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劳动有关的小故事?
今年暑假,响应少先队大队部争当“劳动小能手”的号召,“早起洗衣服”就成为了我暑假里每天必做的事情。讲到这,同学们肯定会说,这算什么劳动啊,我也会!但是我想说心血来潮做一次的确不难,要每天坚持着实不易。这是我一次次想打退堂鼓,却仍然坚持后的深深体会。
第一天洗衣服,我是兴趣盎然的,不用妈妈的催促与叫唤,就已经早早地来到洗衣盆前,先把衣服浸湿,打一点肥皂,开始一点点搓洗衣服,是那样仔细,那样认真,一点都没有感到不耐烦。一遍、两遍漂洗后,看着被自己洗得白白净净的衣服,感到无比自豪。第五天,我已经是在勉强坚持了,心里的抱怨声也越来越大。到了第十天,我实在是不想坚持,打退堂鼓躺在床上赖着不肯起来,还向妈妈吐苦水,我不想自己洗衣服了,太累了,每天都要这么早起,而且有些衣服上的污渍还这么难洗,天天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还不如去看电视呢!
妈妈没有说话,她只是打开手机,给我看了这些天她每天给我在微信上面的打卡信息,是我每天洗衣服的视频和照片,底下都是叔叔阿姨们对我的赞美声,有直接点赞的,有竖大拇指的,有留言夸我懂事.勤快的......,仔细想想,这些天出去碰到认识的叔叔或者阿姨,会对我刮目相看,发自内心地夸我一句:“你真棒,真能干!竟然能做到每天都坚持自己洗衣服,我都拿来给自己孩子做榜样呢!”原来,靠自己的双手劳动能获得这么多的赞美声啊。我原本失落的心情变得豁然开朗,赶紧起床继续了我日常的洗衣打卡,轻轻松松地又让一件件脏衣服在我手上焕然一新!
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将会为你赢得更多的赞美。我是劳动小能手沈毅星,同学们。今天你劳动了吗?
往
与大海有关的小故事?
然而如果你仔细了解过《大海原与大海原》的作者海囚君的话你会发现,在海囚设定的世界观里,魔女是一个单独的种族。在《大海原与大海原》中有一段剧情就是:大魔女告诉大海原,你以后就会知道,魔女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海囚真的是神人。
与高翥有关的小故事?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与春节有关的数学小故事?
题:大年初一,小君去外婆家拜年,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们聚一起,好不热闹。外婆乐呵呵地给孩子们分糖果,从糖果罐里随手抓了一把,但分起来却出了麻烦。如果每人3块就多11块;每人四块就少2块,问有多少个小孩?奶奶抓可多少糖块。
解答:设有X个小朋友.Y块糖果
3X+11=Y
4X-2=Y
解得:X=13,Y=50
与满城汉墓有关的小故事?
1968年,贾汉德参军时还是一个20岁的棒小伙,从山西孝义来到满城县。他所在的部队是北京军区工程兵第六工区165团,主要工作就是“备战为人民”,每天到山上去打防空洞,流动性很强。虽然他在满城的时间只有5个月,但满城发现汉墓的历史却成了他头脑中最深的记忆。
1968年5月的一天,军化处干事张祖流接到一个紧急电话:正在河北满城执行任务的工兵团在陵山主峰东坡开凿隧道时,突然底部岩石下塌,出现了一个洞口,派人下去勘测后发现这个洞穴是人工凿成的,洞中还有不少器物,像是古代文物。
张祖流虽然还不能确定这批文物的价值,但他深知“文物”二字的意义,他立即将情况逐级向上做了汇报,由北京军区直接请示了周总理。
1968年6月18日晚,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宴会,欢迎来访的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在休息厅时周总理告诉郭沫若同志,满城县发现一座很大的古墓,请郭老负责办理这件事情。周总理指示:不管是什么文物,部队一定要保护好,不能损坏和丢失。
郭老决定从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选派专家到现场。经过考察,6月19日选中了王仲殊、卢兆荫、张子明三位专家,并由河北省文化局的考古队员配合,随后向总理作了汇报。
6月22日,总理批复同意郭老的意见。27日考古专家到达陵山,开始发掘工作。
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军区立即派专人前往调查,一个由张祖流带队、河北省文物等相关部门人士参与的调查组被派往满城,其中郑绍宗就是首批赶往满城汉墓的两位考古工作者中的一个。一进洞口,大家都惊呆了。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略呈长方形,约20平方米的小厅,南北两个耳室,中间一个大厅及回廊,均摆放了许多文物,南北耳室各长30米,南室摆放了几辆战车和国王乘坐的安车,另外还有十几匹陪葬马匹的骨头,马身上配有金光闪闪的马具,郑绍宗拾起来看了一看后,惊喜地对大家说:“从工艺上看,是汉代的器物!”
