箱备用胎下,26万元现金完好无损。
当孙东林见到钱的一刹那,他脑中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要完成哥哥的愿望:让工人们在年前一分不少地拿到工资。
由于春节临近,两天多没有合眼的孙东林驾车15小时,在腊月二十九赶回了黄陂老家。孙东林来不及料理哥哥一家的丧事,就立刻又凑来7.6万元,挨家挨户地给工友们结算工资。直到深夜,所有工钱共计33.6万元全部结清了。
完成了哥哥未尽的愿望,孙东林如释重负。他泪流满面地说:“2009年,我们兄弟俩发放工钱300多万,春节前结清的是部分尾款。现在我可以向所有的人说,我们兄弟俩不欠民工一分钱!”
三、有关于诚信的小故事,要现代的,稍短一些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四、关于守信的故事
一个商人办了一间当铺,但有一天遭强盗抢劫,不但一命呜呼,连典当的物品、凭证、家产也被一抢而光,只留下了妻子和一个儿子。有人劝她死不认账,对上门赔偿银子的不要答理或者逃往外乡。但她说:“我的丈夫是一个口碑极好的人,做人经商讲信用,人也诚实,我不能玷污他的名声。”于是这个妻子一边借钱一边到处劳动,历经十年终于把当铺的债务还清了。方圆百里的人听到这件事无不称颂,以后到她这个当铺来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