兴奋不已的人们又走进北室,看得出这里是个大酒房,地上摆放着约有数百件大酒缸、石磨盘和彩绘的酒壶和陶罐等器物。中间大厅高7米,铜器、漆器和医疗器具琳琅满目。中室西南还有个尚未打开的后室。给张祖流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中间大厅地面上的一根长约两寸的金针,熠熠生辉,看起来工艺十分精巧。了解完基本情况后,他们又连夜赶回石家庄向军区报告。
事关重大,军区再次向周总理汇报。周总理第二次批示:赶紧进行挖掘清理,重要的东西不能损坏,珍贵的文物一件都不能丢失。随后,周总理又向郭沫若提及了此事,建议他看看河北考古工作者的报告。有关部门决定由河北省考古单位与郭老所在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经费由国家支付。
由此,河北文物工作队组织了工兵团二十来个战士进行前期发掘整理,把出土文物都登记编号并进行记录和测量。与此同时,北京积极进行相关研究,考察其具体年代。年事已高的郭老亲自参加了这项工作,翻阅了大量资料,对已出土的文物进行仔细的考证后,基本认定这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墓。
1968年6月25日,是个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中国考古研究所的十几位专家来到陵山,与河北省联合组成了庞大的发掘队,开始对满城汉墓展开正式发掘。
奇怪的是整个墓室里也找不到刘胜的尸体。右侧墙有一张床,离地面只有一两寸,上只有一件衣服样的东西。四周放了很多兵器、铜器和玉器等。衣服上面是一层厚厚的污泥,已经看不出什么靓丽的颜色。专家们擦拭后,发现是玉片,一阵惊喜。
金缕玉衣全长1、88米,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1100克。玉片四角均有穿孔,全部用金丝线编缀。汉代文献中曾有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用玉衣作葬服的记载,因为他们深信“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所以他们往往把死者严实地包裹在“金玉“内,以求肉身不腐。据专家介绍,西汉时代制作一套玉衣,即使一名非常熟练的玉工也要花上十年的时间。此种葬服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直到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而这种曾见于史书中的金缕玉衣,这还是第一次发现实物。
这件稀世珍宝要运到北京,但由于时代久远,不敢轻易动,恐怕玉片散落,专家们决定整体搬运。贾汉德和战友郭正中等5人承担了这项任务。看到专家这么重视,他们也是小心翼翼,按照制定的方案,用铁丝密密地从金缕玉衣下面穿过,每隔两公分左右穿一根,要一点点往里穿。5个人穿了半天时间,才将金缕玉衣全托起来,慢慢将玉衣抬起,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木箱,轻轻抬出洞口,装上汽车。
有关鞋文化故事?
步步生莲鞋
南北朝时期,传说有一女子做布鞋,内里用香垫子,鞋底用麻绳纳成莲花图案。这种鞋踏在泥土上会留下美丽的莲花图案,时人称这种鞋为“步步生莲鞋”。在唐代还有人发明了适宜步行的远游鞋。
据说,大诗人李白很爱穿这种鞋,尔后,许多文人墨客争相效仿,它的出现要比现在风靡全球的旅游鞋早一千多年。据传说,在古代的齐鲁大地,还流行一种面上用牛皮包的鞋,名日“踢死牛”,可与现代的优良足球鞋相媲美。
与勤劳有关的小故事150字?
哈德良皇帝是一个贤明的皇帝。有一天,他看见一个老者正在勤奋地种植无花果树。
他问老者:“你想享受你劳动带来的果实吗?”
老者说:“假使我活不到吃无花果的时候,也没什么,我的子孙们将会吃到,也许上帝会特赦我。”
“请记住,老人家,如果你得到了上帝的特赦,吃到这树的果实,那你一定告诉我。”哈德良皇帝说。
时间过得很快,果树在老者的有生之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老者十分高兴,装了满满一篮子无花果来见哈德良皇帝。
老者说道:“我就是你看见过的那个种无花果树的老头儿,这些果实是我劳动的成果。”
哈德良皇帝让他坐在金椅子上,把他的篮子装满了黄金。
皇帝的仆人反对说:“您想给一个老头那么多荣幸吗?”
哈德良皇帝却说:“上帝给勤奋的人以荣誉,难道我就不能做同样的事吗?”
有什么与香有关的小故事?
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与爱姬董小宛亦留下了一则几乎异曲同工的故事。
冒襄与爱姬董小宛也皆爱香,二人曾一起搜罗香药香方,一起和香,“手制百丸,诚闺中异品”。
董去世后,这段生活仍令冒襄深为怀恋,曾说道“忆年来共恋此味此境,恒打晓钟尚未着枕,与姬细想闺怨,有斜倚董篮,拨尽寒炉之苦,我两人如在蕊珠众香深处。
今人与香气俱散矣,安得返魂一粒,起于幽房扃室中也。”《影梅庵忆语》
刁存含香东汉恒帝时,有侍中名刁存。年长,有口臭。一日,恒帝赐了刁存一个状如钉子的东西,令他含到嘴里。
刁存不知何物,惶恐中只好遵命,入口后又觉味辛刺口,便以为是皇帝赐死的毒药。没敢立即咽下,急忙回家与家人诀别。
此时,恰好有一位好友来访,感觉这事有些奇怪,想到,以刁存之恭谨忠厚,深得皇上嘉许,怎会突然赐死与他呢?便让刁存把“毒药”吐出来看看。
刁存吐出后,却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气。
朋友察看后,认出那不是什么毒药,而是一枚上等的鸡舌香,是皇上的特别恩赐。
虚惊一场,遂成笑谈。
(“鸡舌香”,形如钉子,又名丁子香,东汉时属名贵的进口香药,常人大多不识。)
与诚信有关的小故事150左右?
诚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应该做到言而有信。诚信,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它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有一次,我借了同学的一块橡皮,过了许久,那同学却从来没向我要过。我心想,我不能把同学的橡皮占为己有,便在第一时间将橡皮还到了同学手中。后来,我再向同学借东西,她都二话不说借给了我。
由此可见,守信用,还能给人以诚实的好印象。我一定要继续坚持,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与中国高铁有关的小故事?
中国的高速铁路走过了从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的根本性转变,自2008年京津城际开通,2009年我国高铁便步入自主创新阶段,高速铁路营运里程数开始迅速增长。短短十年间,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已经突破2万公里之多,位居世界第一,并且仍在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我国高铁里程数有望超过3万公里,到2025年中国高速铁路通车里程将达到3.8万公里以上。
如今,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提升了综合国力,极大提高了老百姓的出行体验。乘坐高铁,可以享受到快速、高效、安全、舒适、准时的服务,其出行感受甚至超过了乘坐飞机。
然而,高铁的快速、高效、安全、舒适、准时的背后是无数“高铁人”用默默奉献换来的。本人有幸跟随建设、设计、施工、监理、运营维护、设备供应商等多个单位,参加了一次某高速铁路沿线设备设施故障排查,深有感触,借此机会,给大家介绍一点高铁背后的故事。
事故的起因是南方某高速铁路沿线隧道内的通风设备无故突然自行启动,运营管理部门接到报警后,利用“天窗时间”(天窗时间是指00:0004:00)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紧急抢修及维护。由于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列车都在运行,且发车密度很大,为了运行安全,高铁沿线轨行区是严禁人员进入的,因此,除非严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的事故外,沿线设备设施的维修及维护都要安排在夜间没有列车运行的“天窗时间”,即使没有接到设备故障报警,仍需要每天进行必要的线路巡检工作。隧道内闷热潮湿,蚊叮虫咬,环境甚是恶劣。此行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高铁的安全运行背后是众多科技人员默默奉献的结果。
每天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都离不开千千万万“高铁人”的认真工作,每当我们已进入梦乡,他们的工作却才刚刚开始。